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系统中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宁丽 《现代免疫学》1994,14(1):59-61,18
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一种生理性死亡。近年来这种过程在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真核生物可因物理损伤刺激导致细胞死亡,因特异信号通路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存在以下3种方式: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两种细胞死亡都是细胞裂解型死亡,但其信号通路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就这两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征、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bcl—2基因家族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bcl-2家族是一类基因结构相似的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或称之为凋亡调节的基因,其成员可分为两类,一类能促进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一类能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家族中各成员间可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共同调节细胞内死亡和存活信息的平衡状态,最终决定细胞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bcl-2基因家族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cl-2家族是一类基因结构相似的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或称之为凋亡调节的基因,其成员可分为两类,一类能促进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一类能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家族中各成员间可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共同调节细胞内死亡和存活信息的平衡状态,最终决定细胞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凋亡被抑制时,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在胞内通过RIPK1/RIPK3/MLKL信号而触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具有坏死的超微结构特征,并能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程序性细胞坏死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脑缺血后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发生、干预、及其与缺血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凋亡与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两种方式。研究表明这两种死亡方式之间可以互相抑制,而且程序性坏死可以在凋亡被抑制时作为一种备用死亡途径发挥作用。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的手段,又可以参与凋亡与坏死的进程,发挥促生存与促死亡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些对细胞凋亡、自噬与程序性坏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通常在凋亡被抑制的情况下发生,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因子的周密调节,激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是其关键的调控因子。程序性坏死在炎症性病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细胞凋亡在腰椎间盘退变中起重要作用。程序性死亡分子5是一个促细胞凋亡的蛋白,在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中表达增高,但是至今未见在退变椎间盘中表达的报道。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分子5在正常、突出和脱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分子5在2例正常、23例突出和17例脱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检测髓核细胞凋亡情况;用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髓核组织细胞外基质Ⅰ,Ⅱ型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脱出组髓核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分子5的阳性率高于突出组(P0.05),脱出组髓核细胞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阳性率高于突出组(P0.05)。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程序性死亡分子5表达定位于退变椎间盘的髓核细胞的细胞核;用透射电镜检测到凋亡的髓核细胞;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髓核中Ⅱ型胶原纤维减少,Ⅰ型胶原纤维增多。结果提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分子5上调,细胞凋亡增加,程序性死亡分子5介导的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来对神经鞘脂类在信号传递和细胞调控方面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特定的胞外药物如TNFα可产生一个鞘磷脂循环:鞘磷脂酶被激活,鞘磷脂从胞膜上解离下来,产生细胞内神经酰胺。神经酰胺作为这些胞外药物作用的一个胞内调节因子,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具有多种靶目标。特别是神经酰胺是一个潜在的特异细胞生长抑制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剂。此信号传导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神经酰胺生理功能的了解,提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新的生化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会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各类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并在脓毒症患者体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坏死、细胞焦亡、细胞铁死亡等。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类程序性细胞死亡,这为探索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免疫逃逸是新近发现的肿瘤生物学的十大特征之一。而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分子,可抑制T细胞活化、下调免疫应答,在免疫逃逸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的特征是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焦亡参与了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雌二醇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雌二醇和它莫西芬对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发现雌二醇能够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和特征性的DNA“梯形”结构,而它莫西芬能够抑制雌二醇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期研究发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RIP)是细胞生存和死亡的重要交叉点,在细胞的凋亡与存活、程序性坏死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RIP1为RIP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分子。RIP1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及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诱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可对白血病、淋巴肉瘤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治疗作用,此种作用依赖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存在。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GR的激活可诱导裂解基因(LysisGenes)的活化,从而引发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铁依赖的脂质活性氧蓄积所引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发生取决于细胞内铁稳态、脂代谢以及抗氧化系统三者的综合变化。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通过诱导铁死亡途径能有效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逆转耐药性以及提高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Ⅰ型程序性死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Ⅱ型程序性死亡)这2种细胞死亡方式可通过一些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介导形成平衡对立状态.一方面,细胞凋亡由胱天蛋白酶(caspase,CASP)依赖性通路经内源性、外源性或内质网应激诱导途径予以控制,而死亡信号则可经这3种途径介导受损或感染细胞的清除[1-2].另一方面,细胞自噬由...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自主生理性死亡 ,对多细胞动物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自身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失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近几年来发现细胞凋亡在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许多肾脏疾病有关。本文就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凋亡的调节和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和凋亡的调节细胞凋亡 (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 ,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生理性死亡方式。其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 DNA断裂、染色质凝集、膜结构肿胀、细胞皱缩、凋亡小体形成等。近年来 ,有关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肾发育过程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行为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不同胚龄(E12、14、16、18 d)胎鼠的肾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在小鼠胚胎肾中,细胞凋亡多见,出现在肾发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结构中,程序性坏死和副凋亡少见,只出现在发育中的肾单位内.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结局包括被吞噬、被血流带走和经尿液排出.结论:细胞凋亡、程序性坏死和副凋亡构成了小鼠胚胎肾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以细胞凋亡为主,程序性坏死和副凋亡为辅.肾发育过程中程序性死亡的细胞尸骸经尿液排出是一个与肾结构特征有关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death ligan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共8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