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里县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综合医院无精神专科及精神科执业医师,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如何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是紧迫的问题。通过"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和有效的经费保障,按照"医保先报、医疗救助、财政兜底"的精神疾病防治原则,创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模式,有效控制和减少了精神疾病的复发,促进患者康复,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红河州基层卫生机构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关信息,评估患者管理工作,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将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相关信息及随访信息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红河州录入系统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812例,患者检出率为2.18‰,人群特征以农民、青壮年、低文化程度、贫困人口为主,精神分裂症占82.74%,5年以上病程占86.24%,获得治疗的占47.92%,病情不稳定占9.55%,年内人均随访2.36人次,仅有10.12%进行了实验室检查。[结论]红河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管理服务工作与国家要求有一定差距,急需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服务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针对本区内2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合理的社区管理模式。结果经过为期一年的社区管理,全部患者病情状况稳定,没有复发,没有肇事肇祸现象,没有发生自杀现象。结论重视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保障社会秩序稳定,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代光智  杨德华  毛文君  秦小荣  梁娴  曾伟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6):324-325,323,354,358,363,378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及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式,选取6个区县共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圈层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管理患者肇事肇祸率及管理患者体检率等指标有较大差异。结论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理的规范性方面普遍好于乡镇卫生院,但乡镇卫生院在工作总量和工作的扎实程度上好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一、三圈层工作开展情况好于二圈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湘潭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管理和救助现状,为政府出台精神卫生管理办法,制订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询问调查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2013年,湘潭县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2.53‰,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女性患病率(2.81‰)高于男性(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7,P<0.01)。2010-2012年湘潭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人次和治疗费用呈上升趋势。 结论 湘潭县重型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应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要求,结合湘潭县实际,加大投入,明确部门职责,协调开展各项治疗、管理和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江苏省卫Ⅺ项目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活动的实施、效果和贡献,总结项目创新经验,为政策开发提供证据。方法以姜堰市和丹阳市为研究现场,采用现有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的调查方法。结果多项项目活动围绕实现多部门、跨领域方面的合作。结果显示,患者检出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62‰),病情稳定率超过50%,同时服务供需双方满意度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加强利益相关方合作与资助,促进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功能开发是提高农村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省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中长期规划提供参考。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调查及会议咨询等调研,发现贵州省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联系不够密切、信息交流路径不通畅,双向转诊机制仍未建立;社区/乡镇卫生院缺乏具有一定精神卫生知识的专业人员,对于居家治疗的患者随访质量得不到保证。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任务加重,地方财政无补偿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认为,目前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积极缓解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使社区/乡镇卫生院能够有效、规范管理居家治疗的重性精神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太谷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前后危险性评估情况、服药情况、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情况和肇事肇祸情况等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方法调查太谷县9个乡镇54个村的387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前后的患病情况。结果患者的患病情况管理后危险性评估级别人数降低了48.32%;管理后服药率比管理前升高了27.39%;病情稳定人数比管理前增加了187例,稳定率升高了48.40%。结论管理前后患者的危险性评估情况、服药情况、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情况和肇事肇祸情况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为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我院基于Oracle数据库平台下,采用PowerBuilder开发程序语言,自主开发设计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程序,并无缝连接到HIS中,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过程中,应用社区分级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治疗,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各项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分级管理前后的暴力级别进行对比,治疗后,患者暴力行为明显有所减轻,具有较好管理效果。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用社区分级管理方法,可有效减少患者暴力行为,并对其社会功能进行改善,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不能及时的缓解压力,从而引起精神疾病,甚至会患上重性精神疾病,做出一些对自身和他人不利的行为,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问题与矛盾的显现,影响农民精神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农村社区各类精神健康问题也更加突出[1]。而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精神卫生保健需求较高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充分的资源,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目前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已列入国家要求重点管理的三大慢性病之一,基层卫生院在精神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基层卫生院在重性精神病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就在基层卫生院如何加强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从存在困难、应对措施、取得成效及工作体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潜江市2016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现状。方法对在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038例患者中18~44岁占53.99%;初中学历占37.22%;农民占56.91%;精神分裂症占78.75%。结论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政府部门应做好相关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何爱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71-4273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及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4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析其是否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相关因素。方法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为标准,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厦门市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基本分析系统的5220例社区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23:1,平均年龄为(46.45±14.4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0.13±13.98)岁,平均发病病程为(16.32±11.09)年。病种构成中居于前4位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88.20%),双相障碍(4.2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99%)和精神发育迟滞(2.84%)。四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上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患者多为36-55岁、有职业、现婚、小学和经济状况为贫困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和经济状况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人群、现婚人群和其他(离异或丧偶)人群、农村和贫困人群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可能性更大。结论不同重性精神疾病发病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等等因素有关,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须重点关注受教育程度为文盲、未婚、城镇和非贫困等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丹阳市在卫XI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干预活动中的主要干预特色和成效,为农村精神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丹阳市14个试点乡镇作为调查地区。主要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定量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结果延伸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职能和拓展综合救助与社会支持机制是丹阳市在项目活动中的主要策略。经过3年的干预,地区患者的检出率超过2.5‰,患者治疗率超过60%,病情稳定(基本稳定)率达到98%。结论发展农村精神卫生服务,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并发挥专业机构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射阳县从2000年起在盐城市率先构建县、镇、村三级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网络,12年来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取得了迅猛发展.依照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由责任精防医生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建档病人进行动态随访、监测,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2009年3月,全县重性精神病人电子信息化管理全覆盖,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汉市洪山区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现况,为社区管理和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采集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再统一汇总给区疾控部门,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洪山区共排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145例,患病率为2.27‰,其中精神分裂症占一半以上,患病率为1.28‰,各病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总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病年龄集中在18~44岁(52.59%);民族以汉族为主(99.72%);婚姻状况中以未婚为主(49.70%);文化程度中以大学及以上最多(26.20%);职业分布中以下岗或无业人员最多(33.05%);经济状况以非贫困为主(51.52%)。患者管理率为98.69%,服药总人数为1587人,治疗率为73.98%。危险性评估0级占75.96%;危险度较高的3~5级占5.81%。结论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甘肃省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构成特点,为进一步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线索调查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年4-9月对甘肃省内常住居民按照村、居委会、小区逐个摸底和排查,以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诊断标准对排查出的疑似患者进行确定诊断,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9月30日,甘肃省重性精神疾病确诊病例共47 215例,时点患病率为1.832‰,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339‰,各类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 928.571,P=0.000);农村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2.483‰)高于城市地区(0.803‰)(χ2=9 441.793,P=0.000);总体上,男性患病率(1.877‰)高于女性(1.784‰)(χ2=30.250,P=0.000),其中男性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病率均高于女性(χ2=326.274,P=0.000; χ2=120.624,P=0.000),而女性双相情感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χ2=24.590,P=0.000; χ2=30.218,P=0.0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46~55岁年龄段(27.1%),多为汉族(94.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44.1%)、已婚(55.9%)、农民(79.5%)。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重点,同时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治疗措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政策帮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种的构成,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主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情况,从而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可行的治疗措施及社区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