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对该病的防治目前仍是一世界难题。HD-91-II型肝病治疗仪是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其应用了改善局部微循环的原理,通过治疗使肝动脉、门静脉、胆管强有力的收缩和舒张,使肝脏血流动力发生变化,肝血流量增加,形成生物泵,改善肝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血窦的血流增加,防止微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对慢性肝病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与相关护理.方法将34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极化液、脉安定、甘利欣静滴),治疗组另给小剂量肝素静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1个月.结果两组病人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肝脏微循环状况和相关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不明显.结论肝素治疗加上积极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微循环状况,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肝素治疗慢性肝病微循环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对慢性肝病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与相关护理。方法:将34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极化液、脉安定、甘利欣静滴),治疗组另给小剂量肝素静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程1个月。结果:两组病人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肝脏微循环状况和相关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不明显。结论:肝素治疗加上积极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微循环状况,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7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一般基础治疗,试验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脂健肝汤加减,疗程1个月,观察2组疗效,并对组间及治疗前后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谷氨酸转肽酶、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4.7%,对照组72.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治疗后肝功能、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试验组明显为优.结论:消脂健肝汤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生化指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功能,恢复肝脏正常结构,有效降低脂肪性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肝病大国.除慢性病毒性肝炎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比率亦逐年上升,其中一部分人将最终发展为重症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降低慢性肝病死亡率、改善预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MR软硬件的更新及脉冲序列的改进,MRI已成为肝脏疾病诊断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在定量肝脂肪、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肿瘤的鉴别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MRI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肝豆肝病患者门静脉、肝动脉和脾门处脾动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超声在检测肝豆肝病肝脏、脾脏血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肝豆肝病未合并脾大组(A组)60例,肝豆肝病合并脾大组(B组)60例,超声观测其肝动脉、脾门处脾动脉的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PSV),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最高血流速度(Vmax);分析肝动脉、脾门处脾动脉PSV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门静脉Vmax均降低,脾门处脾动脉PSV增高,且血流量明显上升;B组肝动脉PSV减低;A组脾门处脾静脉Vmax降低;B组脾门处脾静脉Vmax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A组比较,B组门静脉、脾门处脾静脉Vmax和肝动脉PSV均降低,脾门处脾动脉PSV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肝动脉PSV与脾门处脾动脉PSV呈负相关(r=-0.837,P=0.039)。结论超声监测肝豆肝病患者肝脏、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肝脏、脾脏的血流灌注状态,对病情进展及其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其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指标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升高(P<0.05),同时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能改善肝脏微循环,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协同药物治疗作用,促进肝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肝炎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肝病治疗仪在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肝病治疗仪是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优化设计的新型电子医疗仪器。肝病治疗仪将其产生的特殊脉冲信号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使门静脉、动脉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流量加大而形成“被动生物泵”以改善肝病时肝微循环障碍,使肝细胞得到充足的血氧[1]。同时脉冲波在刺激相应穴位时,可按摩肝胆,排除淤血,促进胆汁分泌,具有促进肝功能恢复、退黄排毒的作用[2]。现将肝炎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治疗由单一疗法发…  相似文献   

9.
正终末期肝病指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和失代偿。终末期肝病合并血流感染常继发于局部感染。血流感染可诱发或加重终末期肝病,同时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亦可加重肝损害~([1])。如何精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改善终末期肝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是临床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检查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B型超声结合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次谐波显像及介入性超声等新技术将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及并发肝癌的超声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要注意与嗜酒史、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相结合。一、酒精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 5% ,当肝内脂肪含量增加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 ,称为脂肪肝 ,是最常见的酒精性肝病。其声像图改变主要有 :1 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 ,包膜光整平滑 ,边缘有时变圆钝。2 肝脏回声增多增强 ,近场回声细而密 ,…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目的: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liver disease,hepatic 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移植,肝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25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其中36篇相关度较高,对完全符合标准的30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查找全文,2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干细胞移植动物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建立肝损伤动物模型,对成模动物以不同途径进行不同种类的干细胞移植实验,移植后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及检测转氨酶和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肝功能,修复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脏损伤.②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多项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难治性肝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明显好转,治疗时间缩短,改善预后,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③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应用评价: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未经合理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其治疗效果不确切,至今仍存在不同观点,且移植后可出现病毒感染及肝静脉梗阻等并发症,以及干细胞的致瘤性,均限制了其应用.结论:尽管目前多项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均已取得一些疗效,但有报道认为其对肝损伤无明显改善,且产生相关并发症,同时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并进行随机对照来确证以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其成为治疗肝病的一个安全有效措施,从而排除质疑,推进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十大常见死因之一.我国ALD在所有肝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ALD的疾病谱呈现多样化,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ALD学组提出的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诊断标准,ALD可分为轻型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淋巴结是指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管与胆囊管汇合处的淋巴结,主要收集来自肝脏的淋巴回流,其肿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临床肝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本次研究通过对肝病患者肝门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征象分析,旨在探讨肝门部肿大淋巴结在临床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酒精性肝病患者越来越多.肝病患者肝功能减退,使肝对醛固酮灭能作用减弱,导致肾内血循环紊乱.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肾动脉血流情况,并设对照组,研究肝功能变化与肾血流之间的关系,以期早期发现肝病患者肾脏损害情况,并能得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报道 ,药物性肝病占所有药物反应的 10 %~15 % ,而在黄疸住院的病人中约 5 %为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表现与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相似 ,故临床易误诊 ,因而值得引起注意。1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肝脏常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这不仅是肝细胞本身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 ,更重要的是由于肝脏有丰富的血流和药物代谢酶系。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生物转化 ,许多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以直接作用或致敏反应引起肝损害。前者是可以预测的 ,与剂量有关 ;后者则不可预测 ,与剂量无关 ,仅在少数特异质病人发生 ,属过敏反应。儿童、女性、营养不良或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肝病的中医治法王德全作者单位:612560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调整肝脏生理是治疗肝病的重要关键。根据临床经验可定出4个治疗肝病基本法则,即:补肝用酸味,缓肝用甘味,疏肝用辛味,清肝用苦味。在这基础上,由于药性(包括气、味、升降、浮沉),经过配伍之后,...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18-1419
目的探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LT肝病治疗仪联合心理护理治疗慢性肝病可明显改善使患者的肝功能及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重型肝炎由于各种代谢紊乱及免疫反应,使肝微血管痉挛,导致肝微循环障碍;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等物质释放增加,作用于肝脏血管床的α受体,也是使肝微血管痉挛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选择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来改善病毒性重型肝炎时肝微循环的障碍,其机理可能是减少肝脏血管床的阻力,并减轻肝脏微血管的痉挛状态。我们在从1984年4月至今对酚妥拉明治疗病毒性重型肝炎的病人临床护理中体会到如下步骤。 1.由于酚妥拉明有对抗儿茶酚胺的作用,能显著地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因此,在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前应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将酚妥拉明10mg加入15-2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以每  相似文献   

19.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肝病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加重肝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SIBO与肝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谓的肠-肝轴中,一方面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门静脉入肝,另一方面SIBO使肠腔内的细菌通过肠壁易位到肠系膜淋巴结,进而对肝脏和其他远隔器官造成损伤。本文介绍了SIBO及其与肝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细胞癌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移植途径治疗终末期肝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的肝损伤往往会导致肝纤维化,随后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于包括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在内的各种终末期肝病,原位肝脏移植(OLT)是治疗该病惟一有效的方法[1]。但是,目前肝源的短缺、捐助者和受捐者的肝脏和免疫学不兼容是肝脏移植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由于各种终末期肝病往往伴随着严重并发症,许多患者在等待移植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