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引起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5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4例患者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10.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8.18%,共培养出病原菌4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3.75%、22.91%、6.67%;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患精神分裂症、住院≥2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2种、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有保护性约束、PANSS症状评分高、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分高等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住院≥2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2种、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2种、有保护性约束、PANSS症状评分高、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伴顽固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伴顽固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副反应量表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副反应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2月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3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7例,感染率为8.5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临床因素中年龄、精神疾病类型、服用精神病药物种类、侵入性操作、保护性约束、手卫生管理、住院时间、病房环境消毒情况和辅助检查因素中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为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疾病类型、服用精神病药物数量、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和FEV1/FVC比值均是导致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保护性约束、手卫生管理、病房环境消毒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多样,而积极消除高危风险因素,利于预防病房感染,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改善执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通过PANSS评分和BRIEF-A执行功能量表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执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623,P<0.05),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33,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部分执行功能项目都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6.632, 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总和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控制与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控制预防措施,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选取的200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10.50%;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12例, 57.14%),其次为胃肠道感染(4例,19.05%)与泌尿道感染(3例,14.29%)。精神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精神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住院时间、住院季节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精神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住院时间长(OR=2.316)、患精神分裂症(OR=2.039)、高龄(OR=1.528)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较高,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患精神分裂症、高龄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因此,为降低精神科患者在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临床应根据发病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约束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措施对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分别选取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接受了保护性约束和未接受保护性约束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住院病历发生医院感染做回顾性调查,把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黏膜的感染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保护性约束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值得重视和关注,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俊  王在斌 《中国保健》2007,15(22):3-4
目的了解参芪五味子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76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采用参芪五味子片合并原抗精神药物8w的动态观察治疗,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症状变化和副作用.结果参芪五味子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临床有效率为64.5%,BPRS总分、SANS总分以及CGI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而且能减轻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精神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5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可能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35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率为21.59%;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76%,其次为上呼吸道占23.53%;分离到病原菌153株,肺炎克雷伯菌占26.80%;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电休克治疗、自我照顾、体质量指数等8个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应积极控制精神症状、防治躯体并发症、合理使用药物、控制体质量、减少电休克治疗,是防治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8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5例IE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30.5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2.31%,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革兰阳性菌12株,真菌5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长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工作中在病原菌培养结果出来以前,应优先考虑使用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药物,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精神科2012年6月-2016年6月1 108例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患者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有意义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分析发现1 108例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者48例,感染率4.33%;对48例医院感染患者行细菌培养,共收集血、尿、粪便等标本60份,检出病原菌38株,阳性率6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6株,占68.42%;革兰阳性球菌10株,占26.32%;真菌2株,占5.26%;经单因素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年龄、精神疾病类型、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季节为精神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OR=2.114)、年龄(OR=1.624)、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1.586)为精神疾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因素主要为年龄和住院时间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据此加以干预降低其医院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62例,调查烧伤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是否气管切开、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由医院相关烧伤科人员调查和统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烧伤患者中有54例患者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为3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控制与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 选取2014-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 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控制预防措施,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 结果 选取的200 例患者中有21 例发生院内感染, 感染率10.50%; 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12 例,57.14%),其次为胃肠道感染(4例,19.05%)与泌尿道感染(3例,14.29%)。精神科患者出现 医院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精神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住院时间、住院季节 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影响精神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住院 时间长(犗犚=2.316)、患精神分裂症(犗犚=2.039)、高龄(犗犚=1.528) 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犗犚 =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较高,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 主要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患精神分裂症、高龄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因此,为降低精神科患者在院内 感染发生情况,临床应根据发病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精神科;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3 0195 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诊治的1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齐拉西酮和氯氮平组合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齐拉西酮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实行检测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副反应表系统(TESS)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BPRS评分在第1周、2周、4周和8周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第8周中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药物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相结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磁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和药物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精神科药物治疗副反应量表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电子磁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无治疗作用,但对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特别是“行为毒性”和“植物神经系统”等副反应有明显效果。结论;电子磁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科临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312例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精神分裂症分型、药物使用、吸氧时间、合并其他疾病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2例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8.97%;其中呼吸道感染20例,感染率为71.43%,表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疾病;年龄、长期服用精神药物、食物反流等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易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年龄、药物等危险因素值得关注,加强预防和护理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TRS患者在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和阳性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MECT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详细了解宫外孕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探究导致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治疗的3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感染患者采集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相关基础疾病情况、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17例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52%,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48.15%和18.52%;27例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占55.8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2h、住院时间≥2周及术后留置导尿管是导致宫外孕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宫外孕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同时积极治疗患者相关基础疾病,尽可能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缩短其住院时间,依据药敏实验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于降低宫外孕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获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月7日入住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础上建立预测住院患者获得CRPA医院感染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感染前30d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是发生CRPA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建立的评分模型如下:Logistic(P)=-2.01+1.03×(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4分=1)+1.16×(感染前30d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1.18×(年龄≥65岁=1)+1.46×(机械通气治疗=1);利用R软件绘制的列线图,其初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2,经1000次的模型内部验证后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97。结论基于上述4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住院患者获得CRPA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视频健康宣教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入院后均实施MECT,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联合微视频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视频健康宣教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且利于减少治疗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37-13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7例,分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药物治疗态度调查问卷(DAI)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自知力和药物治疗的态度;使用家庭负担访谈问卷(FEIS)评估其家庭负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结果 163例患者及照料者完成量表评估工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自知力水平及药物治疗态度是其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精神卫生工作者应针对性地对患者及照料者进行干预以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