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并划分高危人群。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980年 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 1日收治以手术或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 78例。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建立预后指数 (prognosticindex ,PI)方程 ,根据预后指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 ,计算不同危险组的期望生存曲线。结果 :患者 5年生存率为 61 1%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 (FIGO分期 )、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P <0 0 5。预后指数PI =1 0 89(FIGO分期 ) 0 970 (病理分级 ) 1 3 67(浸润深度 )。根据PI值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3组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10 0 %、77 74%、0 ,P <0 0 0 1。 3组的 5年生存率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PI值计算简单 ,可根据PI值对患者进行合理化分层 ,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亚型特征及预后的特点。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5例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77例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比较两组预后差异, 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女性乳腺癌相比, 男性乳腺癌好发于乳晕区(P=0.001), 具有较高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P < 0.05);男性乳腺癌以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为主, 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P < 0.05);男性乳腺癌5和10年总生存率为81.3%和68.1%、无病生存率为72.3%和50.5%, 显著低于同期诊断的女性乳腺癌5、10年总生存率(91.8%、79.2%)(P=0.001)、无病生存率(82.6%、60.9%)(P=0.00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HER-2状态、分子分型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预后的因素(P < 0.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P < 0.05)。  结论  男性乳腺癌较女性乳腺癌预后差, 分子亚型以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为主, 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 表明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信息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诊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并行规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17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信息的变化,并分析残余肿瘤组织病理信息对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177例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37个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95.0%,4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9.7%和81.1%。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DFS独立危险因素为原始T分期、原始N分期、存在脉管侵袭、新辅助化疗后Ki-67增加。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原始T分期、原始N分期。而新辅助化疗前后ER状态的改变、PR状态的改变、HER-2状态的改变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HER-2、Ki-67可以发生改变,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无关。原始肿瘤T分期、原始肿瘤N分期、存在脉管侵袭和Ki-67增加是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原始肿瘤T分期、原始肿瘤N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O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3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30岁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研究1988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间169例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0岁女性乳腺癌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4%、55.9%和53.4%,平均生存时间为(110.39±9.2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患者是否结婚、是否处于妊娠哺乳期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结论患者是否结婚、是否处于妊娠哺乳期及肿瘤的病理分期是影响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湖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560例,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绝经前女性,肿瘤直径大,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率高,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绝经与否、肿瘤直径大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其预后相关。 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预后差的乳腺癌亚型。  相似文献   

6.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和各种治疗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中位年龄50岁(39-7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70.0%),单纯癌4例(13.3%),髓样癌2例(6.7%),管状腺癌2例(6.7%),导管内癌1例(3.3%)。Ⅰ期患者5例(16.7%),Ⅱ期15例(50.0%),Ⅲ期8例(26.7%),Ⅳ期2例(6.7%)。核分级1级4例(13.3%),2级11例(36.7%),3级15例(50.0%)。伴有脉管瘤栓10例(33.3%),伴有神经浸润5例(16.7%)。中位生存时间3.8年(1.6-7.5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年总生存率65.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易较早出现复发和转移。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其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 TopoⅡα)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01例, 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101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opoⅡα蛋白在两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TopoⅡα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1.9%, 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8.9%,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α蛋白表达水平与两型乳腺癌患者月经状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中, TopoⅡα蛋白阳性和阴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81.0%和60.5%,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6.3%, 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37, P=0.0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opoⅡα蛋白表达可以作为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三阴性乳腺癌中, TopoⅡα蛋白阳性和阴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7%和8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和84.5%,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  结论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 TopoⅡα蛋白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好, 提示此型乳腺癌患者可从蒽环类化疗药物中获益, 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 TopoⅡα蛋白阳性表达患者较TopoⅡα蛋白阴性预后差, 对于临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雅媛  王彤  刘红 《肿瘤》2012,32(10):805-81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和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61年1月-2011年12月共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41)、肿瘤大小(P=0.005)、临床TNM分期(P=0.00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3)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16)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而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15)、肿瘤大小(P=0.000)、临床TNM分期(P=0.002)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0)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4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26)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0)是与总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P=0.010)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1)是与无病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以及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2014年出院的31 410例主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了解主要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情况,为评价肿瘤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01-01-2014-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1 410例主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观察生存率,Log-rank 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分期的恶性肿瘤生存率.结果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2014年住院病例主要恶性肿瘤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0%、66.35%、60.82%、57.00%和54.91%.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最高,为94.44%,其次依次是肝癌(23.11%)、胃癌(28.64%)和食管癌(28.85%),肺癌最低,为19.42%.在女性特有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最高,为85.01%,其次是宫颈癌(75.70%)和卵巢癌(60.32%).不同性别(x2=3 251.97)、年龄(x2=1 921.95)和肿瘤分期(x2=3 637.21)的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2014年出院的主要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预后较差,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Liao YQ  Xu BH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615-618
目的分析小肿块多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直径≤2 cm、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肿块多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118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辅助治疗进行分析,以发现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5.0%。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及≥10个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和59.8%(P=0.009),术后化疗患者与未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和53.3%(P=0.001),术后内分泌治疗者与未行内分泌治疗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和61.9%(P=0.001)。单因素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小肿块多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易于转移的趋势,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腋窝淋巴结转移≥10个的患者;肿瘤分期、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改善小肿块多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