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 SR-B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10只6月龄的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饲喂组,每组5只。姜黄素饲喂组每天饲喂500 ppm姜黄素,6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饲喂组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表达明显增加(t=-10.805,P=0.000),但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均未见SR-BⅠ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提高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的表达,而SR-BⅠ在神经元中未见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获得GH/tPA双转基因小鼠,并比较分析小鼠乳腺中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表达水平和个体生长发育状况。方法 利用2只tPA单转基因雄性小鼠(P03、P05)与经超数排卵处理的正常非转基因雌性小鼠交配,受精卵显微注射线性化的GH质粒、胚胎移植而获得后代小鼠,PCR检测基因整合情况,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比较单、双基因表达tPA水平,监测转基因小鼠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来分析GH基因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P03系小鼠共获得286枚受精卵,移植受体母鼠后,顺利产仔77只,经PCR检测获得16只tPA单转基因小鼠(7♂,9♀),13只GH/tPA双转基因小鼠(8♂,5♀),双基因整合率为16.9%;P05系小鼠共获得175枚受精卵,移植受体母鼠后,顺利产仔34只,经PCR检测获得12只tPA单转基因小鼠(5♂, 7♀),7只GH/tPA双转基因小鼠(3♂,4♀),双基因整合率为20.6%。单、双转基因小鼠乳腺中表达tPA的最高量分别为82.5 μg/mL、674 μg/mL,GH/tPA双转基因小鼠乳腺中表达tPA的量明显高于tPA单转基因(P<0.05)。在小鼠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单、双转基因与正常非转基因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GH/tPA双转基因小鼠,结果表明GH基因导入小鼠体内能够显著地提高目的基因tPA的表达水平,且不会对转基因小鼠的生长发育造成任何明显的影响,这为将来制备高表达转基因动物生产医药蛋白及其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海  申及  邹小冬  杨钦钦  张永乐  呙登俊 《浙江医学》2020,42(15):1583-1587,1593
目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为开展AD的病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采用CRISPR/Cas9系统,选择H11作为插入位点,将有活性的sgRNA、Cas9RNA和含有目标同源重组序列的载体显微注射入C57BL/6品系野生雌性小鼠的受精卵中,鉴定得到的F0代阳性小鼠再与C57BL/6野生小鼠交配,从而获得F1代小鼠。对鉴定得到的F1代杂合子小鼠,选择来自同一只F0代小鼠基因型一致的F1代杂合子小鼠,达到性成熟后进行同胞交配,获得F2代小鼠。采用PCR方法鉴定F2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采用Westernblot检测APP和PS1在F2代小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7只F2代小鼠经PCR鉴定基因型,5只F2代小鼠出现约344bp和608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明成功构建出转入APP和PS1基因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Westernblot检测显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的APP和PS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窝野生型小鼠。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可成功构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小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以及突触的变化,评价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92 m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育一种HBeAg转基因小鼠新品系。方法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eAg基因;采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同源重 组的方式分别在Rosa26基因位点定点插入pliver-HBeAg表达框,获得含有HBeAg基因的表达载体pliver-HBeAg,经酶切得到 含有HBeAg基因的线性DNA 片段,将Cas9 mRNA、gRNA和donor vector显微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再将其移植 入C57BL/6J雌性代孕小鼠子宫,获得F0代建系小鼠;采用长片段PCR对出生小鼠进行鉴定,共获得HBeAg基因正确同源重组 的F0代建系小鼠;F0代阳性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交配,繁育获得F1代小鼠,经PCR鉴定及测序确认阳性F1代小鼠;将 携带HBeAg基因的F1代转基因小鼠再次回交,对子代小鼠进行PCR基因型鉴定,直至获得纯合子子代转基因小鼠;采用全自 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胶体金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BeAg转基因鼠血浆和肝组织中HBeAg和HBeAb的表达。 结果采用CRISPR/Cas9技术共获得56只F0代小鼠,其中2只为正确同源重组的F0代小鼠;F1代小鼠中6只阳性F1代小鼠。 截至目前,共获得22只F2代纯合子和29只杂合子HBeAg转基因小鼠。所有HBeAg转基因小鼠外周血中均可检出高浓度的 HBeAg蛋白,但未检出HBeAb的表达。而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eAg转基因小鼠肝脏肝细胞中可特异性表达HBeAg蛋白。 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能在肝脏肝细胞中稳定表达HBeAg蛋白且对HBeAg免疫耐受的新品系HBeAg转基 因小鼠,为HBV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β-肌动蛋白启动子指导下人bcl-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荣亮  吴刚  吕建瑞  李伟  雷晓鸣 《医学争鸣》2004,25(18):1656-1658
目的: 通过原核注射法将肌动蛋白启动子/bcl-2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制作转bcl-2基因的小鼠. 方法: 构建β-actin启动子/bcl-2表达载体,小鼠进行超排获得原核期胚胎,应用原核注射法进行转基因操作,对新生小鼠通过基因组DNA 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注射成功率为58%(580/1000),新生小鼠为33只,PCR检测转基因阳性为8只,经过Southern杂交检测有4只转基因阳性鼠. 结论: 通过原核注射法获得转bcl-2基因的阳性小鼠,建立bcl-2转基因动物模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BRCA1、BRCA2和CDH1三基因乳腺特异性修饰小鼠模型。方法针对小鼠BRCA1、BRCA2和CDH1基因分别设计并合成sgRNA,构建p X330-sp Cas9-U6-gRNA共表达载体,将共表达载体中CBh启动子替换为乳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WAP。利用小鼠受精卵原核注射的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结果共注射受精卵190枚,得到活性受精卵130枚,移植4只受体鼠。产下F0代仔鼠42只,鉴定出11只转基因阳性小鼠,阳性率为26.19%。F0代阳性鼠繁育后得到39只F1代仔鼠,其中9只为F1代转基因阳性鼠。结论通过构建乳腺组织特异表达Cas9载体成功制备了转基因阳性鼠。  相似文献   

8.
人β2m转基因小鼠的制备、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人β2m转基因小鼠,研究HLA-B2704的表达.方法:应用显微注射将人β2m基因注入C57BL/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进一步鉴定和测定整合拷贝数,利用RT-PCR检测阳性鼠中人β2m转基因的表达.结果:6只原代仔鼠及7只它们的下一代(F1)带有人β2m基因.由微注射基因后移卵出生的86只小鼠中,C57BL/6×昆明鼠杂交仔鼠35只,其中4只阳性(11.4%),昆明鼠×昆明鼠杂交仔鼠51只,其中2只阳性(3.9%),含有人β2m基因的原代鼠×昆明鼠杂交仔鼠20只,其中7只阳性.整合的转基因均为单拷贝.Southern杂交证实上述阳性鼠确有转基因整合.阳性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人β2m转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C57BL/6×昆明鼠F1代明显优于昆明鼠×昆明鼠F1代.与人HLA-B2704基因相比,人β2m基因不易整合,其整合率与整合拷贝数均较低.得到的人β2m转基因小鼠能够将人β2m基因传给下一代并可与人HLA-B2704转基因鼠交配.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preS2蛋白在转基因小鼠肝脏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2蛋白在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转基因小鼠肝脏中的分布及其病理学作用。方法:采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将质粒pcDNA3.1-preS/S^t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制备转基因小鼠。PCR法在基因组小平筛选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转基因小鼠首建者(founder)及后代;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水平检测preS2蛋白在这些小鼠中的表达;H-E染色分析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以原核显微注射法将目的片段注射入受精卵雄原核后,共出生15只新生小鼠,其中存活7只,经PCR检测后获得2只founder转基因小鼠,命名为C57-TgN(preS/S^t)SMMU。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转基因小鼠肝细胞质中有preS2蛋白表达,H-E染色发现转基因小鼠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将这2只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同系异性小鼠交配,进行传代培育,PCR法筛选阳性转基因小鼠,目前已传至F2代。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遗传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并表达preS2蛋白的转基因小鼠C57-TgN(preS/S^t)SMMU,它将是体内研究3’末端缺失的preS/S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肝细胞内细胞癌基因的转录激活之间关系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APP/PS1+SCN2B-/-转基因小鼠,为深入研究SCN2B基因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APP/PS1转基因小鼠与SCN2B-/-转基因小鼠合笼,子代同胞兄妹交配,子代的后代中选取APP/PS1高表达和SCN2B阴性的小鼠再同胞兄妹交配,并培育。得到的目的基因的小鼠与WT小鼠对照,进行表型鉴定。运用PCR鉴定子代小鼠尾部组织基因组DNA,用RT-PCR验证Aβ和SCN2B在大脑中的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观察SCN2B在转基因小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最后用水迷宫在行为学上对转基因鼠进行鉴定。结果经PCR鉴定成功构建APP/PS1+SCN2B-/-转基因鼠杂交群体,并扩群培育,经免疫染色和RT-PCR分析转基因小鼠的Aβ和SCN2B在大脑中的蛋白的表达,发现Aβ在转基因鼠的海马和皮质中高表达,SCN2B在海马中几乎检测不到,免疫染色也未发现SCN2B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水迷宫结果显示转基因鼠与同月龄野生型(WT)小鼠相比在空间记忆和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APP/PS1+SCN2B-/-转基因小鼠模型,从基因型、组织学表现到行为... 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入人源性β位点APP剪切酶2(BACE2)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海马区淀粉样斑块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3月龄雄性SPF级APP/PS1 dE9转基因小鼠分为AAV-BACE2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法感染小鼠,AAV-BACE2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双...  相似文献   

12.
温清  刘人恺  杨春水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19-1621,162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对小鼠脑新皮质区Aβ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16月龄雄性小鼠20只,分别建立APP/PSl双转基因(2×Tg-AD组)模型与APP/PSl/tau三转基因(3×Tg-AD组)模型。取两组小鼠新皮质区脑组织行6E1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显示Aβ阳性神经元及斑块,观察其分布与形态差异,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比较。结果:在新皮质区2×Tg-AD组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外即细胞外Aβ(eAβ),形成大量的老年斑,细胞内阳性产物少;而3×Tg-AD组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神经元细胞内即细胞内Aβ(iAβ),但老年斑少见。结论:2×TgAD组与3×Tg-AD组Aβ阳性产物在新皮质区分布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两种AD小鼠模型神经病理等改变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并优化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构建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基因敲除细胞株(HT22-GRK2-/-)。方法 为优化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培养,取新生1~2 d C57BL6/J小鼠海马组织,经胰酶消化后吹打形成细胞悬液,于Neurobasal-A培养基中加细胞培养添加剂维持细胞生长。利用CRSI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HT22-GRK2-/-细胞株,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GRK2敲除效率。结果 以3×107/孔密度接种的新生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以无血清培养方式接种于6孔板中,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GRK2-/-细胞株构建成功。结论 成功建立并优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方法,利用CRSI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HT22-GRK2-/-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和对照小鼠颅脑打击后神经元凋亡的差异,探寻Bcl-2抗凋亡及减轻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构建的Bcl-2质粒转入C57BL/6J×CBA杂交小鼠的受精卵,培育得到携带Bcl-2的小鼠。Bcl-2转基因小鼠9只作为实验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1 d组、实验7 d组和实验14 d组,每组3只。同窝非转基因小鼠9只作为对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1 d组、对照7 d组和对照14 d组,每组3只。采用液压打击法中侧方液压打击的方法,以中等打击力致小鼠中等颅脑外伤。余下3只同窝非转基因小鼠为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暴露硬脊膜,不予打击。分别于术后1、7、14 d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元变化;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计数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即凋亡神经元,并计算TUNEL染色切片的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证明所培育的转基因小鼠为Bcl-2高表达的小鼠。假手术组小鼠脑细胞未见明显变化。实验鼠和对照鼠的脑组织都有出血,结构被破坏,实验鼠的损伤肿胀及出现核固缩或解离的神经元数量少于对照鼠。假手术组小鼠的脑组织未见明显的凋亡神经元细胞。实验鼠和对照鼠的脑组织标本可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在损伤后7 d达到高峰,然后稳定并逐渐减少。实验1 d组、实验7 d组、实验14 d组小鼠的每个光学显微镜高倍镜视野内的TUNEL阳性神经元数(P值分别为0.042、0.039、0.033)和TUNEL染色切片的IOD值(P值均为0.000)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1 d组、对照7 d组、对照14 d组。结论 Bcl-2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的重要的抗凋亡因子,高表达Bcl-2能够抑制颅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减轻大脑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β-细辛醚对APPswe/ 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模型组(APPswe/ PS1dE9小鼠)和β-细辛醚治疗组(APPswe/PS1dE9小鼠),每组10只.β-细辛醚治疗组用灌胃方法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历时90 d.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表达.用同J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小鼠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差异蛋白H2A、H2B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经β-细辛醚治疗后,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缩短(P<0.05),平台穿越次数增多(P<0.05),APP的表达减少(P<0.05),差异蛋白组蛋白H2A 1-H、H2B 2-E和H2B 1-F/J/L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β-细辛醚能够介入到组蛋白的修饰过程而起到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β-淀粉样肽毒性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鉴定及评价APP双突变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将London/Swedish双突变APP基因插入到PDGF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APP695^V652I/K596N/M597L双突变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APP695双突变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突变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PP695双突变转基因小鼠大脑病理改变。水迷宫检测APP695^V652I/K596N/M597L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改变。结果建立了2个品系的人APP695^V652I/K596N/M597L转基因小鼠。抗Aβ1-17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PP695双突变转基因小鼠海马区阳性细胞数较APP695^V652I单突变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小鼠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胞膜着色明显加深。双突变转基因小鼠在5月龄时可检测到老年斑。行为学检测显示APP695^V652I/K596N/M597L双突变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APP695^V652I单突变转基因小鼠有明显下降。结论APP695^V652I/K596N/M597L转基因小鼠较APP695^V652I转基因小鼠更早出现老年斑及学习认知能力障碍。成功建立了人APP695^V652I/K596N/M597L转基因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治疗后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及神经元的变化,初步探讨姜黄素在该疾病中对炎症以及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V717转基因小鼠及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57BL/6野生鼠对照组、姜黄素治疗组(APP/V717转基因小鼠),转基因鼠对照组(APP/V717转基因小鼠)各10只。其中C57BL/6野生鼠对照组和转基因鼠对照组喂养正常的鼠粮,姜黄素治疗组连续喂养含姜黄素的鼠粮9个月(姜黄素按600ppm/d加入到鼠粮中)。喂养后通过水迷宫测试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观察小鼠神经细胞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及凋亡相关的蛋白Bax/Bcl-2的表达;TUNEL法观察小鼠海马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正常鼠粮和含姜黄素鼠粮喂养小鼠体重未发现明显差异;2C57BL/6野生鼠对照组的潜伏期为(21.71±8.69)s,姜黄素治疗组的潜伏期为(25.12±4.28)s,而转基因对照组小鼠的潜伏期为(44.28±8.74)s,姜黄素治疗组小鼠的潜伏期明显低于转基因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issl染色发现姜黄素治疗组小鼠的神经元细胞与野生型小鼠相似,而转基因小鼠神经元形态不完整,仅有散在的尼氏小体;4IL-1β、TNF-α在转基因小鼠组中表达最高,野生型小鼠中最低,而转基因小鼠在姜黄素治疗后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转基因小鼠的海马区发现较多凋亡的神经元,而在野生型小鼠中几乎未见凋亡神经元,姜黄素治疗组小鼠中见到少量散在的凋亡神经元;6转基因小鼠中Bax的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和姜黄素治疗组小鼠,而Bcl-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可以改善小鼠的认知功能,并且有效的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甲基化分布。方法采用最新发展的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Me DIP)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层脑组织DNA甲基化分布。结果只在AD小鼠脑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片段有2 346个,涉及485个基因,这些DNA甲基化片段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部分甲基化基因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结论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与相应的野生型小鼠脑组织的DNA甲基化位点存在明显差异,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γ-分泌酶组件早老素增强子-2(presenilin enhancer-2,Pen-2)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表达及分布,以进一步明确Pen-2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 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en-2和老年斑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同窝野生型正常小鼠脑内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 Pen-2广泛分布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各区域,包括大脑皮质、海马、基底核、小脑、嗅脑、脑室脉络丛等,而老年斑则选择性地出现在大脑皮质、海马、嗅脑等区域,并且Pen-2的分布范围广于老年斑的分布.AD模型小鼠大脑新皮质内Pen-2阳性神经元的着色程度(2.09±0.33)显著高于正常小鼠(1.29±0.31,P <0.05),且AD模型小鼠大脑新皮质内Pen-2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而正常小鼠大脑新皮质内的Pen-2阳性神经元仅细胞膜周围染色较深,而细胞质染色极浅甚至不着色.结论 Pen-2在AD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老年斑的形成和AD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繁育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应用自然交配与体外受精方法进行APP/PSl双转基因繁育,比较受精率及产仔数量;腹腔注射PMSG-HCG超排雌性C57BL/6小鼠,分别与12周龄、24周龄、36周龄、52周龄、72周龄的成年雄性APP/PSl双转基因小鼠进行体外受精,将获得的2-细胞胚胎移植到假孕雌鼠的输卵管,通过PCR方法对仔代小鼠进行鉴定.结果 6只雄性转基因小鼠与18只野生型雌性小鼠自然方式交配,实验周期为21d,获得胚胎的受精率为73.3%.应用体外受精的方法用1只雄性转基因小鼠的精子与18只雌性野生型小鼠的胚胎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达到95%,实验周期为4d.两种繁育方式产仔数量阳性生小鼠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周龄、24周龄、36周龄的APP/PSl转基因雄性小鼠的体外受精结果显示,三种不同周龄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受精率、产仔数量及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应用常规繁育方法难以获得后代的老龄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52周龄、72周龄)体外受精率分别为85.6%、84.1%,获得阳性后代18只和14只.结论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可以采用IVF-ET技术进行繁育,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快速扩大繁育提供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