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为基础、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提供图像对比增强的成像技术,对组织内顺磁性物质、出血产物的沉积以及小静脉有独到的显示能力。SWI广泛应用于颅内微出血、脑损伤、血管畸形、脑肿瘤、帕金森病等中枢性疾病的研究。本文对SWI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体组织的MR图像亮度直接反映了组织的MR信号的强度。在磁共振检查中,往往通过在同一序列中调整时间参数(如TR、TE值等)方式以获得突出组织特性参数的图像(即加权图像)。例如在自旋回波序列中调整TR、TE值)可分别得到主要反映组织质子密度特征的图像,即质子密度加权像(短TE、长TR);主要反映组织T1驰豫特性的图像,即T1加权像(短TE、短TR);主要反映组织T2弛豫特性的图像,即T2加权像(长TE、长TR)。因此,了解不同序列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组织MR信号特点,对于提高磁共振检查中针对性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扫描序列来显示不同组织结构的信号特征,对于提高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属结扎丝对头部MRI的影响及Propeller技术在消除头部金属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上颌前牙因外伤松动、脱位的患者,用金属结扎丝结扎固定后分别用FSE序列Tl加权像,普通EP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IDWI)、Propeller扩散加权成像序列(Propeller DWI)成像并进行对比。结果10例患者在FSE序列T1加权像矢状面MRI中均有重度的磁敏感伪影;普通EPIDWI序列颅脑解剖组织处有明显的磁敏感伪影;Propeller DWI技术能明显减少磁敏感伪影生成满意的影像。结论金属结扎丝对颌面部及颅脑MR成像有较大的影响;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能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影像。  相似文献   

4.
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8-1349
目的评价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成像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STIR序列扫描,比较STIR序列及T2像在显示骨挫伤的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检查中共发现76处病灶,STIR序列全部清晰显示,而SE序列T1加权像显示59处病灶,占79%;T2加权像显示67处病灶,占88%;T2像有9处病灶未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不如STIR像清晰。结论STIR像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优于SE序列T2加权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微出血中磁敏感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1W1、T2W1、T2-FLAIR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对比微脑出血病灶检出数量及敏感性。结果: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微出血病灶检出率及检出总个数明显高于T1W1、T2W1、T2-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快速、安全,在高血压脑微出血中对出血病灶敏感性高,能快速检出患者病灶及出血数量,可作为高血压脑微出血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6.
FLAIR与T2WI序列对脑梗塞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FLAIR与T2WI序列在脑梗塞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456例脑梗塞患者行快速FLAIR及T2加权序列MR扫描,比较FLAIR及T2WI序列在显示病灶的差异。结果(1)在456例脑梗塞中,FLAIR序列共显示病灶2134个,而T2加权像共显示病灶1549个,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急性与亚急性期脑梗塞病灶在FLAIR像上呈高信号,在慢性期呈低信号,而常规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FLAIR像不但在检出病灶数目、位于皮层、皮层下区、临近脑沟、脑室旁等部位的病灶以及病灶的边界、范围及内部结构均优于T2加权像,而且有助于脑梗塞病灶的分期,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祥林 《江西医药》2012,47(12):1114-1115
磁敏感加权(susceptibility,SWI)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对小静脉、出血产物和铁沉积等顺磁性物质高度敏感,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静脉血管和出血成分. 1 SWI成像的原理与后处理 SWI首先由E.Mark.Haacke博士提出,在2002年获得专利,它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对比增强机制的新技术,可同时获得磁矩图和相位图.磁矩图显示的是信号的大小,相位图则代表由局部磁化差异引起的信号方向的改变[1].  相似文献   

8.
柳溪  孙吉林 《河北医药》2011,33(4):596-598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法,它利用组织间磁敏感性的差异(例如血液、铁、钙)产生图像对比。SWI包括强度图和相位图,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完全速度补偿梯度回波扫描产生强度图和相位图,对相位图像进行蒙片处理之后加权至强度图像中,两者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于食道癌大体肿瘤靶区勾画的最佳医学影像方法,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35例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分别行CT、磁共振T2加权像、扩散加权像( b=800 s/mm2),分别勾画三种方法的食道癌大体肿瘤靶区( GTV),测量的GTV长度分别与手术后标本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食道癌病灶ADC值为(1 M.44±0.31)×10-3 mm2/s。手术后标本病灶长度为(41.55±16.63)mm,手术前CT、磁共振T2加权像、扩散加权像(DWI)所测量的GTV长度分别为(46.11±17.39)mm、(45.31±19.73)mm、(41.13±17.56)mm,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832、0.941。 DWI与CT图像能很好融合,并能清晰显示病灶范围。结论用扩散加权图像勾画食道癌GTV,所测量病灶长度能准确反映病灶真实情况;扩散加权图像与CT图像融合更有利于食道癌病灶GTV的勾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对比全部脑梗死患者病症检出情况;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 MR扩散加权成像经检查后与患者症状体征相符合的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超过T2加权像,且T2加权像的检出率为83.33%(25/30)。其中,存在12例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的MR扩散加权成像显示异常,经一段时间治疗后T2加权像与最终脑梗死的面积并不匹配,其中, 10例患者呈现出可逆性改变,即患者在发病时MR扩散加权成像呈现为高信号,但在进行复查过程中则显示为T2加权像信号正常, 2例患者呈现为不可逆性改变,即MR扩散加权成像无论是发病时还是复查时均显示为高信号表现。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3.86±1.52)×10^-4、(7.48±0.88)×10^-4 mm^2/s,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7.84±0.79)×10^-4、(8.20±0.72)×10^-4 mm^2/s,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26, 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能够准确检测出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带情况,为患者日后治疗和确诊提供科学的依据,便于患者更好治疗和尽早恢复健康,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脊椎结核行矢状位T1加权、T2加权,横断面T1加权,部分加冠状面T1加权。12例行GD-DTPA增强扫描,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加权扫描,观察椎体、椎间盘和冷脓肿的信号变化和增强后强化情况。结果椎体终板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T2IW多为混杂高信号;早期椎间盘信号可正常或只出现退变,晚期椎间盘破坏呈明显不均匀长T2信号;椎旁冷脓肿呈长T1长T2均匀无结构信号,境界常清楚,冷脓肿上下跨越范围大;GD-DTPA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冷脓肿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及椎管内侵犯。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及椎旁脓肿,对脊柱结核有确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推广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SWI图像与常规MRI图像,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所患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果 15例脑外伤患者SWI图像均可显示出合并出血及损伤范围,常规MRI15例中有5例病变显示不全,共有10处病变未显示;5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包括31例脑血管畸形及19例脑血管病合并出血),SWI均可显示清晰的形态异常血管及病变边界,对海绵状血管瘤有敏感的成像,常规MRI仅可清楚显示50例中的38例,未能显示其余12例陈旧性出血病变;31例脑肿瘤患者SWI图像比常规MRI图像对瘤内出血及病变边界显像更清晰。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显像更清晰,比常规MRI更好地显示出病变部位情况,尤其在显示脑创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颅脑肿瘤内出血方面更敏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94-197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CE-MRA及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在女性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2017年1月本院的80例女性盆腔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MRI检查,联合组则采用3.0T磁共振CE-MRA及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来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组在检测出血和与静脉有关的病变方面,尤其对微小出血的判断上不精确。而联合组中联合应用CE-MRA及增强后SWI序列提升了扫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使病变钙铁质沉积、血液代谢产物、内静脉结构等呈现更加清晰。结论对女性盆腔肿瘤患者采用3.0T磁共振CE-MRA及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可以大幅提升对肿瘤病灶的鉴别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CVM形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常规MRI序列(T1WI、T2WI)、3D SWI及T1WI增强扫描,根据CVM血管显影情况对常规MRI序列、3D SWI及T1WI增强扫描进行分级比较.结果 SWI能显著显示常规T1WI、T2WI很难显示的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并与增强扫描图像有很好的对应.结论 SWI是检出CVM较为敏感的序列,在不用造影剂情况下使静脉畸形血管获得较好的显示.  相似文献   

15.
<正>磁共振(MRI))造影剂(CA)是指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而使器官或组织与其周围组织的图像产生差别。目前主要有两类MRI的CA受到关注:一类是顺磁性分子探针,以钆离子(Gd~(3+))为基础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缩短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增加组织在T1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另一类以氧化铁为基础的超顺磁性分子探针,主要降低组织在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旨在探讨SD大鼠肝移植W256肿瘤模型的磁共振影像、血管造影征象及相关病理学表现,探索影像学手段在肿瘤研究上的价值。实验采用移植W256瘤块的方法制作20只SD大鼠肝肿瘤模型,移植术后14 d磁共振(MRI)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质子加权像(DWI)、增强T1加权像(CE-T1WI)、磁共振灌注成像(T2*PWI)肿瘤形态及功能特征,处死后并做微血管造影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RI检查显示大鼠肝内均可见孤立性结节状肿瘤,肿瘤平均体积为(3 288±516)mm3。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CE-T1WI病灶信号不均匀增强,中心有无强化区域,T2*PWI显示瘤内血供不及肝脏丰富,分布不均。微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和形态分布异常。MRI和微血管造影与病理所见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故磁共振结合血管造影是评价肿瘤动物模型及进行肿瘤研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加权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74例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T2加权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磁共振联合成像进行TN分期的准确率与一致性.结果 磁...  相似文献   

18.
张旗  刘军 《丹东医药》2002,(3):29-30
目的:提高脊髓空洞症的磁共振诊断水平;方法:对7例临床疑似脊髓空洞症而经磁共振检查证实的病例的MR图像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正中矢状位自旋回波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是观察脊髓空洞病变最理想的层面,同时,横轴位自旋回波T2加权像在诊断脊髓空洞病变最理想的层面,同时,横轴位自旋回波T2加权像在诊断脊髓空洞病变最理想的层面,同时,横轴位自旋回波T2加权像在诊断脊髓空洞症中亦起着重要作用;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脊髓空洞症具有特异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OT操作系统在脑囊虫病MRI检查的标准化序列设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5T西门子ESSENZA磁共振机及智多星DOT操作系统平台,对177例脑囊虫病患者行MRI扫描,通过总结制定标准化扫描方案。结果借鉴国内相关标准,将T_1加权像矢状位、T_1加权像横断位、T_2加权像横断位、水脂肪抑制序列横断位、T_1加权像薄层扫描列为脑囊虫病MRI首选检查序列,弥散加权成像横断位、T_1加权像冠状位增强扫描及T_1加权像矢状位增强扫描作为脑囊虫病MRI备选检查序列。结论该规范适合国情,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有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犬在体脑组织灌流实验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灌流组4只犬,麻醉后经心脏先后灌注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对照组2只犬,直接麻醉处死作为对照.均即刻取出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7d后行磁共振T2加权成像(T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结果 灌流组全部采用该技术灌流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灌流组犬脑组织发白、质地变韧,磁共振扫描T2WI及SWI扫描图像伪影明显减少,图像分辨率高.结论 犬在体脑组织灌流技术简单可行,效果确切,能够满足后续离体脑组织MRI及病理切片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