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燊  黄晓真  齐诗仪  杨晓婷  林栋 《新中医》2020,52(6):107-111
目的:观察电针命门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不同脑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p-CRE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适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分为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命门组,每组8只。空白组仅模拟抓取动作。命门组选取小鼠命门穴,非经非穴组选取小鼠后海穴旁开约1 cm的部位,每天固定时间电针干预,频率2 Hz,强度2 mA,连续波,每天30 min,连续干预14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小脑、皮质及海马区CREB及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命门组及非经非穴组海马区CRE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同组皮质区比较,各组小鼠小脑及海马区CREB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不同脑区间CREB蛋白表达趋势相同,趋势变化程度不同。与空白组比较,非经非穴组小脑及皮质区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同组小脑比较,非经非穴组海马区p-CRE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同组皮质区比较,命门组、非经非穴组海马区p-CRE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不同脑区间p-CREB蛋白表达趋势不同。与非经非穴组比较,命门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命门穴在不同脑区中能相应地强化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CREB的磷酸化,促进大脑功能的重组和代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活动量及其皮质区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23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电针非穴组、电针长强穴组各8只。电针长强穴组于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中进针,电针非穴组于肋弓最低点上1 cm进针,2组均进行电针刺激,持续时间20 min;空白组除模拟针刺过程中的抓取动作外,不进行其他操作。3组小鼠均连续干预14 d。分别于干预前2天及干预结束前2天进行自主行为学检测,干预结束后取皮质区组织进行CREB蛋白的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电针非穴组比较,干预后电针长强穴组自主活动数明显提高(P0.05),皮质区CRE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针长强穴能增强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皮质区CRE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8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共30只,分为长强组、非穴组、模型组,每组10只;长强组选用长强穴,单手进针后,采用平补平泻提插手法行针1min,频率100~160次/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治疗两个疗程;非穴组选用右侧胁下固定非经非穴点,治疗操作同长强组;模型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不予任何干预。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区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长强组治疗后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总时间比值明显增高(P0.05);跨平台次数明显增高(P0.05);海马区PSD-9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针刺长强穴能提高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PSD-95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脆性X智力迟钝蛋白1)敲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LGN-3蛋白(neuroligin-3,神经连接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24只23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长强组、非穴组、模型组,每组8只,长强组采取电针干预,波型为连续波,频率为2 Hz,强度为2m A,持续20 min,1周6次,干预2周;非穴组以小鼠右助弓最低点上1 cm处作为非经非穴点,电针操作与长强组一致;模型组每日只进行同样的抓取固定,不采取任何干预。(2)所有分组于23日龄及41日龄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干预前后的学习记忆能力,于46日龄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NLGN-3蛋白的表达。(3)统计方法:SPSS20.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比模型组、非穴组,干预后长强组逃避潜伏期降低(P0.05);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总路程比值增高(P0.05),海马CA1区NLGN-3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电针"长强"穴能提高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CA1区NLGN-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针、手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皮质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适龄FMR1基因敲除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手针组、电针组,每组6只。取穴长强穴,手针组在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手法运针15s,电针组在手针针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施以连续波,频率2Hz,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空白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并仅模拟抓取,不予任何干预。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自主活动次数,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质区CREB mRNA及BDNF mRNA表达量。结果水迷宫实验中针刺治疗前后小鼠逃避潜伏期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针刺干预后,手针组逃避潜伏期比电针组明显缩短(P0.05),手针组原平台象限时间/逃避潜伏期比电针组明显延长(P0.05)。与电针组比较,手针组皮质区BDNF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对比,电针组和手针组皮质区CREB 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长强"穴,手针组能显著影响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异常行为活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中枢神经的BDNF mRNA、CREB mRNA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手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电针、手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①空间航行实验,手针组比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空间搜索实验,各象限无明显差异,FMR1基因敲除小鼠在电针干预后,在2、3象限停留的时间比其它2个象限长。结论手针长强穴能提高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CypA、ERK1/2及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其阻断效应的研究。方法选取FMR1基因缺失且日龄为25日的KO小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小鼠基因型,选取基因型为纯合子型的小鼠入组,随机分为空白组、长强穴组、非经非穴组和阻断剂长强穴组,共24只。所有组别的小鼠均于每日固定时间段进行干预,1天1次,连续干预14天。干预前、后连续两天于固定时间内对各组实验小鼠进行自主活动行为学测试。采取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海马区CypA、ERK1/2、CRE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自主活动行为学测试结果:干预后长强穴组自主活动及站立次数低于其他组别;干预后自主活动及站立次数低于干预前。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长强穴组CypA、CREB蛋白的阳性平均光密度表达高于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阻断剂长强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强穴组ERK1/2蛋白的阳性平均光密度表达高于空白组及阻断剂长强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长强穴组CypA、ERK1/2及CREB蛋白的表达高于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阻断剂长强穴组,其中ERK1/2及CREB蛋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电针长强穴对实验小鼠自主活动站立行为有影响。②电针长强穴能促进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CypA、ERK1/2及CREB蛋白的表达,且MEK阻断剂PD98059对此有阻断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烟与香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自主行为能力与海马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只8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7只同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Apo E-/-模型组、艾烟组、香烟组。香烟组与艾烟组中小鼠暴露于5~15 mg/m3烟气环境。各组小鼠每天干预20 min,每星期6 d,共干预12星期。于第13星期进行行为学测试,之后处死动物、取材,对脑组织海马中GFAP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空白组小鼠自主活动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P0.05);香烟组没有表现出与模型组、艾烟组的明显差异(P0.05),但低于空白组(P0.05)。艾烟组移动距离高于模型组(P0.05),站立次数低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海马中GFAP免疫反应产物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空白组与艾烟组(P0.05)。香烟组小鼠海马GFAP表达高于艾烟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艾烟可能增强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低阿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中GF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黑逍遥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黑逍遥散组,每组10只。同月龄、同种系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10只设为空白组。黑逍遥散组给予黑逍遥散6 g/(kg·d)灌胃,盐酸多奈哌齐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3. 25 mg/(kg·d)灌胃,模型组、空白组给予双蒸水0. 2 ml/10 g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3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于实验结束第1~5天进行定位航行实验观察逃避潜伏期,第6天开展空间搜索实验记录跨原平台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CA3及DG区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 (CREB1)及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 (p-CREB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1~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6天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小鼠海马CA1、CA3及DG区CREB1及p-CREB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黑逍遥散组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缩短,第6天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小鼠海马CA1、CA3及DG区CREB1、p-CREB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黑逍遥散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黑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CREB1及其磷酸化表达发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灸早期干预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Gli1、Tau蛋白及行为学的影响,为研究针灸防治AD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SAMP8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只SAMP8小鼠纳入针灸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6只SAMR1小鼠纳入正常组.针灸组针刺百会穴、神门穴;艾灸肾俞穴,15min/d,6d...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PI3K/GSK3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D病理特征的调节机制。方法:将12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另以6只雄性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小鼠电针"百会"及双侧"肾俞",连续波,频率2 Hz,每天1次,7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PI3K/GSK3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85α、P110α、GSK3α及pS21GSK3α分布和表达水平,并观察海马老年斑(SP)数量的变化。结果:P85α、P110α、GSK3α及p S21GSK3α蛋白均主要分布于海马神经元的细胞质内,模型组和治疗组GSK3α蛋白还分布于神经元轴突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GSK3α分布水平明显升高(P<0.001),p S21GSK3α、P85α及P110α的分布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海马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D的机制。方法:将18只6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以9只同月龄同性别的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小鼠给予针刺“百会”及电针双侧“涌泉”,20 min/次,隔日1次,共治疗2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法观察小鼠海马自噬相关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Aβ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LC3、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海马CA1区LC3、Aβ阳性表达均升高(P<0.01),海马组织中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百会、神庭)加膀胱经穴(心俞、肝俞)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和海马NSE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笼饲养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用旷场法进行行为学测定以及计算大鼠糖水消耗量,并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对抑郁症大鼠海马NSE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的影响。结果: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显著改善抑郁症大鼠的体重增加迟缓,糖水消耗增多,行为学评分升高,使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以使抑郁大鼠活动增多、快感增加、体重增加,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31-53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REB的变化以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穴、双侧内关穴和大椎穴,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2 Hz连续波,强度为1 mA,通电2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电针对其的影响。结果:经图像分析,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CREB的表达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CA1区CRE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而CA3区CREB的表达虽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增强海马CREB的表达,改善LTP,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认知功能、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 三氯化铝 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法复制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认知能力显著下降,Bcl-2/Bax比值下降;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认知能力显著改善,Bcl-2/Bax比值增加。结论红景天对AD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催产素(oxytocin,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室旁核OT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活动中的作用。方法:8~9周龄OT基因敲除型及野生型小鼠两个亚组各20只,雌雄各半,每个亚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针刺处理,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分别电针单侧"足三里""内关""胃俞"穴15 min,随后用同位素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标记的牛奶0.1 m L灌胃(放射性活度为3 mCi/m L),灌胃完成后即刻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行胃排空检测50 min,用专用软件分析采集的原始数据,得到全胃半排时间(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胃排空曲线。结果:野生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减少,可加快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OT基因敲除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对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无显著影响(均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均P0.01);胃排空曲线:OT敲除型小鼠的胃排空明显快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小鼠的胃排空影响程度不同,OT基因敲除可加速小鼠胃排空,且影响部分穴位的针刺效应,提示作为自主神经通路始动器的室旁核OT神经元,可能以神经及内分泌的形式参与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功能的调节,抑制胃排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出血时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表达水平,探讨电针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双肾双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脑出血,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脑出血大鼠血压、神经行为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海马SS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加以对照。结果:(1)电针可以明显改善实验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血压水平和神经缺损行为体征;(2)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大鼠海马SS的表达明显减弱,电针治疗后其表达显著增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于正常。结论:电针水沟、内关、足三里穴具有增强脑出血脑组织SS的表达,减轻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行为学,大脑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1(OPA1)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同月龄雄性正常老化模型小鼠(SAMR1小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选取"肾俞""百会""血海""膈俞"进行干预。8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之后提取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线粒体相关蛋白Fis1和OPA1的表达,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其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延长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Fis1表达明显减弱,OPA1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针刺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线粒体体密度及面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调Fis1表达、上调OPA1表达和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达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干预CFS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每组各10只,采用慢性应激方式建立CFS模型。腹部推拿组给予按摩"关元""中脘"穴两手法治疗10 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14 d。通过力竭游泳实验、鼠尾悬吊实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RT-PCR法检测海马区BDNF和CRE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升高,鼠尾悬挂实验时间缩短,腹部推拿组大鼠BNDF和CREB 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升高,其中CREB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推拿干预CFS的机制与上调海马组织BDNF和CREB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