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形影不离"的"兄弟"。那么乙肝和艾滋病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1.有多少人遇到了乙肝和艾滋病?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60%和80%由HBV感染引起,可见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因。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世界范围内严重程度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黄玲 《肝博士》2016,(5):39-40
正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是感染科医生最常碰到的问题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乙型肝炎(乙肝)这个疾病。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未经正规诊治的慢乙肝患者有四成的人将进展为肝癌。"慢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长期萦绕在患者心头的巨大阴影。同为慢乙肝患者,为何有的人平安度过一生,有的人结局却很差呢?讲究"宿命论"的病友可能会  相似文献   

3.
正一半幸福一半悲伤的读书生涯查出自己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时候,我已经被某大学的医学院录取了,顺利成为了医学生中的一员。入学体检的时候,学校附属医院的医生告诉我,我是乙肝大三阳,当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于是上网百度了一下,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e抗原(HBe 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  相似文献   

4.
聂青和 《肝博士》2013,(4):8-1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哪些情况需要立即抗病毒治疗,哪些情况可以观察、等待,尤其是患者肝脏生化检测转氨酶正常或低于正常值2倍以下的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抗病毒的问题成了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病人经常问医生的问题。1.慢性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有何区、如何处理?"慢性HBV携带者"是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2000多万人,其中部分患者会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如今,国内外西医和中医经过不懈地研究,发展医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方面取得了各有特点的进展。西医注重病因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病因是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如能将HBV清除出机体,"敌人"消灭了,"战争"也就停止了,肝脏不再有炎症,机体可能慢慢自我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四种模式的关系分析,了解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HBsAg(+)血清常见四种模式共1359例,采用ELISA法对其进行前S1抗原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联合检测.分析其"乙肝五项"与前S1抗原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 PrS1在HBeAg阳性组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在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而HBeAg阴性组中HBV PreS1抗原仍有42.9%的检出率,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结论 HBV PrS1 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对"乙肝五项"检测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作为基层医院HBV早期诊断、感染、复制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7.
1591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大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型肝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查是目前判断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和分析患者病程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收集了来我院检测乙肝五项体检人员的1591份血清标本,共归纳出11种乙肝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并分别进行分析,以便为体检者和医生提供预防、诊断、治疗乙肝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钦海 《肝博士》2007,(5):32-32
长期以来.一些不实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治疗广告,在报刊的宣传下使得"乙肝转阴""一针见效"成了热门话题.一方面,少数药品生产商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宣传其产品时也极力宣扬其药品使用后能使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阴转,使乙肝获得根治。另一方面,患者迫切希望通过新药物、新疗法彻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50例体检的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HBV DNA、乙肝标志物[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大三阳组HBV DNA阳性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eAg(+)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80.6%(58/72),HBeAg(-)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46.2%(3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AST、ALT水平随HBV DNA水平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BV DNA水平升高,CHE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有助于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情况的评估,可部分反映患者肝功能情况,但不能反映患者肝损伤及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0.
HBV血清标志物与Pre-S1抗原及HBV DNA联合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与血清HBV Pre-S1抗原(Pre-S1)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1037例临床血清标本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Pre-S1及HBV DNA载量. 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的Pre-S1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各血清模式组(P<0.05);"大三阳"模式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于其余各血清模式组(P<0.05)."大三阳"组的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小三阳"模式组与HBsAg、HBcAb阳性模式组相比,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HBV DNA定量检测在预防HBV的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HBV血清标志物、Pre-S1和HBV DNA载量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全面监测乙肝病情和提高乙肝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宇新  林志强 《吉林医学》2012,33(30):6533-653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3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96.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51.5%,HBsAg、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48.5%,另抗HBs阳性组阳性率为3.1%,全阴组阳性率为5.0%。不同乙肝五项指标患者血清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肝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药效评价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什么是乙肝家族聚居即家庭聚集性乙肝,是指乙型肝炎患者的父亲或母亲,以及同胞中有2个以上感染了乙肝病毒(HBV),并包括家庭内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HBV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二、乙肝家族聚居成员的感染途径1、垂直传播,即为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最为常见的传染性肝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近年来对乙型肝炎的实验诊断除了传统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外,联合 HBV-DNA 定量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够帮助判断病毒复制程度和传染性强弱[1,2]。然而临床医生经常对 HBsAg 阳性的乙肝患者通过观察 HBV-DNA 的含量了解患者体内的 HBV载量来确定治疗策略,往往对 HBsAg 阴性 HBV 感染者的HBV-DNA 检测关注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52例 HBsAg阴性 HBV 感染者的 HBV-DNA 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振坤 《肝博士》2013,(3):28-31
谁看见这个标题,都会说:"笑话,乙肝病毒(HBV)怎么会出嫁?它侵入我们人体,让我们得乙肝,这就够难受的了,它还闹腾啥?出嫁?嫁给谁?"您别着急呀,听我说呀。有句俚语说:"得了乙肝不用怕,就怕病毒再出嫁",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后肝癌等肝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5例、乙肝后肝癌69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正常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抗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 G)、HBV DNA差异。结果:Hp-Ig G阳性率最高的是乙肝后肝硬化(80.95%),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Hp-Ig G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非乙肝相关性肝癌、对照组研究对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Ig 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乙肝相关性肝癌、对照组研究对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水平为<103copies/mL组的Hp-Ig G阳性率显著低于HBV DNA水平≥103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硬化分级患者的Hp-Ig 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g G阳性组的TBIL、ALT水平均显著的高于Hp-Ig G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g G阳性组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Hp-Ig G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相关肝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和非乙肝肝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合并感染可能会加重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乙肝的病原体,目前临床上常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定性检测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虽然HBV-DNA定量检测对于确诊HBV感染与治疗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HLA-DRB1*1201/*1501与HBV感染不同状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不同状态与HLA-DRB1等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分别对慢性乙型肝炎组、HBV携带组、HBV感染后自然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HLA-DRB1*1201/*1501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V携带组出现的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HLA-DRB1*1201在乙肝肝硬化患者、HLA-DRB1*1501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0.01).结论HLA-DRB1*1201/*1501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1201还可能是乙肝肝硬化的易感基因,HLA-DRB1*1501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治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HBV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与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复发。结果:肝移植后6、12、24个月随访显示HBV复发率分别为14.3%(3/21)、11.8%(2/17)、11.1%(1/9)。3例HBV复发的病例显示:术前HBeAg(+)者较HBeAg(-)者易出现HBV复发(2χ=3.85,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3例HBV复发的病例均为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其中2例伴原发性肝癌;HBV复发的病例术中平均失血与未复发者相比有差异(两者分别为2063.2±427.4ml与2981.5±863.3ml)。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治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后HBV复发。术前HBV复制活跃者、乙型肝炎伴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多是影响HBV复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肝博士》2020,(1)
正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常用的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俗称"两对半"。各种标志物阴性、阳性有什么临床意义呢?"大三阳"通常是指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其余为阴性。科学术语叫: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小三阳"为HBsAg、抗-HBc阳性,HBeAg阴性,科学术语叫:E抗原阴性乙型肝炎。(1)HBsAg阳性:表明被乙肝病毒传染了,与病情轻重无关。定量检测与HBV cccDNA有一定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2)抗-Hbs阳性:表明过去感染过乙肝,已经彻底恢复,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0.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护理宣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才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88-2988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 SC)是乙肝病毒(HBV)赖以存在的宿主,对于乙肝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我国A SC约占人群的10%左右。笔者随机调查了80例来我院就诊的A SC患者,发现患者大多数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疾病,并对此进行了护理和宣教,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宣教调查表明,91%的A SC患者对乙肝的病因、病理、传播途径、治疗、预后都缺乏认识,当就诊者得知自己携带HBV时,感到内心十分焦虑、忧郁、恐惧,加之一些道听途说及某些非传染科医生的不全面解释,从而认为自己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