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窦仁慧  李艳  向圣锦 《新中医》2017,49(3):162-164
<正>神经干刺激疗法是通过针刺、电针等方法,直接刺激与疾病相关的神经干及其周围神经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本法是根据经络穴位与解剖结构的关系、脊髓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特点、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神经系统内部的间接联系等选取刺激点,以传统针刺、电针等为刺激手段,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作用机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相应的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针刺治疗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缺氧,加速脑水肿的吸收,提高脑组织的复苏方面效果卓著。神经干刺激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疗法,是针刺与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周围神经而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十年来,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机理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本文特对上述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对比常见的药物手段,针刺是一种新兴的抗抑郁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的特点。临床证明针刺与药物疗效相当、针药联用比药物效果更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成熟,可实现活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形态与功能活动的可视化,是推进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抑郁症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及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做出综述,以期为针刺相关研究拓宽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机制研究促进了对针刺起效机制的理解。总的来说,24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脑结构、脑代谢、以及脑功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在这个综述中,我们对当前偏头痛发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和针刺治疗的神经影像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讨论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神经影像学机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Li YW  Zhang R 《针刺研究》2012,37(3):242-246
随着儿童孤独症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针刺为主的替代疗法治疗孤独症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与针刺治疗孤独症相关的文献后发现,针刺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总体有效,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可分别改善患儿语言、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症状,且尚未观察到副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神经化学、脑血流及神经网络联系等方面进行推测解释。针刺治疗孤独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疗法。  相似文献   

6.
脑损伤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损伤,为临床常见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心理负担,甚至还威胁到患者生命,故一直备受临床关注。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继发意外的发生。运动针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肌肉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康复,且具有易操作、费用低等优势,被认为对脑损伤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具有积极的疗效。文章旨在探讨脑损伤的病因和病机,以及运动针刺作为一种潜在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运动针刺治疗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生成、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加尼氏体的表达、调节血清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水平、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等。这些机制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后的神经系统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进一步的神经损伤。运动针刺治疗为脑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康复方法,为未来的脑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脑损伤的治疗机制以及发展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博  房纬 《中医药信息》2023,40(6):89-92
肠动力障碍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故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针刺调控肠动力神经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传入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肠神经系统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相关机制。结果发现,大多研究着眼于单个神经或神经递质的研究,少见相互作用的探索,但针刺的区域特异性以及与强度温度等其他物理刺激的量效关系也有待进一步地明晰。  相似文献   

8.
慢性偏头痛是致残率高但关注度不足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的针刺疗法是一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通过对1981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及Pub Med数据库中针灸和偏头痛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探索针刺对慢性偏头痛神经可塑性影响机制。认为慢性偏头痛的进展涉及神经可塑性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从电生理、分子生化和影像学3个方面论证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与神经敏化有关的神经可塑性;针刺亦通过其神经可塑性机制治疗和预防慢性偏头痛,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总结,阻碍了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缔组织探讨针刺镇痛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主要是由神经介导的,因此,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相对集中在神经系统方面。不少研究认为,神经反应在针刺镇痛中起主要作用,但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学说,不能解释一些临床现象。例如,很多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过程中感觉是轻松的、舒适的,并非一定要感受到剧痛才有效;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疾患,针刺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方法多样。本文从毫针治疗、电针治疗、放血疗法、头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系统回顾了近5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针刺疗法具备操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少等优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古今多有丈献记载,而且针灸治疗本病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将近二十年相关文献阅读和分析,针对本病的主症、兼证、患者体质进行选穴,并对体针结合头针疗法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甘露醇、心痛定、罗氏芬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9天加用针刺,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治疗10天(1次/日),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0%,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Luo W  Cheng JZ 《中国针灸》2010,30(11):918-920
[摘要] 目的:通过对针灸推拿与恩经复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探求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例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配到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被试因素和对照物,其中20例患儿肌注恩经复,另20例患儿行中医针灸推拿综合康复治疗。2个疗程为一个时间段(其中恩经复肌注28天为一个疗程,中间间隔10天;针灸推拿28天为一个疗程,中间间隔10天)。对他们的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对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包括上肢下垂、肌力较弱、皮肤感觉异常、手指活动差、外界浅表刺激肌肉无自主收缩、不能曲肘、垂腕貌、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以及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5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肌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大大的超过了对照组的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而得出针灸推拿疗法是提高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综合康复治疗是运用中医经络腧穴跟神经系统理论相结合,依据中医“治萎独取阳明”原则,在上臂经络及神经反射区域使用特定的推拿手法,取穴以阳明经穴为主,采用一定的补泻针法,动、静留针相结合,从而达到舒经活络、活血化淤、强经壮骨、改善肌力,促使受损的神经及上肢功能的恢复的功效,从此次研究来看,疗效明显优于肌注恩经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中药、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开强  张冲  刘明雪  邱玲 《中国针灸》2007,27(4):249-251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与中、西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片、VitB12,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73.3%、40.0%、33.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耳鸣有显著疗效,针刺夹脊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彭艳  侯丽辉  吴效科 《中国针灸》2006,26(10):756-759
目的介绍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治疗机理等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结果针灸可以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等方面对机体进行调整。结论针灸对排卵障碍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启才 《中国针灸》2002,22(10):11-19
目的: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嘱患者分别作肢体或组织器官的多种主动或被动运动。结果: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可使针灸疗效即时产生。结论: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强调了机体的各部功能锻炼,丰富了针灸学的治疗手段,扩大了针灸临床适应症,能大大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的指导临床与科研。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现状,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而且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但是临床研究设计还需不断完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应尽量参照国际公认标准,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研究质量,为临床应用推广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法及疗效的提高提供可靠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8.
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锦平  尹岭  朱克 《针刺研究》2003,28(2):151-156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针刺的镇痛作用及对功能性疾病的调节作用研究颇多 ,除应用传统电生理学方法外 ,还采用了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脑功能成像等先进的技术来探讨针刺对脑的经典神经递质、神经激素、神经元代谢等的影响 ,为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就针刺的中枢作用及方法学等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西药组3例,分别用针刺、中药以及西药治疗。结果 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 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心悸,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疗法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随着针灸申遗的成功,这一古老的疗术加快了向世界各国迈进的步伐,然而笔者在见习中却看到很多综合性医院针灸科,或一些针灸门诊只用刺法,丢了灸法。这不但会影响疗效,长期下去还会使灸法失传,丢了我们祖国的国粹,笔者建议在针灸临床中一定广泛应用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