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分析年龄、转化区、病毒负荷量与宫颈活检病理的关系。结果:575例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的妇女中,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检出率为7.48%(43/575)。患者年龄为30~39岁、40~49岁、≥50岁的宫颈高级别病变患病风险分别是30岁的1.44(0.45~4.35)、0.97(0.30~3.11)、1.78(0.48~6.68)倍。不同宫颈转化区TZ1、TZ2、TZ3的CINⅡ+检出率分别为7.86%(32/407)、7.79%(6/77)和5.49%(5/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病毒负荷量的中位数逐渐增加,宫颈高级别病变较低级别病变及慢性炎症的病毒负荷量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女性存在一定的患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可减少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病毒负荷量较高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患病风险较大,但患病风险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改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于2014年6月至12月,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对山西省两地区符合标准的40000名社区现场人群,行人口学特征、CIN相关因素、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符合入组条件者进一步行阴道微生态、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和病理组织检查。共检出782例CIN作为病例组,1503例病理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队列人群中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及酶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评价其改变与CIN风险的关联性。结果过氧化氢(H2O2)、β-葡萄糖醛酸酶(GUS)、唾液酸苷酶(SNA)与CIN的发生风险具有统计学关联性,风险比值比分别为1.60(95%CI 1.30~1.96),1.58(95%CI 1.30~1.92),1.45(95%CI 1.18~1.79)。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白细胞酯酶(LE)与CIN无统计学关联。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2O2、GUS、SNA和HR-HPV感染在CIN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H2O2、GUS、SNA阳性与CIN的风险升高相关,且与HR-HPV感染存在交互作用,增加CIN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HR-HPV组,对感染型别进行分析,另取同期在本院行妇科体检的83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析HR-HPV感染的型别与危险因素,并探讨HR-HPV感染后阴道微生态环境变化。结果 HR-HPV组中,单一感染70例,多重感染42例;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妊娠次数≥5次、性生活频率≥5次/月、流产次数≥2次为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孕套避孕、性生活后清洗行为是保护因素(P <0.05)。HR-HPV多重感染BV检出率21.43%明显高于单一感染者9.52%(P <0.05)。结论 初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性生活频率、流产次数、避孕、性生活后清洗行为情况为HR-HPV感染影响因素,且HR-HPV感染可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对北京地区12个区县共137个社区内随机抽取的25~54岁已婚妇女6339例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宫颈分泌物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并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IN的高危因素及危险度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6339例妇女中,CIN患病率为5.90%[(374/6339,包括4例鳞状上皮细胞癌(SCC)因例数少,未单独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95%CI=9.953~15.811)、滴虫性阴道炎病史(95%CI=1.046~2.104)、口服避孕药避孕(95%CI=1.087~1.806)以及年龄<45岁(95%CI=1.069~1.828)等因素与CIN患病相关.结论 HR-HPV感染是CIN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滴虫性阴道炎病史、口服避孕药避孕及年龄<45岁是CIN患病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16蛋白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宫颈(正常宫颈42例,CINⅠ级32例,CINⅡ53例,CINⅢ92例)组织中P16蛋白表达及HR-HPV病毒载量。结果:①从正常宫颈、CINⅠ、CINⅡ到CINⅢ,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强度及HR-HPV阳性率均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级别CIN组织中HR-HPV病毒载量分别呈正态分布,并随病变级别增高,病毒载量中位数增高,但病毒载量与病变级别之间无相关性(r s=0.1412,P0.05)。③P16蛋白表达强度与CIN级别呈正相关(r s=0.3633,P0.01)。④在CIN组织中,P16蛋白表达与HR-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 s=0.4781,P0.01)。结论:P16、HR-HPV感染参与了CIN的发生与发展,P16免疫组化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检测HR-HPV,预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248例患者分别进行HR-HPV检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在ASCUS患者中,CIN发生率为41.1%(102/248),高级别CIN(CIN2、CIN3)和浸润癌发生率为9.3%(23/248);在HR-HPV阳性组CIN检出率为68.1%(92/135),在HR-HPV阴性组CIN检出率为8.8%(10/1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30,P〈0.001)。阳性组发生CIN和浸润癌的风险是阴性组的22.037倍[OR(95%CI)=22.037(10.479~46.342)]。HR-HPV检测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90.1%和70.5%。阴道镜拟诊CIN和浸润癌126例,检出率为80.4%(82/102),其中高级别CIN和浸润癌20例,检出率为87.0%(20/23);阴道镜检测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1%和83.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80.4%和69.9%,与HR-HPV检测功效相似,关联系数为r=0.833;而阴道镜检测高级别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8.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和97.8%。结论 HR-HPV阳性的ASCUS患者CIN发生率高,即行阴道镜检查;HR-HPV阴性患者可不行阴道镜检查而不会增加高级别CIN和浸润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宫颈病变专业门诊就诊的患者292例,其中230例参加了随访。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的患者应用细胞学和HR-HPV检测,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中HR-HPV检测结果阳性或宫颈细胞学结果异常时行阴道镜检查,随访终点为病理诊断为CINⅡ、Ⅲ及宫颈浸润癌(此3项定义为CINⅡ )。结果230例随访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4个月。25例在随访中检出CINⅡ ,检出CINⅡ 前HR-HPV检测阳性率为100%。25例CINⅡ 病例中,入组时8例细胞学结果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检出CINⅡ 前9例细胞学结果为HSIL,1例为正常范围。90例在随访中HR-HPV检测结果由阳性转为阴性,其中未检出CINⅡ 。结论HR-HPV检测结果反复阳性、细胞学结果为HISL是CINⅠ进展的高危因素。联合细胞学及HR-HPV检测对CINⅠ的转归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后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4~6周行阴道镜检查,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处理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病中心就诊并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CINⅡ~Ⅲ且切缘阳性的80例患者,术后4~6周均行阴道镜检查(接受活检或颈管掻刮),其中未发现异常者71例(研究组),9例≥CINⅠ病变残留;切缘阴性者137例(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于LEEP术后6个月复诊以评估病变残留。结果:(1)切缘阳性的80例患者中,锥切术后初次阴道镜检查发现9例≥CINⅠ病变残留,接受再次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最终发现3例CINⅠ、5例CINⅡ~Ⅲ及1例宫颈浸润癌。(2)术后6个月HR-HPV检测阳性47例中,病变残留6例;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 18例中,病变残留3例;HR-HPV、宫颈细胞学检测病变残留的敏感性分别为100%、50%,特异性为79.70%、91.35%。(3)对照组、研究组的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19%(3/137)、4.23%(3/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锥切术后4~6周行阴道镜检查对切缘阳性患者病灶残留的阴性预测值为95.77%(68/71),且无一例病理升级或浸润癌的发现。结论:术后早期阴道镜检查对锥切切缘阳性者具有可行性及实用性,不仅能及时发现病变残留并得以及时处理,且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检查结果阴性者随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CD4+、CD8+T细胞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治疗的7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方法(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CIN1、43例CIN2/3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CIN2/3组的HR-HPV感染率显著高于CIN1组(P〈0.05),CIN组HR-HPV感染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和CIN2/3组CD4+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0.0%、43.3%和33.3%,CD8+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0.0%、46.7%和31.0%;CD4+、CD8+T细胞在CIN1组及CIN2/3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结论 CD4+、CD8+T细胞表达下调可能促进宫颈HR-HPV感染的发生,并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从妊娠初期至分娩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载量与持续时间与其相关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1 368例孕妇在末次月经至分娩后1年取宫颈分泌物,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技术检测HR-HPV DNA,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368例孕妇妊娠初期HR-HPV感染率为26.5%(362/1 368);其中21~4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感染者中发生宫颈病变者57例,患病率为15.7%(57/362)。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2例,宫颈癌(ICC)5例。ICC和各期CIN的HR-HPV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孕妇分娩后1年HR-HPV转阴率为82.7%(43/52)。分娩后42 d HR-HPV载量较妊娠各期明显减少(P0.05),分娩后3个月和1年较妊娠各期明显减少(P0.01)。结论HR-HPV的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分娩后HR-HPV自然转阴率较高,其感染载量逐渐减少直到消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辅肌动蛋白4(ACTN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妇科门诊,经宫颈活检及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病理标本120例,其中CINⅠ、CINⅡ、CINⅢ、早期宫颈鳞癌(Ia-IIa期)患者各30例,同时选择同期阴道镜门诊检查并且病理诊断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CTN4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HC-Ⅱ法检测各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病毒负荷载量,分析ACTN4表达与HR-HPV感染、病毒负荷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1.HC-ⅡHPV DNA检测法结果显示:150例标本中HR-HPV阳性98例,阴性52例,阳性低负荷量49例,阳性中负荷量36例,阳性高负荷量13例,并且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到宫颈鳞癌患者组,随着宫颈病变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加(P=0.000)。2.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ACTN4在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患者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46.7%、56.7%、73.3%。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ACTN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出HR-HPV病毒负荷载量与ACTN4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23,P=0.000)。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ACTN4与HR-HPV病毒负荷载量表达率均逐渐升高,且表现出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宫颈病变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库尔勒市妇女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型分布,分析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选取在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妇科行宫颈活检的库尔勒市妇女458例进行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分为正常/宫颈炎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及宫颈癌(CC)组,检测各组HR-HPV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HR-HPV感染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炎组、CIN1组、CIN2组、CIN3组、CC组HPV感染率分别为20.80%、47.92%、71.43%、74.12%、81.67%;HPV感染年龄高峰为≥50岁(P 0.05);CIN1组HR-HPV感染以16型、58型及52型最为常见,CIN2~CIN3组HR-HPV感染以16型、58型、52型、33型最为常见,CC组HR-HPV感染以16型、18型、53型最为常见。结论库尔勒市妇女宫颈病变的程度与HR-HPV感染率相关,应加强对≥50岁库尔勒市女性的重视,定期进行HR-HPV分型检查及宫颈病变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解脲脲原体(Uu)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5年9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相关资料完整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303例为研究组,体检健康女性392例为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宫颈分泌物HR-HPV,采用PCR方法检测Uu。结果研究组Uu阳性率(60.7%,184/303)与对照组(37.2%,146/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研究组CIN1中Uu阳性率(42.6%,20/47)与CIN2/3(64.1%,164/2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研究组HR-HPV阳性率(83.5%,253/303)与对照组(17.9%,70/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HR-HPV与Uu均为阳性的检出率(52.5%,159/303)与对照组(6.6%,26/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CIN1和CIN 2/3中HR-HPV与Uu均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34.0%(16/47)和55.9%(143/256)。结论宫颈Uu感染可能与CIN程度有关,Uu感染可能对HRHPV导致CIN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HPV DNA/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HPV 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 248名妇女用HPV DNA(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HR-HPV);对HPV阳性的妇女进行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TCT);对HR-HPV和TCT两者均为阳性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并与同期在门诊就诊仅行宫颈TCT检查者比较。对HR-HPV阳性而细胞学正常者1 241例随访。结果①HR-HPV阳性者1 682名(38.32%),平均年龄(33.68±9.60)岁;细胞学检查LSIL(CINⅠ)178例(10.58%);HSIL(CINⅡ和CINⅢ)63例(3.75%);鳞状细胞癌和腺癌9例(0.54%);②对HR-HPV和TCT均为阳性者250例再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CINⅠ151例(8.98%),CINⅡ34例(2.02%),CINⅢ25例(1.49%),浸润癌13例(0.77%);③同期门诊仅行TCT检查的11 000名女,LSIL 449例(4.08%)、HSIL 85例(0.77%)、癌15例(0.14%),行HR-HPV/TCT检查阳性各组与TCT检查阳性各组进行了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HR-HPV阳性而细胞学正常者1 241例随访,初检后4~12个月449名(36.18%)持续HR-HPV阳性,其中18例(1.45%)组织学诊断为HSIL,19例(1.53%)为LSIL。HPV持续阳性者和转阴者之间年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χ2=2.94,P>0.05)。结论HPV检测可以明显提高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HR-HPV/TCT联合检测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最佳选择;其结果对宫颈病变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的587例CIN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LEEP术,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的准确性,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漏诊的相关因素。结果:587例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8.2%,病理级别上升50例(8.5%),其中漏诊浸润癌29例。术后提示病理降级的有78例(13.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宫颈病变面积1/2者宫颈癌漏诊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和TCT检测结果在影响宫颈癌漏诊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5岁、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宫颈病变面积1/2者均与宫颈癌的漏诊相关(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可导致宫颈癌的误诊,提高临床医师对阴道镜的操作技能,积极多点活检,尤其关注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患者和老年妇女是降低宫颈癌漏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宫颈病变中心诊治的241例HR-HPV阳性的CIN患者设为研究组,健康查体HPV阴性且宫颈细胞学无异常168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差异。结果 241例HR-HPV阳性CIN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型别分别为HPV16(30.1%)、HPV52(19.5%)、HPV58(19.1%)、HPV18(10.0%)和HPV33(9.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菌性阴道炎(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和阴道p H值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0.7%(50/241)、12.4%(30/241)、9.1%(22/241)、34.4%(83/241)和23.2%(56/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滴虫性阴道炎(TV)和WBC10个/HPF检出率分别为10.0%(24/241)、1.7%(4/241)和30.7%(74/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阳性CIN与非HPV16/18阳性组比较,混合感染更常见(P0.05)。结论 HR-HPV阳性CIN中,最常见的阴道微生态异常为BV和AV,混合感染、乳杆菌异常及阴道白细胞增多也是重要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类型。HPV16/18阳性CIN更易合并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5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HR-HPV感染情况,分析Galectin-1与CIN及HR-HPV的关系。结果:Galectin-1蛋白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0.0%、40.0%、56.0%、48.1%,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加重,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宫颈癌和CINⅡ、CINⅢ的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Ⅰ(P<0.01),宫颈癌与CINⅡ、CINⅢ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在有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有否HR-HPV的感染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ectin-1蛋白表达增强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一定关系,HR-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Galectin-1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测宫颈病变进展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阴道镜检查的271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镜及病理结果按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无病变组89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92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HSIL/CC)组90例,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病毒载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病毒载量、多型HPV感染、病变面积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毒载量、病变面积与宫颈病变程度有相关性(P 0.05),是预测宫颈病变进展的独立因素。结论 HR-HPV载量和病变面积可预测宫颈病变进展风险。然而,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及明确相关阈值来进行宫颈病变风险分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的CIN不同病变程度及阴道镜下不同血管表现的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揭示该指标与宫颈CIN病理分化的关系,评估MVD及阴道镜下血管表现不同对不同病变程度CIN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2009年1月~8月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诊治的宫颈癌前病变(CIN)165例,其中CINⅠ18例,CINⅡ24例,CINⅢ123例。正常对照组1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各组病理标本MVD。对其中72例阴道镜下表现为点状和镶嵌状血管和异形血管的活检组织进行MVD测定。结果:CINⅠ和CINⅢ的平均MVD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INⅡ和CINⅢ的平均MV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IN与MVD之间有相关性(r=0.3168,P0.05)。点状血管表现者平均MVD显著低于镶嵌者平均MVD(P0.01);更显著低于异形血管表现者的平均MVD(P0.01);但镶嵌与异形血管之间MVD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镜下血管形态与MVD之间有相关性(r=0.4542,P0.05)。结论:CIN病变程度及阴道镜下不同血管表现与MVD呈正相关。阴道镜下观察不同血管表现联合检测MVD可能在CIN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同时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LCT)和HPV检测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948例,对LCT≥ASC-US和/或HR-HPV阳性的367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50岁年龄组妇女的HR-HPV感染率(34.27%)与≥50岁年龄组妇女(18.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30~49岁和≥50岁3个年龄组HR-HPV阳性者中,≥CIN2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8例(39.13%)、81例(43.78%)和17例(3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个年龄段感染HR-HPV的妇女发生≥CIN2的机会无明显差异,均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