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葛根素配伍肠吸收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回流实验,通过回流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药量的变化,比较不同剂量盐酸小檗碱(3、6、12 mg/kg)、葛根素(4.4、8.8、17.6 mg/kg)配伍肠吸收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剂量葛根素(4.4、8.8、17.6 mg/kg)对盐酸小檗碱(8.8 mg/kg)在肠道部位的Pa和Ka无显著影响(P>0.05);盐酸小檗碱在低剂量(3 mg/kg)时对葛根素(10 mg/kg)的吸收无显著影响,随着盐酸小檗碱剂量的提高,可逐步提高葛根素的吸收程度和速度。结论:葛根素对盐酸小檗碱肠吸收影响不明显,而盐酸小檗碱对葛根素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连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盐酸药根碱(jatrorrhizine,JAT)在大鼠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回流实验,主要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两方面对黄连提取物中BER和JAT的肠段吸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黄连提取物中BER和JAT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54 0,0.116 0,0.979 3,0.679 5 h-1和0.074 3,0.056 4,0.045 6,0.023 4 h-1;BER和JAT在肠道中的吸收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小肠中上部对BER和JAT的吸收具有明显的优势;黄连提取物在22~88 mg.L-1,BER和JAT的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值基本保持不变。结论: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在大鼠肠道中均有吸收,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3.
马永贵  袁龙  王文清  方建国  施春阳 《中草药》2017,48(9):1820-1824
目的比较盐酸小檗碱(BBH)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BBH-PSD)的肠吸收特点,探讨磷脂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在体灌流液中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变化,分别考察不同部位、不同灌流体积流量、不同质量浓度对BBH和BBH-PSD肠吸收特性的影响,以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为指标。结果 BBH和BBH-PSD在空肠吸收最快,BBH-PSD在空肠的K_a和P_(app)显著高于BBH(P0.05);BBH-PSD在体积流量为0.2、0.4、0.8 mL/min下的K_a和P_(app)均显著高于BBH(P0.05);质量浓度的增加对BBH肠吸收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随着BBH-PSD质量浓度的增加可显著增加BBH的肠吸收(P0.05)。结论磷脂固体分散体技术可促进小檗碱在各个肠段的吸收,尤其是空肠,其促进吸收机制与提高小檗碱渗透性、增强单纯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黄连上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余少婷  黄红雯 《中成药》2004,26(8):634-636
目的:建立测定黄连上清片(黄连、大黄、连翘等)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 C18(20c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0: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2376~0.554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7%(n=5).结论:用该法测定黄连上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金方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制备左金方冻干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小檗碱对照品,明确左金方冻干粉的纯度和小檗碱含量;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生长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给药浓度;划痕实验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对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性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左金方冻干粉含9.85%的小檗碱;左金方、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65,51.8 mg·L~(-1),选用165 mg·L~(-1)左金方(含小檗碱16.3 mg·L~(-1))与16.3 mg·L~(-1)小檗碱进行后续实验;左金方及小檗碱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划痕愈合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左金方及小檗碱能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表达(P0.05)。结论:左金方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侵袭及迁移,能抑制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且小檗碱在复方中为其主要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氮酮对盐酸小檗碱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黄连复方涂膜剂透膜吸收促进剂的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试验屏障,利用ZTY智能透皮实验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研究氮酮与冰片联合使用时对盐酸小檗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当一定量的冰片与浓度分别为0%,2%,5%的氮酮联合使用时,盐酸小檗碱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62.591,52.927,60.622μg·cm-2·h-1.结论 冰片与不同浓度的氮酮联合使用时,氮酮与冰片有一定的相互抑制作用,氮酮浓度为0%时,有最大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7.
双水相体系分离富集黄柏中盐酸小檗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双水相体系分离富集黄柏药材中的盐酸小檗碱。方法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400/(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黄柏药材中的盐酸小檗碱,考察了PEG400浓度、(NH4)2SO4盐浓度、萃取温度、水浴时间、pH值和料液比等因素对盐酸小檗碱萃取率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在PEG400浓度为15%、(NH4)2SO4浓度为3.4mo.lL-1、pH值为9.0和水浴温度为70℃、水浴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0时,萃取率为99.52%,提高了盐酸小檗碱的浓度。结论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分离盐酸小檗碱。  相似文献   

8.
黄连生物碱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中的转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HPLC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和巴马汀的量,计算2种生物碱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析肠吸收特征.结果: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各肠段的吸收有显著性差异,小檗碱( 50 mg·L-1)的Papp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巴马汀(160 mg·L-1)的Papp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质量浓度对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同肠吸收的Papp有显著影响;相当浓度的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在不同的灌流液中灌流Ka为戊己丸配伍方>黄连提取物>标准品.结论: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在回肠段吸收最好;其吸收不是以简单的被动扩散起作用;以戊己丸和黄连粗提取物给药时可显著促进黄连中生物碱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固肠颗粒的质量,考察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该法快速、灵敏而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柴芍肠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煎煮方式对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DIKMA 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50:50),检测波长345 nm。考察黄连与其他药味合煎或分煎时对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4~24 mg·L-1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101.14%,RSD 2.48%。分煎、合煎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128 2,0.078 6 mg·g-1,RSD依次为1.02%,1.25%。结论:黄连与其他药味分煎时盐酸小檗碱含量显著高于合煎,为柴芍肠宁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京万红组方成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及冰片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K-B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50,100,150 g·L-1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冰片及制霉菌素药液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冰片、制霉菌素分别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冰片两两联用及3种组分联用的MIC,计算出联合抑菌分数(FIC)。结果: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冰片MIC分别为160,1 280,320 mg·L-1;MBC分别为640,20 480,640 mg·L-1。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联用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黄芩苷与冰片联用FIC指数为0.625,为相加作用;盐酸小檗碱与冰片联用FIC指数为0.5,为协同作用。3种组分药物联合使用FIC指数为0.375,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冰片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且3种组分药物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在大鼠体内的释药行为,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分别将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Φ=3 mm)和盐酸小檗碱混悬液大鼠灌胃给药,以巴马汀为内标,采用HPLC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和各段胃肠道组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析22 h内各时间点药物在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和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物的相对靶向释药指数(DDI).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血浆和胃肠道组织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40 mg·L-1(r>0.998)和0.05 ~10.0mg·L-1(r >0.999);复方结肠定位片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明显的时滞,药物主要分布于大鼠盲肠和结肠组织,结肠组织的Cmax和AUCo-22 h分别为混悬液组的3.1,3.6倍,大鼠胃、近端小肠、远端小肠、盲肠和结肠组织的DDI值依次为0.00,0.23,1.17,2.36,8.55.结论: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对照组(48例,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结果:两组患者经3个月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显效数(42/48,87.5%)显著多于对照组(32/48,66.7%),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FBG,2 h PG,Hb A1c,TG,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中切),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的FBG[(6.42±1.14)VS(6.89±1.02)mmol·L-1],2 h PG[(9.12±1.53)VS(9.79±1.68)mmol·L-1],Hb A1c[(6.22±1.51)%VS(6.89±1.73)%],TG[(4.09±1.12)VS(4.93±1.31)mmol·L-1],纤维蛋白原[(2.26±0.94)VS(3.26±1.05)g·L-1],全血黏度高切[(4.01±1.17)VS(4.73±1.51)]m Pa·s,中切[(5.47±2.08)VS(6.84±2.30)]m Pa·s,低切[(8.29±3.07)VS(10.83±3.26)]m Pa·s,血浆黏度[(1.24±0.37)VS(1.82±0.62)]m Pa·s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记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改善血糖,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连与人参不同配伍剂量对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人参黄连分别按1∶0,2∶1,1.5∶1,0.5∶1比例配伍,煎煮制备水煎液,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伍剂量水煎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人参-黄连不同配伍样品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分别为36.68,39.41,44.33 mg·g-1,盐酸药根碱分别为8.607,8.349,10.790 mg·g-1,二者含量随人参用量的减少而增加。结论:黄连-人参配伍后不利于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的溶出,按0.5∶1配伍时黄连中2种生物碱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质.方法:采用pH梯度结合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磷脂胆固醇比、药脂比、磷脂质量浓度、外水相pH对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性质.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磷脂胆固醇比3∶1,药脂比1∶15,磷脂质量浓度30 g·L-1,外水相pH7.0.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89.34%,平均粒径123.3 nm,Zeta电位-20.0 mV,24h累积释放率90.46%.结论:pH梯度结合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均匀,具有显著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麻黄汤中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比较其与盐酸麻黄碱的体内含量变化。方法:大鼠口服灌入麻黄汤,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通过3P97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HPLC测定血浆样品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比较二者在大鼠体内的含量变化。结果:总生物碱在4~144 mg·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一室模型,t1/2=339.88 min,tmax=265.86 min,AUC=326 631.38 min·mg·L-1;盐酸麻黄碱10 min入血,但在第6 h基本未能测出。结论:酸性染料比色法可用于麻黄汤中总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盐酸麻黄碱入血、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丹酚滴丸中不同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3个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试验考察吸收过程,以HPLC测定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流动相1%冰乙酸水溶液(A)~(~(-1))%冰乙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10%~20%B;10~40min,20%~47%B;40~50 min,47%~70%B),检测波长286 nm,流速0.8 m L·min~(~(-1))。结果:高、中、低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Ka和Papp大多有所增加,其中以100 mg·L~(~(-1))冰片组的促吸收效果最优,该组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的全肠段Ka分别为不加冰片的2.31,2.33,3.38倍。结论:不同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浓度对促吸收效果有一定影响;增加冰片的浓度,促吸收作用有所提高,但当冰片到一定浓度后,促吸收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洽克库特颗粒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洽克库特颗粒中的王不留行及关黄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王不留行黄酮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甘草酸的含量. 结果: 王不留行、关黄柏的TLC图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方法简便,阴性对照均无干扰.王不留行黄酮苷在7.204 0~108.059 3 mg·L-1(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 2.2%;盐酸小檗碱在20.432 7~408.654 4 mg·L-1 (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3%,RSD 1.6%;盐酸巴马汀在12.109 1~242.182 1 mg·L-1(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4%,RSD 1.1%;甘草酸铵进样浓度在0.061 08~0.407 2 g·L-1 (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0%,RSD 0.8%;4个指标测定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中间精密度试验RSD均<2%. 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洽克库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柴芍肠宁颗粒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生产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盐酸小檗碱、柠檬酸提取量为定量指标,小鼠小肠推进率、小鼠腹泻指数为药理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综合评分法优选柴芍肠宁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乌梅单煎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柠檬酸提取量154.17 mg·g~(-1),出膏率31.27%。其余药味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芍药苷、盐酸小檗碱提取量分别为3.97,0.66 mg·g~(-1),出膏率26.36%,小肠推进率61.97%,腹泻指数0.98。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对柴芍肠宁颗粒的生产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味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15 mmol·L-1SDS水溶液(20∶40∶40,pH 7.5)流动相,检测波长343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20和0.45~6.81 mg·L-1,盐酸小檗碱的回收率为99.21%,RSD=1.60%;吴茱萸次碱的回收率为101.40%,RSD=3.32%。结论采用本方法同时测定加味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