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脐带绕颈经阴分娩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率已达90 %以上 ,降低脐带绕颈的剖宫产率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探讨联合监护下脐带绕颈经阴分娩的可行性 ,进行了本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6月经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孕妇 10 8例为研究组 ,2 3~ 35岁 ,孕 37~ 4 2周 ,均为单胎初产妇 ,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无头盆不称 ,无产道及产力异常 ,估计胎儿体重 2 5 0 0~ 4 0 0 0g ,有宫缩后或孕 37周时住院待产。随机选择同期因脐带绕颈要求剖宫产的单胎初产妇 6 0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胎儿体重等均无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双胎妊娠阴道分娩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全国14个城市39家医院分娩的孕周≥32周第一胎为头位且活产无畸形的双胎妊娠共计1 058例。146例阴道分娩入阴道分娩组,1 362例剖宫产分娩入剖宫产组。对可能与阴道分娩相关的母儿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双胎妊娠阴道分娩呈正相关的因素有产次(OR:1.373;95%CI:1.038~1.817)、早产(OR:3.477;95%CI:2.335~5.178)及胎儿1体重大于胎儿2体重(OR:1.580;95%CI:1.094~2.283);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0.943;95%CI:0.912~0.957)、分娩前BMI(OR:0.901;95%CI:0.837~0.97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0.240;95%CI:0.119~0.486)。结论双胎妊娠阴道分娩与产次、早产、胎儿1体重大于胎儿2体重呈正相关;与孕妇年龄、分娩前BMI及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负相关。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应应该是个性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可用于预测VBAC的因素,为筛选适宜的对象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66例TOLAC的孕妇资料,收集孕妇年龄、BMI、孕产次、两次剖宫产间隔、前次剖宫产的临产状态、胎儿估重、临产孕周、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宫颈bishop评分、是否胎膜早破、是否镇痛分娩、以及是否自然临产等一般临床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以上因素与试产结局的相关性,找到VBAC的预测因素。结果与VBAC相关的因素有:临产时的bishop评分和孕周、胎儿估重,本次是否自然临产及前次剖宫产时是否已临产。Logistic回归提示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是临产孕周、bishop评分以及自然临产。结论结合上述预测因素有利于前次剖宫产孕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并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34~37孕周的胎膜早破处理一直有争议。作者对34~(+0)~36~(+6)孕周胎膜早破行积极和期待处理的母儿发病率差异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1992~1994年在密西西比医疗中心大学的120例34~(+0)~36~(+6)孕周的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积极治疗组(n=57)及期待治疗组(n=63),并根据末次月经,早期妊娠声像图或早孕时盆腔检查确定孕龄。如果不能确定日期,也可将超声波估计胎儿体重≥1800g和≤2500g作为研究范围。用阴道检查和显微镜下找到羊齿状结晶或硝嗪阳性证实羊膜破裂。排除因素包括非头先露、胎儿窘迫、住院时临产,内科和产科合并症。期待组孕妇用氨苄青霉素2g静脉注射以防B族链球菌感染,同时监测胎心及宫缩。积极组  相似文献   

5.
多胎妊娠的适宜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胎妊娠的平均孕周与宫内胎儿总重量、总容积、子宫动脉的血流明显相关.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受受孕方式、孕周、胎儿大小、胎位、孕妇的年龄和身体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第1胎为非头位的多胎妊娠、胎儿体重不足1500g、3胎以上的多胎妊娠建议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1年中国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家不同级别的医院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分娩的101723例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危险.采用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定量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 结果 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巨大儿的总体发生率为7.3%(7403/101 723),范围为4.1%~1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巨大儿的发生危险因素为:北方地区(校正OR=1.4,95% CI:1.2~1.6,PAR=19.9%)、母亲年龄≥35岁(校正OR=1.11,95%CI:0.9~1.3,PAR=8.7%)、孕前体重指数≥28.0(校正OR=3.6,95%CI:2.9~4.5,PAR=15.1%)、孕次>1次(校正OR=1.2,95%CI:1.1~1.4,PAR=10.8%)、产次>1次(校正OR=1.8,95%CI:1.5~2.1,PAR=10.1%)、母亲身高≥160 cm(校正OR=1.6,95%CI:1.4~1.9,PAR=29.5%)、孕期增重≥16 kg(校正OR=2.2,95%CI:1.9~2.4,PAR=25.2 %)、妊娠期糖尿病(校正OR=1.2,95%CI:1.0~1.3,PAR=3.2%)、分娩孕周≥40周(校正OR=2.4,95% CI:2.1~2.7,PAR=34.4%)、男胎(校正OR=1.6,95%CI:1.4~1.8,PAR=25.4%).其中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是3个与巨大儿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结论 巨大儿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别.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作为可调控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GWG)与妊娠合并疾病及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3541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按孕前体质指数(BMI)和不同孕期体重增长(GWG)分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合并疾病及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妇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6.0±4.9)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41.6±425.9)g,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2.1%及5.1%。根据IOM推荐孕期GWG分组,GWG过低、过高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剖宫产数、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肥胖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2.7,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5.4,OR=7.7)、巨大儿(OR=1.6,OR=8.9)、剖宫产(OR=1.4,OR=1.7)的发生风险,而GWG过高增加剖宫产的发生风险(OR=1.5)。结论:孕前BMI不仅影响妊娠合并疾病的发生,也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孕前宣教及体检,建议育龄期妇女达到合适的体质指数后怀孕。孕期过度体重增长增大了不良妊娠结局(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临床上可参照IOM推荐体重增长范围进行孕妇体重控制,加强孕期的健康教育和体重随访。同时建议利用大数据多方调研,得出适合中国各地区的孕期体重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其它剖宫产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我院自 1998年 12月开始应用新式剖宫产术[1] ,该术式符合解剖生理特点 ,简化了手术步骤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改良式剖宫产术 (改良组 ) 131例 ,年龄2 0~ 35岁 ,平均 2 8岁 ;初产妇 118例 ,经产妇 13例 ;孕 35~36 6周 3例 ,孕 37~ 39 6周 10 7例 ,孕 40~ 42周 2 1例 ;剖宫产指征 :头盆不称 45例 ,胎儿窘迫 39例 ,羊水过少 11例 ,妊高征 8例 ,胎膜早破 11例 ,其余为臀足位、高龄初产、前置胎盘等共 1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简称下段剖宫产组 ) 6 9例 ,年龄 2 2~ 38岁。腹膜外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简介  例 1.患者 2 5岁 ,孕 1产 0孕 39周 ,住院号 2 6 9879,因胎膜早破入院。患者有肥胖家族史 ,孕前体重 88kg ,血清胆固醇 (TC) 2 0mmol/L、甘油三脂 (TG) 5 6mmol/L ,未予正规治疗 ,至孕末期体重达 10 2kg ,血脂亦进一步升高。查体 :体重 10 5kg ,BP18 1/ 10 9kPa。心肺未及异常。宫高38cm ,腹围 114cm ,胎位LOA ,胎心率 138/min。B超提示 :宫内孕、单活胎、脐带绕颈。心电图无异常。于住院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中娩出一女活婴 ,脐带绕颈一周 ,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促宫缩治疗 ,未予以降血脂及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腹直肌分离(DRA)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选取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并于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统计分析产后DRA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妇共310例,其中DRA者108例,无DRA者202例,DRA发生率为34.84%(108/310)。阴道分娩者相对于剖宫产者,发生产后DRA的风险较小(OR=0.459,95%CI为0.261~0.807)。产后高BMI是DRA分离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96,95%CI为0.717~0.883),新生儿出生体重大是DRA的危险因素(OR=1.001,95%CI为1.000~1.002)。结论:经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过大及产后低BMI是产后DRA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5家医院住院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共44 580例,其中发生肩难产116例(肩难产组),其余未发生肩难产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重值、孕周、孕次、产次、宫高、腹围、既往肩难产病史、分娩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过期妊娠及产程情况.结果 (1)44 580例产妇中发生肩难产116例,发生率为0.260%(116/44 580).肩难产组产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身高、孕周、孕产次、宫高及腹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肩难产组产妇有肩难产病史(11.21%,13/116)、分娩巨大儿(13.79%,16/116)、糖尿病合并妊娠(7.76%,9/116)、过期妊娠(10.34%,12/116)、最大加速期延长(8.62%,10/116)及第二产程延长(7.76%,9/116)的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分别为(1.43%,636/44 464)、(1.48%,658/44 464)、(0.57%,252/44 464)、(1.15%,513/44 464)、(0.72%,322/44 464)、(0.65%,289/44 46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35岁(OR=1.116,95%CI为1.022~2.445)、孕前BMI>27 kg/m2(OR=1.893,95% CI为1.358~2.228)、孕期体质量增重值(>20 kg)(OR=2.031,95%CI为1.749~ 3.231)、肩难产病史(OR=2.138,95% CI为1.564~ 3.853)、分娩巨大儿(OR=3.276,95%CI为2.315~ 4.638)、糖尿病合并妊娠(OR=3.261,95%CI为2.237~ 4.943)、过期妊娠(OR=1.473,95%CI为1.003~ 2.721)、最大加速期延长(OR=2.022,95%CI为1.681~ 3.732)及第二产程延长(OR=1.943,95%CI为1.285~ 3.215),以上各项P值均<0.05,是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孕产妇(年龄>35岁)、孕前BMI>27 kg/m2、孕期体质量增重>20 kg、肩难产病史、分娩巨大儿、糖尿病合并妊娠、过期妊娠、最大加速期延长及第二产程延长是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不同孕周施行足月选择性剖宫产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确定选择性剖宫产的最佳时机.方法:对2007年12月到2010年1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行选择性剖宫产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要求分娩孕周在37~39+6周(37~37+6周组、38~38+6周组和39~39+6周组),单胎,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未破膜或临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3组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结果:共有2094例足月选择性剖宫产纳入研究,37~37+6周组173例,38~38+6周组882例,39~39+6周组1039例.3组不同分娩孕周孕妇新生儿总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分别为6.9% (12/173)、4.5% (40/882)和2.6% (27/1039).与39~39+6周组相比,37~37+6周组和38~38+6周组的孕妇施行选择性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P=0.006),37 ~37+6周组( OR =2.5,95% CI 1.2~5.1),38 ~38+6组(OR =1.8,95%CI1.1 ~2.9).进一步分析,妊娠39周之前行选择性剖宫产,其湿肺的发生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结论:妊娠39周之前施行选择性剖宫产较为普遍,但是其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孕妇3 31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 867)和中转剖宫产组(n=446),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313例单胎足月孕妇中,中转剖宫产率为13.46%(446/3 313)。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初产妇、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分娩前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1周内白细胞、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接受引产与产程中转剖宫产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初产妇、需接受引产、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一周内白细胞是产程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单胎足月孕妇,需要综合评估孕妇的产次、孕前BMI,是否需接受引产,孕前预测胎儿体重及分娩前白细胞等“亚剖宫产指征”,预测产程中转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因超声检查异常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及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妊娠中期常规GDM筛查和诊断试验阴性,晚期因超声提示羊水过多和(或)胎儿大再次行75gOGTT的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GDM组和非GDM组,对可能影响GDM诊断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诊断GDM19例(16.4%)。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0岁及常规筛查或诊断试验孕周<24周的孕妇GDM诊断阳性率高于年龄≤30岁和常规筛查或诊断试验孕周≥24周的孕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相对于年龄≤30岁的孕妇,>30岁的孕妇患GDM的OR>30(P<0.05);相对于超声检查时体质指数(BMI)较孕前增幅<4的孕妇,增幅>6的孕妇患GDM的OR=0.08(P<0.05),但增幅>6的孕妇超声检查孕周晚于增幅<4的孕妇(P<0.01)。结论对于妊娠中期常规筛查或诊断试验阴性的孕妇来说,妊娠晚期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多和(或)胎儿大时,年龄>30岁的孕妇患GDM的可能性增加,超声检查时BMI较孕前增幅>6的孕妇可能性减少,但须考虑孕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PPH)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再次剖宫产的1497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产后出血组(131例)与非产后出血组(1366例),分析产妇的年龄、孕产史、胎盘等各类因素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附着位置(OR=2.15,95%CI为1.17~3.95,P=0.013)、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参考组;非完全性前置胎盘:OR=13.85,95%CI为6.22~30.84,P<0.001;完全性前置胎盘:OR=29.32,95%CI为16.32~52.67,P<0.001)和胎盘植入(OR=7.08,95%CI为3.60~13.92,P<0.001)为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为影响再次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年龄、减胎孕周、减胎数量、保留胎儿数量对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的患者416例,随访至本次妊娠结束,其中流产28例,早产114例,足月产27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年龄、减胎孕周、被减胎儿数量、保留胎儿数量与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及流产)的关系;并对孕周<34周早产组(41例)与孕周≥34周早产组(73例)在以上相关因素中的发生占比进行比较。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行药物选择性减胎术时保留不同胎儿数量的孕妇,术后流产率、早产率及足月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胎时孕妇年龄、减胎孕周和被减胎数量不同,术后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减胎时年龄、减胎孕周和保留胎儿数量对术后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影响,其中年龄≥40岁、减胎孕周≥14周和保留胎儿数量≥2胎是减胎术后发生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年龄30~35岁、年龄≥40岁和保留胎儿数量≥2胎是减胎术后导致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孕周<34周与孕周≥34周早产孕妇间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周<34周孕妇中年龄<30岁的占比(56.1%)高于孕周≥34周孕妇(32.9%)。结论:被减胎儿数量不是减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术前的评估指标更应该关注孕妇年龄、减胎时孕周、保留胎儿的数量;年龄<30岁的患者行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应尽量避免早期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仁济医院收治的297例妊娠合并SLE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594例无妊娠合并症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在校正母亲年龄、地区、是否为初产妇、自发性流产史和合并症史混杂因素后,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风险(OR=2.60,95%CI 1.60~4.22),子痫前期风险(OR=3.23,95%CI 1.88~5.55)、未足月胎膜早破风险(OR=2.50,95%CI 1.37~4.55)、胎儿丢失风险(OR=6.79,95%CI 2.89~15.92)、小于胎龄儿风险(OR=1.84,95%CI 1.04~3.28)、早产风险(OR=3.18,95%CI 2.12~4.77)、剖宫产儿风险(OR=4.19,95%CI 2.82~6.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SLE显著增加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妊娠合并SLE孕妇应完善孕前评估、加强产前监测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戴佳旸  郭璐  王圆圆  孔祥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0):780-786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报告CSD发生率或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和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5个国家6401例产妇,其中CSD患者17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SD整体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6个月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2%(95%CI 0.23~0.41)、33%(95%CI 0.25~0.42)、22%(95%CI 0.12~0.32),剖宫产次数增加(OR 3.65,95%CI 2.57~5.17)、产程延长(OR 1.73,95%CI 1.14~2.62)、胎膜早破(OR 2.93,95%CI 2.10~4.10)、子宫后位(OR 5.48,95%CI 3.05~9.84)、贫血(OR 3.32,95%CI 2.01~5.49)、胎数增加(OR 2.31,95%CI 1.09~4.92)、围产期感染(OR 15.96,95%CI 6.55~38.88)、子宫单层缝合(OR 18.5,95%CI 1.84~185.70)是剖宫产术后C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CSD发生率较高,现有证据表明,剖宫产次数增加、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子宫后位、贫血、胎数增加、围产期感染、子宫单层缝合均可能增加剖宫产术后CSD患病风险,医务人员应当更加重视易患CSD产妇的产后随访及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孕龄期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发生的235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率3.1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0%,两种生产方式产后出血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年龄大于35岁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分娩年龄小于35岁的产妇;孕次大于3次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孕次小于3次的产妇的出血率;经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初产妇;胎儿体重大于4 000g的产后出血率高于胎儿体重小于4 000g的产后出血率;妊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因巨大儿行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与单纯应用缩宫素比较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受分娩年龄、孕产次、胎儿体重、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正确评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