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氯化碳对肝细胞内钙,钙调蛋白信使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原代游离肝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CCl_4对肝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钙调蛋白(CaM)、Ca~( )-Mg-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的CCl_4对肝细胞内CaM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当培养液中CCl_4浓度增至0.96mg/ml时。肝细胞内CaM的活性明显下降,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趋势明显,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同时肝细胞内Ca~( )-Mg-ATP酶活性随之下降,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培养介质中LDH的活性不断增加,培养介质中LDH活性与肝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升高之间呈正相关(r=0.997,P<0.01)。表明CCl_4对肝细胞膜的损伤与其引起的钙稳态失调有关。肝细胞内CaM活性下降与肝细胞内CCl_4含量之间并无相关关系(r=0.122,P>0.05),提示CaM活性的降低并非CCl_4原形所致。  相似文献   

2.
某男 ,2 0 0 2年 1月 2 9日出生 ,于 2 0 0 3年 7月11日上午 9时在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TaP) 1ml(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2 12 19,有效期 2 0 0 4 12 ) ,疫苗接种时未见混浊 ,安瓿无破损。第 2天早晨 6时许 ,家长发现患儿右上臂上 1/2出现红肿、发热 ,接种处也因搔痒而抓破。至 13日中午 ,患儿红肿逐渐扩大到肘关节以下 ,占全臂的 3/4左右 ,皮肤紧绷、发亮 ,肘关节上下皮肤发热较为明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时 ,体温正常 ,接种部位用绿药膏外敷。 14日上午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时 ,整个右手臂都…  相似文献   

3.
我市某厂于1986年4月21日下午,在大检修时,用四氯化碳(CCl_4)清洗制氧分溜塔的管道,有一名操作工人发生急性中毒。一、中毒原因及经过: 该厂制氧车间长12米、宽12米、高10米,南北上下各两排窗户,上关下开,制氧的分溜塔6米高,在无有效防护条件下一工人在分溜塔上部5米处,用铁桶从热交换气管口往塔内倒四氯化碳,当  相似文献   

4.
血清铁蛋白(FR)可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我们曾经在四氯化碳(CCl_4)作业工人中查出血清FR浓度有明显升高。为进一步探讨CCl_4对慢性肝损害的早期检测价值,我们又连续两年对CCl_4作业工人作了血清FR测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接触组将CCl_4车间作业工人分为接毒组和接乙组两组。接毒组59(男21,女38)人,平均年龄3O.7±7.9(22—57)岁,平均接毒工龄5.6±2.9(2.5—10)年;接  相似文献   

5.
四氯化碳(CCl_4)是一种典型的肝脏毒物,其对肝脏损害的程度受到肝脏MFO(混和功能氧化酶)系统代谢活化及抑制的影响。此外,CCl_4对免疫系统各个环节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这种免疫抑制与CCl_4代谢的关系,作者进行本项研究。将无病毒B_6C_3F_1雌性小鼠,用于下列试验:(1)体内抗体反应:动物经SRBC免疫后,应用Jerne空斑形成试验检测空斑形成细胞(IgMAFC);(2)氨基乙腈(AAN)对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8月 11日 ,光泽县杭川镇上镇岭路 82号菜农周某家 ,自办宴席 ,引起 16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及实验室检测 ,证实是一起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流行病学调查1 1中毒发生经过周某 ,菜农 ,全家 6口人。因女儿出嫁 ,于 8月 10日晚餐和 11日中餐分别宴请 12桌 12 0人、9桌 90人。 11日 15时起 ,陆续有共同进餐者 16人到县中医院镇岭门诊就诊 ,最后 1例患者 12日 10时发病 ,潜伏期 3~ 2 2h。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 ,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经使用庆大霉素、65 4%D 2等抗菌消炎、解痉、补液对症治疗 ,1~ 3d…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8月 2 3日中午 12点 ,林口县某酒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 ,证实是一起由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引起的食物中毒。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中毒发生经过2 0 0 0年 8月 2 3日中午 12点 ,某酒店为万某承办宴席共2 5桌 ,就餐人数约 2 0 0人左右。当晚 6时 ,就餐者于某开始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之后就餐者中陆续出现以上症状。 8月 2 4日上午 8时 30分县医院报告疑似食物中毒 ,至 8月 2 4日下午 1时 ,中毒人数达 48人。2 临床特点发病者临床症状均以腹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给予大蒜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引起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实验分为4个预防组和2个治疗组,其中每组又分为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玉米油)、CCl_4模型组、大蒜油低(25mg/kg)、中(50mg/kg)、高(100mg/kg)剂量组,每组1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预防组给药方案为预防1组,提前灌胃大蒜油30 d;预防2组,提前灌胃大蒜油5d,均为1次/d(10ml/kg),末次给大蒜油后4 h灌胃1次CCl_4(80mg/kg,10ml/kg);预防3组,提前2 h灌胃1次大蒜油;预防4组,灌胃CCl_4的同时给予1次大蒜油.治疗1组为灌胃CCl_4后2 h灌胃1次大蒜油,治疗2组为灌胃CCl_4后给予5 d大蒜油(1次/d,首次给药时间为CCl_4染毒后2h).溶剂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玉米油.模型组灌胃1次CCl_4给药时间与各大蒜油组相同.末次给药(CCl_4或大蒜油)后24 h,取血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力,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同时取肝左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Cl_4模型组肝脏系数明显增加,血清中ALT、AST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Cl_4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各组的大蒜油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系数明显减小,血清中ALIT、AST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同时大蒜油可有效减轻CCl_4引起的细胞坏死、气球样变等肝细胞损伤.不同预防组大蒜油的保护效果相比,预防3组效果较好.但治疗1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2组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大蒜油能预防CCl_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并且提前2 h给药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河北省的统一部署,保定市2010年9月11—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8月龄~14岁儿童的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9月12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1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现将该例AEFI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3岁,男,散居儿童,有癫痫病史,无过敏史,既往接种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8月 ,广饶县一名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后7d发生麻疹。有关情况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 ,卜某 ,女性 ,2 0 0 1年 7月 7日出生 ,住广饶县大王镇吴家村。 2 0 0 2年 8月 5日 10 :0 0 ,患儿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 0 2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2 0 10 90 3,有效期2 0 0 3年 8月 ) ,接种后观察 15min无异常反应离开门诊。 8月 12日患儿出现发热 (最高体温 4 0℃ )、咳嗽、流涕、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在本村卫生室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静脉输液治疗未见好转。 8月 13日到广饶县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查…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2005年8月26日剖宫产出生,第1胎,出生时体重3·5kg,出生后一般情况好。接种前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证及过敏史等,家长自述家庭成员无癫痫、脑病、惊厥和过敏史等。2005年8月26日出生当天,在合川市某卫生院接种5μg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第1针,无任何临床反应。9月28日9时许,在该卫生院经预检无接种禁忌证后,于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第2针(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110106,失效期2005-12),在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内接种卡介苗0·1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100302,失效期2005-…  相似文献   

12.
食芒果致急性肾衰、重度贫血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历摘要患儿 ,男性 ,1岁 4个月 ,住院号 374 5 6 ,因发热、呕吐、腹泻、无尿 2d入院 ,患儿于 1999年 8月 3日下午 5时许食用当地产新鲜芒果一个 ,当晚 10时许出现发热、继之呕吐、腹泻 ,因无尿 ,疑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当地医院补液 (具体用药不详 )疗效不佳 ,8月 5日凌晨 1时 4 0分转入我院。病前无不洁食物、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否认进食新鲜蚕豆及豆制品史 ,既往无进食芒果史 ,病后未见酱油样小便。父母亦无类似病史可查。系第一胎 ,足月顺产 ,出生时体重 2 80 0g ,生后无特殊疾病史。体查 :T 36 5℃ ,P 12 0次 /min ,R …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4日上午10时,中心办公室接到某厂职工医院电话报告,8月3日23时至4日10时,职工医院收治了11名呕吐、腹泻伴阵发性腹痛患者,怀疑为群体性食物中毒。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了人员前往医院和就餐场所进行了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23日上午,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电话举报,称在8月22日中午某酒店因举办宴席导致了多人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为了解其发生特点,制定防制对策,现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调查1发病情况2007年8月22日上午,4户市民同时在宜兴市某酒店办酒席(中午11时30分),共25桌250人共同进餐,下午13时左右进餐完毕。下午18时30分许,首例患者开始出现恶心、头痛、腹胀,随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8月23日0时30分,发病达到高峰,至8月23日10时,出现最后一个病例,共发病27例,其中18例住院患者经2~3d的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病者年龄在18~64岁,所有患者均有共同进食史及相似的临床表现。2临床表现(1)本次中毒事件就餐人数250人(男106人,女144人),共发生病例27例,罹患率10·8%,其中男11例,女16例,经统计学处理(χ2=0·3308,P>0·05),男女罹患率差异无显著性。(2)潜伏期:最短潜伏期为7h,最长潜伏期为22h30min,平均潜伏期为13h30min。(3)症状体征:27例患者均有典型的急性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100%,腹泻100%,乏力...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孕1产0,因停经12+1周,胸闷气促1周,加重3d,于2012年8月25日由外院转入.患者结婚10+年未孕,男方为无精子症,至本院生殖中心行供精体外受精(IVF),末次月经2012年6月3日,给予人工周期替代,于2012年6月 17日行冻融胚胎2枚复苏后移植(评分分别为9、10分),常规黄体支持(安琪坦阴道置入),于移植后11 d(停经4周)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为473.79 U/L,移植后18 d(停经5周)查血β3-hCG 9 820 U/L,5d后(停经5+5周)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当地医院超声示双胎,均可见胎芽、胎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游离肝细胞培养技术,用非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白鼠肝细胞中CCl_4并分离其氟代甲烷类代谢物。方法线性范围宽(0.1mmol/L~0.01μmol/L),灵敏度高(最低检测浓度为5×10~(-3)nmol/L)。结果还提示,CCl_4在进入肝细胞后,被分解成CHCl_3、CH_2Cl_2等代谢产物;CHCl_3、CH_2Cl_2可能为CCl_4致肝损伤的除脂质过氧化外的又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一次(1ml/kg)及多次(1/10、1/30、LD_(50)18天)给予大鼠CCl_4后,在不同时间观察肝损害效应及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并观察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抑制剂后,CCl_4所致肝损害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Cl_4引起肝损害的同时可见血浆皮质激素水平和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后可增加CCl_4的致肝毒作用,而皮质激素抑制剂未见对肝损害有保护作用。本实验提示肝和肾上腺同时受CCl_4的毒作用,糖皮质激素与CCl_4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起桐籽中毒的救治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8月 2 9日 ,某部特种兵大队在野外生存训练中 ,有 12例战士误食桐籽而中毒。报告如下。1 中毒情况 该队本次跨省区野外生存训练 ,为期5d。训练间隙 ,有 2名战士摘食了桐籽 ,由于数分钟后无不适 ,其他战士随食之。累计中毒 12人 ,罹患率 4 .5 3%。中毒者年龄 18~ 2 5岁 ,平均 2 1.5岁。食用 5枚桐籽者 3人 ,4枚者 2人 ,3枚者 4人 ,1~ 2枚者 3人。食后 30min后发病 3例 ,1h后 5例 ,2~4h 4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和腹泻 (12人 )、口渴(11人 )、恶心和呕吐 (9人 )、舌尖麻木 (4人 )、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和行走不稳 (3人 )。实验…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8月 2 3日 10时 2 0分 ,泗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 ,某建桥工程队从上午 8时 30分至 10时前后 11人来院就诊 ,病人以呕吐、腹泻、腹痛 ,恶心症状为主。接到报告后 ,县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员和检验人员立即赴县人民医院和该建桥工程队食堂进行了调查。1 流行病学调查该建桥工程队食堂有 15人就餐 ,食堂房屋简陋 ,无专用餐具清洗池 ,无餐具消毒与保洁设施 ,无防蝇防尘设施 ,生熟食品用具、容器不分。8月 2 3日早晨 7时 ,15人在食堂用餐 ,食谱为 :冬瓜洋葱汤、面条和馒头 ,其中 11人吃面条 ,4人吃面条汤和馒头。面条汤所用油料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脂质过氧化角度,探讨CCl_4致大鼠肝损伤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AD)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G-6-PD 活性染毒后12小时降低,24小时回升,48小时继续升高;而6-PGAD 活性染毒后12小时上升,24小时继续升高,48小时恢复正常。经分析认为:肝中毒肘这二种酶活性的变化与CCl_4引起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机理是吻合的,这两种酶活性与氧化还原循环的受阻和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