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冰若  劳业兴  苏薇薇 《中药材》2003,26(12):905-90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药理活性研究及在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原花青素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原花青素的植物资源分布、分离提取、药理作用及其在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及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原花青素对皮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原花青素的研究与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其在皮肤美容方面的作用。综述原花青素的来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在皮肤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其作用机制,分析其在食品、医药、保健、美容领域的发展前景,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花青素: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植物药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原花青素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多酚化合物,30多年来,人们对上百种植物的原花青素,尤其对葡萄原花青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多种药理活性。其优越的抗氧化剂活性,抗弹性酶活性和血管活性使之成为在治疗眼科疾病,改善外周微循环等领域中深受公众青睐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植物药。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平  宋学娟  张月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96-2201
原花青素是植物多酚类天然抗氧化剂,由不同数量的单体黄烷-3-醇缩合而成,具有广泛的生化和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存在于葡萄、蓝莓、银杏等多种植物的种皮中[1]。目前,葡萄籽是公认的提取原花青素的较好来源。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很多杂质,需进一步纯化才能提高原花青素的纯度,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溶剂萃取、膜过滤及色谱法。其中,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大  相似文献   

6.
陈燕  乔洪翔  叶剑锋  何厚洪  王如伟 《中草药》2013,44(13):1774-1778
目的 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定性检测方法,为原花青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NP-HPLC法和HPLC-DAD-MS法分析银杏叶原花青素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银杏叶制剂及掺假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组成.结果 原花青素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可以按聚合度的大小进行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由(表)儿茶素组成,各个聚合体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只有1个特征峰;而银杏叶原花青素由(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有2~3个特征峰.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定性分析原花青素,还可用于鉴别银杏叶制剂中是否掺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超声波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的最优条件.通过DPPH和ABTS两种方法对火棘果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火棘果中原花青素较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20℃、超声时间50min,超声功率80W,在提取2次的条件下,原花青素的得率为13.98%.抗氧化实验显示火棘果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效率高,损耗小,原花青素得率较高,其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332 用于防治哺乳动物泌尿系统等感染的原花青素配方 US 2001021398-A1 该原花青素成分由原花青素提取物、复合物或聚合物组成,该成分经精制至少在~(13)C NMR中95ppm处有一个峰。本专利权项还包括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制备。动物饲料可与以下至少一种原花青素成分混合:(1)能抑制P-型大肠杆菌凝集并精制的原花青素提取物;(2)能抑制P-型大肠杆菌凝集的原花青素复合物,其聚合物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黄酮类单体;(3)平均含4~7个表儿茶素的  相似文献   

9.
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其中以葡萄籽的含量最为丰富。研究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对多个系统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原花青素符合现代人们对高效、低毒药物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就葡萄籽原花青素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其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相关的作用机制,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重离子辐射的增敏作用。方法:SRB法检测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形成法检测其对重离子辐射的增敏作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葡萄籽原花青素对Hela细胞MRE-11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结果: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呈现剂量依赖性杀伤,但整体抑制率较低,IC50值为110.3μg/ml,单独应用抗肿瘤效果较弱;30μg/ml葡萄籽原花青素预处理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重离子辐射的敏感性增加,增敏比为1.25;单独重离子辐射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Mre-11 mRNA表达显著上调,30μg/ml葡萄籽原花青素预处理可以降低由重离子辐射引起的Mre-11 mRNA表达的上调。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重离子辐射增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re-1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DNA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1.
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分离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分离原理,着重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分离皂苷类成分的可行性、优越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和应用。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絮凝剂可以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保持制剂的稳定性;降低药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可生物降解,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是中药辅料的理想材质;对壳聚糖进行结构修饰和改性,大大提高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范围。另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分离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分离原理,着重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分离皂苷类成分的可行性、优越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鲜药的应用历史概况、现代对鲜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指出鲜药开发和应用对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鲜药应用方式与中药材栽培规模化、生产工业化相结合,将为鲜药的应用提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鲜药的应用历史概况、现代对鲜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指出鲜药开发和应用对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鲜药应用方式与中药材栽培规模化、生产工业化相结合,将为鲜药的应用提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珍珠粉作为单方和复方在临床的应用。方法:查阅有关珍珠粉在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珍珠粉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疗效显著。结论:珍珠粉医用前景广阔,但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标准等有待于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王跃生  王洋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961-965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大孔吸附树脂物理参数研究、化学参数研究及其国内外生产、应用情况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物理参数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孔结构参数测定方法的综述,化学参数研究部分主要包括有机残留物的测定方法综述,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对其在药物分离纯化方面进行了总结。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新药研制及生产方面,突显出其分离纯化效能的优越性,在药学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国产大孔吸附树脂品种性能及应用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制定大孔吸附树脂质量标准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技术规范,使其研究和生产应用达到规范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羊膜在眼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综述了羊膜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以及制备、保存和在眼科的应用及其局限性等,为羊膜更广泛地应用于眼科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精神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对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论和物质基础进行整理,将其在临床应用的治法,治则进行总结梳理,以助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解和在临床具体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中药有机酸类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如抗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其中抗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的药理作用可能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重视中药有机酸类成分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科学研究,对于中药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