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七创新新药全三七片(QSQ)的降脂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和金黄地鼠,通过注射蛋黄乳和喂养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检测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金黄地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损伤程度,实验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和QSQ不同剂量组(小鼠剂量为0.32、0.64、1.28 g·kg-1,黄金地鼠剂量为0.16、0.32、0.64 g·kg-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模型金黄地鼠血清中的TC、TG、LDL-C、ALT、AST和AL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HE染色显示存在脂肪堆积,伴有炎性反应。与模型组比较,QSQ各剂量组可以降低急性高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脂片对高脂血症鹌鹑的调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对高脂血症模型鹌鹑连续治疗给药两周,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4、1.2g生药/kg药物组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对血清及肝组织中NO、SOD水平下降及MDA、ALT、AST含量升高有拮抗作用.结论:降脂片具有调节血脂、肝脂,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四逆汤加味对蛋黄乳致小鼠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诺贝特阳性组(0.2 g/kg)、四逆汤加味高剂量组、四逆汤加味低剂量组。除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外,其余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蛋黄乳剂复制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小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加味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并升高HDL-C水平。结论四逆汤加味高剂量组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门诊及住院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化痰降脂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及肝功、肌酶、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在降低T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氨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GGT、CK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化痰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排毒消脂灵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合格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辛伐他丁阳性对照组(20 mg/kg)、排毒消脂灵高(43 g/kg)、中(21.5 g/kg)、低(10.8 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外,其余各组每天上午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下午除空白对照组继续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高脂脂肪乳剂,连续11d.观察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相比,排毒消脂灵给药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 排毒消脂灵方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手参醇提物对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TC、TG的影响.结果 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高、中、低剂量手参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TG、ALT、AST及肝组织TG的含量(P<0.05,P<0.01).结论 手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并能保护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辣木叶降脂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75%蛋黄乳和喂养高脂饲料分别复制急性和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ELISA法观察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 mg/kg)及辣木叶降脂颗粒组高、中、低剂量组(19.2、9.6、4.8 g/kg)小鼠的血脂水平,即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灌胃给予化痰活血方(荷叶、海藻、决明子、三七、丹参、姜黄)2659.5 mg/(kg·d),给药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TC/HDL-C,并做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化痰活血方能降低血清TC、TG、LDL-C的含量及CRP、AI指数、TC/HDL-C比值、AST、ALT。结论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高脂血症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且较阿托伐他汀不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黄皮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降脂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黄皮叶不同提取物的降脂效果,并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降脂保肝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黄皮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建立小鼠高脂模型,测定高脂模型小鼠血清中的血脂成分。选择作用较强的黄皮叶醇提物,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方法制备高脂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观察其对血清中血脂、肝酶活性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黄皮叶水提物及醇提物均能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醇提物比水提物作用强。黄皮叶醇提物能明显降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TC、TG、LDL-C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黄皮叶醇提取物降脂效果优于水提物,且具有良好的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菜花粉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肪乳剂灌胃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按酶法测定.结果:油菜花粉提取物8、4和2ml/kg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升高DHL-C,使TC/HDL-C比值明显降低.结论:油菜花粉提取物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叶黄杨叶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小叶黄杨叶不同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用系统溶媒(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水)的方法对小叶黄杨叶进行提取,观察各提取物对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致高血脂症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结果 小叶黄杨叶醋酸乙酯提取物的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小叶黄杨叶的水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均有显著的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作用,小叶黄杨叶氯仿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均无降血脂的作用.结论 小叶黄杨叶醋酸乙酯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小鼠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橙皮苷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橙皮苷是否具有降血脂作用以及降脂最佳剂量,以便指导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方法:采用蛋黄乳造模的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橙皮苷样品,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结果:高剂量的橙皮苷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的值,并能升高HDL-C的值。结论:高低剂量的橙皮苷均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且高剂量组作用明显强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欣脉胶囊中筛选出降血脂的主要活性部位,建立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其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法对欣脉胶囊的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离制备,采用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的方式快速建立小鼠高血脂症模型,筛选出欣脉胶囊的活性部位;建立欣脉胶囊活性部位及各药材的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活性部位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和大蒜挥发油部位的降脂作用显著(P<0.01);建立了欣脉胶囊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28个特征峰,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27个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欣脉胶囊降血脂的主要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大蒜挥发油部位,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能较好地判别活性部位主要色谱峰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为欣脉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繁木泻土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繁木泻土汤,1剂/d;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血脂、血液流变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为73.3%;两组治疗后血脂及载脂蛋白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除TC外,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繁木泻土汤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的血脂,改善患者血流状态,对高脂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高脂血症(HR)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Nrf2/HO-1通路及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共纳入8周龄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各6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以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溶液,高脂血症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及颈动脉压(MAP),体重及血脂; 使用Western blot分析体内调控抗氧化应激通路的关键蛋白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分子丙二醇(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高脂血症组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相比高脂血症组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P<0.05); 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ICP/MAP比值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 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的GSH和SOD水平下降、MDA含量上升,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GSH和SOD水平、降低高脂血症组大鼠MDA水平(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Nrf2和HO-1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通过上调Nrf2/HO-1并抑制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6.
DS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用夹闭大鼠一侧颈总动脉的方法进行动物建模,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不同剂量DSS治疗组(1、2mg/kg)。在夹闭大鼠一侧颈总动脉前分别舌下静脉注射相DSS或生理盐水。在夹闭大鼠一侧颈总动脉前、后1h及灌注后1h分别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后1h与缺血前比较,DSS治疗组ERG振幅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组荧光血管造影(FFA)显示,DSS组视网膜血管痉挛明显恢复,静脉血管不规则扩张和迂曲;FFA显示DSS组灌注后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明显缩短,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DSS能扩张视网膜血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血脂康组 3 5例 ,口服血脂康 2粒 ( 0 .3 g/粒 ) ,每日 2次 ,连续 4周 ;力平脂组 3 0例 ,口服力平脂 1粒 ( 0 .2 g/粒 ) ,每日 1次 ,连续 4周。结果 :血脂康组与力平脂组降 TC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 ,84% ;降 TG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 ,82 % ;降 L DL-CH总有效率分别为 5 8% ,5 9% ;升高 HDL -CH总有效率分别为 71% ,75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两组间均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和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鬼针草提取物对小鼠高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鬼针草醇提物组(高、中、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高、中、低浓度组分别按160 mg/kg、80 mg/kg、4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加脂必妥。连续喂养4周,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禁食12 h,断尾采集血液、然后处死取肝脏。制备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鬼针草醇提物(TFB)高、中、低给药组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高血脂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提示TFB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TFB给药组和阳性给药组小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均较模型组病理片有明显改善。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TFB可明显降低高脂高血糖小鼠的血糖、血清的TG、TC、LDL-C,升高HDL-C,调节脂质代谢,对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疗程60d。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检测血脂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蒙药达日布八味丸对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黄磊  朱垚  陆明 《河南中医》2021,41(4):571-575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治高脂血症的关联规则。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论文数据库中应用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66篇,医案115则,病例总数115例,诊次总数共177次,临床症状62种,病机59条,药物212种。集内关联处理后,产生核心症状规则30组,胸闷规则6组;病机规则32组,肝郁血瘀规则5组;药物规则30组,茯苓、山楂、白术规则各7组;集外关联处理后,产生舌象-病机规则30组,苔厚腻规则6组;产生脉象-病机规则30组,弦脉、细脉规则各7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时,高关联症状为“胸闷、乏力”,高关联舌脉为“苔白厚腻、质暗红”“弦脉、细脉”,高关联病机为“肝郁血瘀”,高关联配伍药物为“茯苓”“山楂”“白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