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60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措施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可能与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2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共2周;实验组50例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2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同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共2周。2组其他常规治疗措施无差异。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 CHD)的临床试验观察其对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以此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CHD的治疗机制。方法:筛选本院2007年6月~2013年8月的CHD患者242例,其中常规治疗组113例(A),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128例(B)。对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4^+、CD8^+、CD4^+/CD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测定IgG、IgA、IgM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补体C3和C4的水平,检测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抗体,并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两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常规治疗组活化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活化比例均低于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P<0.01),而sIL-2R水平高于后者(P<0.01);常规治疗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补体C3和C4、ox-LDL抗体均显著高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 P<0.01);老年CHD组hs-CRP、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调节CHD患者免疫相关指标来改善其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77-27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和单纯长春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CT、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V高切、低切以及P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苔白腻、脉沉细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有效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HCT、FIB、WBV高切、低切以及PV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丹参多酚酸盐)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5)及超敏C反应蛋白(p〈0.05)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50例;将100例需急诊行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C组、治疗D组,每组各50例;50例健康人为正常E组。治疗A、治疗B组UA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治疗。治疗C、治疗D组sTEMI、NSTEMI患者均予以PCI治疗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A及C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与正常E组血小板聚集率(PA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A、治疗B组和治疗C、治疗D组与正常E组比较PAG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PAG以及治疗C组和治疗D组比较PAG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治疗后治疗A组和治疗C组在降低PAG方面各自明显优于治疗B组和治疗D组(P〈0.05)。结论:ACS患者PAG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ACS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相似文献   

7.
李兵 《天津中医药》2016,33(8):491-495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过氧化氢(H_2O_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无菌环境下分离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72 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_2O_2组、丹参多酚酸盐(50、100和200 mg/L)+H_2O_2组,每组设8个复孔;给药干预24 h后,检测培养液中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流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KT m RNA和bcl-2 m RNA、Bax m RNA表达并计算bcl-2/Bax表达比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_2O_2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100、200 mg/L)+H_2O_2组培养液中AST、CPK、LDH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中细胞中AKT m RNA、bcl-2 m RNA表达显著上调,Bax m RNA表达显著下调,bcl-2/Bax表达比值显著升高,caspase-3、NF-κB表达显著下调,SOD、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H_2O_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参多酚酸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来 《中医药导报》2009,15(6):22-2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水溶性成分,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随着对其研究的增多,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保护肝、肾、肺的作用,且可以治疗肿瘤、胰腺炎、结肠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突发性耳聋、眩晕、强直性脊柱炎、帕金森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对于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有望打破传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保护作用,探求一切可能的治疗领域及作用机制,使丹参多酚酸盐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A组)、高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C组),均治疗14d,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情况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C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方面与C组相近。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试验心电图ST—T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0.13g,静脉滴注,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针0.4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围绕着中药注射剂创新药"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市后的再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证据综合:药品质量控制;上市后药理学文献评价研究、临床疗效文献评价研究、临床安全性报道文献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如毒性实验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再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Ⅳ期临床试验;来自20家医院共14191例医院HIS数据的分析;739份ADR病例来自国家SRS系统中的报告分析;目前正在开展的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注册登记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使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从研发到上市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证据链,能为该药规范性地开展再评价工作提供有利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3.
陈素枝  陈文军  张卓  宋瑞婧  檀金川 《中草药》2018,49(8):1877-188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致膜性肾病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P)、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采用尾iv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16.7、33.3、66.7 mg/kg)组。每组按相应剂量给药,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TP)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免疫荧光、光镜、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D2AP、Desmin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显著增加(P0.01),血清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TP、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UTP、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TP、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与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UTP、TC、TG、TP、ALB比较无显著差异;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组内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各组大鼠BUN、Scr相比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CD2AP蛋白及m RNA表达量均显著减少,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CD2AP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多,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各治疗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CD2AP表达、下调Desmin表达,抑制足细胞损伤,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发病1周内行PCI术,治疗组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每天1次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CRP)、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TNI、hcRP、BN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对抗NSTEMI患者的心肌细胞坏死,消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常艳鹏  霍剑  谢雁鸣  张辉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92-3098
目的: 了解临床使用不同剂量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肝功能是否有影响。 方法: 以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HIS为数据来源14 1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2次理化指标测定期间内的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大于200 mg的为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组,其余为未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2组间影响因素进行平衡后,采用Logstic回归方法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的AST, ALT发生异常的可能性大于未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的患者,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根据目前数据未发现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肝功能产生影响,提示临床要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用药情况。 方法: 对全国18家三甲综合医院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临床用药情况采用描述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 结果: 在1 605例冠心病患者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氢氯吡格雷和硝酸异山梨酯为频数最高给药组合方案(50.759%),其临床疗效高于其他组合。 结论: 真实世界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常见联合用药方案符合冠心病临床治疗指南用药,同时需要注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并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脂(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A组肾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B组(P均<0.05)。A组及B组分别出现1例静脉炎,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脂、减少尿蛋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而且其疗效优于丹参多酚酸盐。  相似文献   

18.
李园  谢雁鸣  霍剑  张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593-3598
为了解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同使用疗程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从全国18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提取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年龄在18~80岁患者,共10 470例,根据使用的不同疗程对用药前后7d有2次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测指标的患者分组,连续用药时间>14 d者定义为观察组,≤14 d者定义为对照组,连续用药时间>31 d者不纳入分析。各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分别为:ALT(268/1 465),AST(2.70/1 585),Cr(278/1 582),BUN(278/1 611)。运用倾向评分方法对2组进行协变量平衡后,基于未加权logistic回归、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结合协变量调整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对2组的肝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ALT,AST,Cr指标发生异常的可能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连续用药时间>14 d可能会增加BUN指标发生异常的风险,综合分析尚不能说明不同疗程使用丹参多酚酸盐会引起病人肝肾毒性损害,仍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丹参多酚酸盐安全信号预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自发呈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进行ADR监测、发现ADR信号最基本的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对有效预防和避免药害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随着该药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及ADR的及时上报,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该药不良反应报告信息逐渐增多,及时有效地发现可疑ADR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该文采用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与报告率比例法(PRR)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药物警戒数据挖掘分析及采用倾向评分法分析预警信号。结果显示SRS数据库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全部739份ADR病例报告涉及不良反应106种共1 310次,涉及全身22个系统和器官,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4例,占全部报告的3.25%,无死亡病例。报告频数排在前10位的不良反应分别为"皮疹"、"头晕"、"瘙痒"、"头痛"、"寒战"、"憋气"、"恶心"、"心悸"、"过敏样反应"、"发热"。药物警戒PRR法提示"头晕"、"头痛"、"恶心"、"瘙痒"和"皮疹"出现预警信号,BCPNN法提示"头晕"和"头痛"出现预警信号。倾向性评分结果显示PRR方法和BCPNN方法完全一致,"头痛"和"头晕"于匹配前和匹配后都预警。SRS数据库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信号"头晕"和"头痛"反应强烈,主要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通过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累计622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MD=-2.56,95%CI(-3.19,-1.93),P0.000 01],降低残疾程度[MD=-0.54,95%CI(-0.89,-0.19),P0.000 01],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D=9.90,95%CI(7.21,12.59),P0.000 01],改善患者的认知学习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降低C反应蛋白。有1篇文献明确无不良反应,2篇研究报道了共7例不良反应,其他文献均未对安全性做出说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并显著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因安全性尚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安全性有待扩大临床试验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