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别观察真武汤、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AQP1、AQP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中医不同利水法的作用机制及差异。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真武组及越婢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模型,药物灌胃6周后生化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肝功(ALB,ALT)、肾功(Scr,BUN)及血脂(CHOL,TG)等,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QP1、AQP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2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均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肾脏病理均明显改善,肾组织AQP1、AQP2表达均明显升高,但中药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真武汤和越婢汤均可上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AQP1、AQP2的表达,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但中药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单侧结扎左肾输尿管建立肾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纤维化模型,探讨真武汤对肾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结扎左侧输尿管的方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20mg/kg.d)、真武汤低剂量组(2.1 g生药/kg.d)、真武汤高剂量组(9.8g生药/kg.d),给药28天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及术侧肾脏组织匀浆液中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相比于组织样本,血清中T-SOD活力及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但整体趋势一致:造模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T-SOD活力和MDA含量较正常组均有所降低,经真武汤治疗后,T-SOD活力趋于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真武汤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但与正常组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真武汤可上调UUO大鼠血清及结扎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对结扎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阿霉素所致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 mg/kg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真武汤组,每组12只,分组给药28 d。常规生化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总量(UTP)、血总蛋白(BTP)、血白蛋白(ALB)及血脂;电镜观察小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生化法检测小鼠肾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UTP、血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显著增加,BTP和ALB显著降低;电镜下肾小球足细胞轻度肿胀,足突扁平、融合,足细胞、线粒体变性;肾组织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真武汤组UTP、TC和TG均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肾脏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减轻;肾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真武汤能减轻阿霉素所致小鼠的肾损伤,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维持nephrin、podoc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及肾组织IL-6、TGF-β1浓度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中药对照组、真武汤治疗组。治疗10d,20d后检测24尿量、尿蛋白、体重、肾重指数、肾组织IL-6、TGF-β1水平。结果:模型组动物24h尿蛋白、肾重指数、IL-6、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体重和24h尿量低于正常组。真武汤治疗后,上述指标有-定逆转(P〈0.05)。结论: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炎细胞因子IL-6和TGF-β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孙香娟  常克  张娟  洪颖 《天津中医药》2010,27(5):416-417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阿霉素肾病组(NS组),阿霉素肾病+真武汤干预组(A组)和阿霉素肾病+福辛普利干预组(F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1、2、3、4周末时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同时在第4周末检测了大鼠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含量和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结果]1)阿霉素大鼠在1周末尿蛋白明显升高,真武汤能明显减少大鼠尿蛋白。2)真武汤能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AQP2蛋白的表达。3)真武汤能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浆AVP含量。[结论]真武汤能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肾脏AQP2和血浆AV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泽泻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泽泻水煎剂对肾脏的可能毒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鼠)、B组(正常鼠 泽泻水煎剂20g/kg·d灌胃2月)、C组(正常鼠 泽泻水煎剂50g/kg·d灌胃1周)、D组(1/2肾切除鼠)、E组(1/2肾切除鼠 泽泻水煎剂20g/kg·d灌胃2月)、F组(1/2肾切除鼠 泽泻水煎剂50g/kg·d灌胃1周)。分别在灌胃1周和2月后留取尿、血、肾组织标本,作24h尿量、尿液常规、血肌酐和病理检查。结果:(1)实验一周和二月后,D、E、F组肾重/体重比值均较A、B、C组显著增加;(2)实验一周和二月后,各组之间尿常规检查无明显差异,但实验二月后E组24h尿量较A、D组显著增多;(3)实验一周和二月后,各组之间血肌酐检查无明显差异;(4)F组一周后和E组二月后肾组织光镜下可见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内管型,而A、B、C、D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泽泻水煎剂对正常大鼠肾脏并无明显毒性作用,但可致1/2肾切除大鼠残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7.
真武汤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尿蛋白及血脂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备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实验结束时测定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24h尿量、尿蛋白含量、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肾组织的内皮素、血栓素B2、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真武汤给药组可明显降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含量、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肾组织的内皮素、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紊Ⅱ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真武汤可改善阿霉索肾病大鼠的高血脂和蛋白尿,其机理与影响了肾组织局部内皮素、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愈肾方对阿霉素(ADR)肾病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愈肾方大剂量组、愈肾方小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2次(间隔7天)ADR建立肾病模型。末次注射后第3天,激素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9.0mg/kg灌胃,愈肾方大、小剂量组分别给予愈肾方39.6g/kg、19.8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饮用水,各组共灌胃21天。比较各组大鼠24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肾功能、血脂、总蛋白(TP)、肾脏组织内皮素1(ET-1)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和愈肾方大、小剂量组24 h尿量增加,愈肾方大、小剂量组尿蛋白含量减少(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脂均显著增高,TP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ET-1染色强度升高,激素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愈肾方大、小剂量组中ET-1染色强度降低。结论愈肾方可明显降低ADR肾病模型大鼠尿蛋白,可有效修复肾小球结构、足细胞及裂孔隔膜形态,其机理可能与减少ET-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4):130-133
目的:基于麻黄具有"利水消肿"功效,评价麻黄对肾性水肿病症结合模型的影响,初步探讨中药性味理论。方法:采用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阿霉素)建立大鼠肾水肿模型、阿霉素以及甲状腺片建立大鼠肾阴虚水肿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鼠连续灌胃麻黄水煎液1. 17 g/kg、2. 34 g/kg、4. 68 g/kg 4 w。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24 h尿量、24 h尿蛋白、尿素(Urea)、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总蛋白(STP)的含量来考察麻黄对肾性水肿病症结合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期间,大鼠出现脱毛现象且毛发光泽度较差,饮水量增多且尿量减少,尿蛋白含量增高、肾脏系数增大、血清STP、Alb含量降低,Urea、TG、TC含量升高。肾阴虚水肿组大鼠还出现大便干结,小便赤黄,狂躁易怒,E_2、T_3、T_4含量、c AMP/c GMP值升高,T含量降低。持续给药4w后,麻黄水煎液2. 34 g/kg、4. 68 g/kg可以显著增加肾水肿模型大鼠24 h尿量、降低24 h尿蛋白以及Urea含量、增加Alb以及STP的含量、降低TG的含量和肾脏系数。麻黄水煎液各剂量显著增加肾阴虚水肿模型大鼠24 h尿量、降低24 h尿蛋白、降低血清TC、TG的含量,使T、T4含量降至更低,反而会加重肾水肿模型大鼠的狂躁易怒现象。结论:麻黄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肾水肿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肾阴虚水肿模型大鼠无治疗效果,甚至会使肾阴虚的病症加重,推测其可能与麻黄的味苦辛,性温的性味功效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149-151
目的:研究芪藤消浊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芪藤消浊颗粒5.4g/kg组、10.8g/kg组、21.6g/kg组和肾炎舒组(1.2g/kg)。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肾炎大鼠模型。给药4周,检测24h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注射阿霉素后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肌酐、IL-1β和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大鼠,IL-10水平低于正常大鼠。治疗后,芪藤消浊颗粒可以显著降低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升高白细胞介素-10,减轻慢性肾炎的病理改变,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芪藤消浊颗粒对慢性肾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和肾病蛋白(nephrin)的表达及鲤鱼汤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鲤鱼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福辛普利组(F组)、鲤鱼汤低剂量组(YD组)和鲤鱼汤高剂量组(YG组)。M组、F组、YD组和YG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复制阿霉素肾病模型。第3周开始进行干预,YG组和YD组分别予以高、低剂量鲤鱼汤(2.25、1.13g/mL)灌胃7周;F组予以0.09mg/mL福辛普利灌胃;N组和M组予以等量自来水灌胃。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中CD2AP、nephrin的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OD)。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鲤鱼汤高剂量和鲤鱼汤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均有一定升高,尤其鲤鱼汤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肾小球中CD2AP与nephrin的表达较N组均降低,但与M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结论:鲤鱼汤可不同程度地增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CD2AP和nephrin的表达,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的损伤,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2009年本院住院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治疗,其中A组采用真武汤治疗,B组采用西药治疗,C组采用真武汤和西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组3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80%;B组3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6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76.7%;C组3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加重0例,有效率为93.3%。三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P〈0.05)。结论:真武汤联合西药可以有效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防己黄芪汤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效应强度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防己黄芪汤调节蛋白尿的作用机制.方法:按5mg/kg体重给予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ELISA法检测肾组织IL-18、TGF-β1、CTGF的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IL-18、TGF-β1、CTGF浓度均升高(P<0.05);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IL-18、TGF-β1、CTGF浓度降低(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IL-18、TGF-β1、CTGF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附子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卉I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后4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第1次4mg/kg,第2次3.5me,/k,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各治疗纽在第1次注射阿霉素后开始灌胃不同浓度附予煎剂,每日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24h尿蛋白、肾组织病理形态、生化指标等。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2)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脂水平明显降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结论:附子具有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清蛋白水平,降低血脂以及减轻肾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重症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10 mg·kg-1)组和芪术颗粒(按生药量计,5,10,20 g·kg-1)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阿霉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备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连续给药4周,进行血清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的检测以及HE染色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总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以及肝、肾功能下降,肝、肾组织病理形态明显异常,肾脏FN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清TCH和TG水平(P0.05,P0.01),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肝、肾功能,减轻肝、肾的组织病理性损伤,同时降低肾脏FN表达。结论:芪术颗粒长期给药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PDGF-BB在阿霉素肾病(AIN)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活血化瘀中药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在阿霉素肾病(AIN)大鼠肾小管间质保护作用的机理,为临床早期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5只,体重250±20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对照组13只、活血化瘀组15只、补益气阴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阿霉素(ADR)6.5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自尾静脉注射。造模当天开始治疗,补益气阴和活血化瘀中药组每日两次经胃灌服中药汤剂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造模后第1、2、8周留取尿标本,于实验结束留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在实验结束时宰杀大鼠,取左肾用免疫组化测定大鼠肾组织中PDGF-BB蛋白的表达和RT-PCR半定量法测大鼠肾组织中PDGF-BBmRNA表达;取肾组织以光镜HE染色检测肾小管病理学改变。结果:(1)阿霉素肾病大鼠8周左右尿蛋白排泄达到高峰;(2)各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均能减缓尿蛋白排泄的增长速度;(3)模型对照组在实验结束后免疫组化及RT-PCR观察PDGF-BB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P0.05);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能下调PDGF-BB,而活血化瘀组效果更明显。结论:(1)实验后2周各造模组大鼠蛋白定量均大于100mg/24h模型制作成功;(2)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尤其肾小管上皮细胞PDGF-BB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与肾病的进展一致;(3)活血化瘀中药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减缓蛋白尿增长速度,减轻肾病理损害,尤其减少肾小官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保护肾功能;(4)活血化瘀中药还可以明显抑制PDGF-BB蛋白和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具有早期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汀组、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重复注射建立肾小球硬化模型。用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PAS、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球硬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ColⅠ)、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肾小球硬化评分、系膜肾小球系膜基质比(M/G)均明显升高,肾小球LOX-1、ColⅠ、FN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24h尿蛋白量、Bun、Scr、Cho、LDL-C、ox-LDL水平以及肾小球硬化评分、M/G(P<0.01),下调LOX-1、ColⅠ、FN的表达(P<0.01)。结论:益肾降浊冲剂组能通过纠正脂代谢紊乱、抑制LOX-1的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阿霉素(ADR)复制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实验第10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观察PDGF-BB蛋白及mRN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可以降低24h蛋白定量,明显降低Cllo,TG,(P<0.05);明显提高Alb和1'P的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BUN和Scr(P<0.05).PDGF-BB表达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胞浆,其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PDGF-BB蛋白及mRNA在肾组织的过度表达,进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