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羌银解热合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以羌银解热合剂高剂量组(25.2g/ks)、中剂量组(12.6g/ks)、低剂量组(6.3g/ks)灌胃,分别观察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对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结果:羌银解热合剂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羌银解热合剂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的作用。方法通过家兔细菌内毒素发热、大鼠干酵母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栀子注射液2mL/kg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2、4mL/kg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复方栀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玄参的解热、抗炎作用,阐明清热凉血类"寒"性药的核心功效内涵。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干酵母、内毒素所致大鼠和小鼠发热模型观察玄参的解热作用,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玄参的抗炎作用。结果:玄参70%乙醇提取物50、100g/kg对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100g/kg对内毒素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玄参100g/kg对2,4-二硝基酚所致小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玄参70%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无抑制作用。结论:玄参具有解热作用,可以认为解热作用是清热凉血类"寒"性药的核心功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柴黄片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柴黄片的解热作用。方法:应用干酵母及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的模型研究柴黄片的解热作用。结果:3、6、12g/kg ig柴黄片均可以降低由干酵母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发热作用,大鼠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其解热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柴黄片有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5.
解热静口服液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及酵母菌所致动物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可显著对抗二甲苯及蛋清引起的动物炎症反应;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明显的协调催眠作用;并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解热镇痛药应用非常广泛,使用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疗效,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发热是机体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的类型又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不能见热就退,盲目地服用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虽然能够退热,但不能消除病因,而且对低热的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低热情况下,可选用一些中草药及其制剂,如柴胡、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及紫花地丁等,这些药的不良反应较少。如病人高热达40℃以上,特别是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此时应积极应用解热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安息香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安息香的解热作用,应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模型观察安息香的抗炎作用。结果: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可降低内毒素或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安息香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虎解热袋泡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2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寻找速效而又使用方便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制剂,作者应用本院制剂黄虎解热袋泡剂泡饮治疗小儿外感发热230例。结果平均退热天数1.71d,总有效率达96.95%。证明该袋泡剂具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体积小。溶出率高、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9.
川芎挥发油的解热作用及对下丘脑PGE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啤酒酵母发热模型,腹腔注射给以高、中、低三个剂量CH,观察大鼠直肠温度变化,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肛温和下丘脑组织PGE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CH高剂量组在给药1小时、中剂量组在给药两小时即出现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作用均持续至给药3小时以上,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CE2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CH具有解热作用,其解热机理之一可能是减少PGE2的含量产生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芩的解热作用。方法:观察黄芩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结果:黄芩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结论:黄芩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以大剂量组为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卡巴匹林钙(考察卡巴匹林钙)的解热镇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效学资料。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和电刺激大鼠尾部疼痛模型考察卡巴匹林钙的镇痛作用;用啤酒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卡巴匹林钙的解热作用;并测定小鼠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小鼠口服卡巴匹林钙对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大鼠口服卡巴匹林钙对电刺激大鼠尾部疼痛亦有明显镇痛作用,疼痛电压阈值的提高和镇痛维持时间与剂量呈正相关,镇痛起效时间与剂量呈负相关。结论:卡巴匹林钙口服对动物发热模型和疼痛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较解热作用起效快,但解热作用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漫谈生石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从用量、配伍2方面介绍了生石膏的临床应用,指出生石膏的应用不必拘泥于性"大寒",而应随证配伍,灵活机动;随后简要介绍了现代中医名家应用生石膏的一些经验,这些用法均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可靠,值得借鉴;最后讲述了生石膏与西药的配伍禁忌及现代药理对生石膏的研究,强调了临床应用生石膏时还是应尊方使用,而不应局限于其主要成分的单一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皮寒药解热、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以皮寒药水煎液高剂量组(20 g/kg)、中剂量组(10 g/ks)、低剂量组(5 g/kg)灌胃,分别观察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以药物最大耐受量测定皮寒药水煎液的急性毒性.结果 皮寒药水煎液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2,4 -二硝基苯酚致大鼠的发热;皮寒药水煎液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急毒实验动物均未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结论 皮寒药水煎液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急性毒性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机体发热及中药解热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发热及中药解热机理研究概况刘福有(武警天津总队医院药局天津300162)研究机体发热的原因和药物解热的作用机理,对探讨病因、掌握病情、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以及寻找新型解热药物都有重要意义。以下报告近年来机体发热和药物解热机理的研究概况。1发热机理的研究Stite在1979年提出,机体发热是由于脑内产生的内生致热原,或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内生致热原,直接作用于或通过中枢介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敏感神经元而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丁香对多种不同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通过酵母、内毒素和2,4-二硝基苯酚对大鼠进行发热造模,观察丁香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解热效果。结果:丁香水提物30g/kg、丁香醇提物5g/kg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大鼠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丁香醇提物5g/kg对酵母、2,4-二硝基苯酚也都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丁香水提物于30g/kg对内毒素所致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丁香醇提物5g/kg对大鼠三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水提物的解热作用提示由于其本身无丁香酚存在,可能还有别的解热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颗粒的解热、利尿作用。方法通过制造二硝基苯酚致家兔发热及大鼠利尿实验模型,观察复方丹参颗粒的解热、利尿作用。结果复方丹参颗粒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体温上升及增加排泄尿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复方丹参颗粒具有明显解热、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水翁花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酵母致发热大鼠模型,观察水翁花解热作用;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水翁花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水翁花的抗炎作用.结果 水翁花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反应,明显提高热板的痛阈值和抑制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结论 水翁花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啤酒酵母发热模型,腹腔注射给以高、中、低3个剂量CH观察大鼠直肠温度变化,然后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肛温和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H高、中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作用趋势,但无明显差异。结论CH解热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为减少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剂的解热作用。 方法: 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观察清热解毒剂的解热作用。结果清热解毒剂高剂量组在药后120 min体温开始降低,药后360 min时温度基本降至基础体温后维持不变。中剂量组在药后120 min体温开始下降,低剂量组在药后300 min体温开始下降,体温反应曲线呈负向弧线,解热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 结论: 清热解毒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解热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酵母复制发热模型,尾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剂量分别为10.16 g?kg-1、5.08 g?kg-1、2.54 g?kg-1,观察不同时间动物体温变化;ICR小鼠连续7日尾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剂量分别为20.30 g?kg-1、10.15 g?kg-1、5.08 g?kg-1,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和小鼠爪痛测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热毒宁注射液高剂量和中剂量可以明显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P<0.05或P<0.01),同时均可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明显提高小鼠热板和爪痛的痛阈值(P<0.05或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