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伤寒论》之“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之"坏病",现均理解为"变证",不属六经范畴,可按照《伤寒论》第16条,其原意应指病仍在太阳,并非变证。细考之,"坏病"的原意,是指太阳病经过误治、或病人具有某种特殊体质、病证不按常规演变、因而需要观察证候变化以作相应治疗的一类病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想,本义并非能够指导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因为未经过误治的病证能预测疾病的传变,而坏病不能预测才需要随证治之。以此思想理解《伤寒论》太阳病篇17至30条,可发现原文顺序的有机联系,是坏病证治的具体示范。  相似文献   

2.
下利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在《伤寒论》中论述较多,概括了痢疾和泄泻等疾病。《伤寒论》中关于下利的条文共计100余条,方剂30余首,涉及到六经的范围,囊括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范畴。而水饮之邪与湿邪则是导致下利的重  相似文献   

3.
根据疾病的动态变化去辨证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指导治疗的辨证分析方法称为动态辨证法。《伤寒论》在运用六经辨证辨治六经病证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运用动态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六经病证的病情变化,通过分析邪正消长及病理演变过程,明确病机性质,准确的把握疾病。本文从判断疾病的传变、病势转归及预后,分析疾病的演变规律及病因病机等五方面,对动态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作了归纳探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著称。辨证论治的精神贯穿于全书的始终,理、法、方、药丝丝如扣一脉相承.本文欲以泻心汤的证治加以印证.再者,泻心汤的主证——痞证,不仅是一种病证,而且也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尤其在脾胃疾病中更为多见,它遍及六经,在《伤寒论》中直接论及痞证的达35条之多。加之,泻心汤亦为临床常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证治实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伤寒论》的学术价值后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是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自唐宋迄今,中外学者从事《伤寒论》之研究不下四百余家,有以经解经阐明六经证治之奥义的;有从经络、从气化、从脏腑、从八纲论六经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疾病在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进行辨证,叫做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六经病证的辨治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时相辨证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区别病期、辨别病位、提示病程、说明发病形式、分析病机、揭示证候特证及判断病势进退等七方面,对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作了归纳探讨。  相似文献   

7.
病证结合是中医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起源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与中医证候结合的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正成为讨论热点,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辩证思路。文章通过对三阴三阳六病内容进行梳理,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浅析三阴三阳六病在2型糖尿病中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认为三阴三阳六病的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疾病病机,处方用药依据更充足,临床实践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一部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纲领,论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六经是全书的理论核心,辨证论治是全书的基本精神。 关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专题论述,对于指导学习《伤寒论》都有所帮助。本文根据《伤寒论》原文及前人的阐述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总结为五个方面,即:一、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二、以八纲、八法作为辨证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思考伤寒病获得9个基本观点:六经证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充分理解六经证治的精髓;六经证治的框架是临证的基础;《伤寒论》是后世临床一切流派形成发展的根源;疾病、证候、症状与治法、方剂、药物是临床诊疗的基本体系;辨证是基础,辨病和对症处理同样不可忽视;具体看待历史医家和疾病;从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际,理解和把握热病证治的历史脉络;流行性出血热蕴育出六经证治。认识伤寒病可以深刻了解中医临证的历史脉络,并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素养,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是以六经为基础的。六经是什么?历代医家争论很多,有以经络来解释,有以脏腑来解释,有以气化来解释,有以证候分类来解释,各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论》的六经做了探讨,虽然各有一定理由,但是都不全面。那么应当怎样来看呢?祖国医学的理论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也不例外。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因此,《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传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中见的概念在《伤寒论》中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起源于《内经》六经分证,六经辨证是对伤寒某经病证的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力量对比、病机、病势、预后的高度概括,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手足十二经脉和所连属的脏腑及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而言。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其外延是中医辨证论治全过程、中医恒动观的真实写照。论述了《伤寒论》中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体系的初始形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认为《伤寒论》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六经辨证方法,实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一体化,而且在于确立了突出辨证论治的全新中医诊疗模式,即辨病中的辨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中的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3.
症证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它可以防止诊断过程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伤寒论》一书中,六经病证的诊断,自始至终贯串了这一诊法,并把它作为六经辨证的重要一环。兹就《伤寒论》的条文谈谈其中的几种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析《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先河,书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作为《伤寒论》重要的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八纲辨证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为六经病的辨证施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其对六经病证的治疗不外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具体治法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八法。其中针灸疗法在六经病证的运用也寓含着丰富的内容,示人以规矩,开人以思路。具体可归纳为:辛温散寒,祛风解表;清泄邪热,导热下行;和解少阳,疏利枢机;温中健脾,散寒祛湿;虚寒当炙,热证用刺;阳郁之厥,温灸使通等方面,现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浅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六经证治辑要李广龙《伤寒论》为后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的专书。他将有关多种外感热病的证候演变作了系统归纳,创立六经证治,严密而系统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联系,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成为历代学习中医和业医者的必读专书由于...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六经”病理之管见曲玉华附属医院门诊部六经分证是《伤寒论》的理论核心,六经病理不明,不仅无法全面系统地解释《伤寒论》各项条文与正确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在若干理论问题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影响正确运用六经分证的理论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标本中气说探《伤寒论》六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无不重视对气化学说的探讨。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他们运用《内经》标本中气理论分析《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创立了六经气化学说,对弘扬发展《伤寒论》作出了贡献。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病”来命名各篇。但每经病证,均以某经“之为病”为提纲,如“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等,六经皆然。正如陆九芝所言:“六经提纲皆主气化。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寒为病故宜温散,水为病故利水。篇中凡言太阳病,皆就寒水之病言也。”因六经辨证与气化及标本中气学说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所以对六经实质的研究结合标本中气说,更有重要意义。兹以标本中气学说为中心分述六经病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六经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纲领,它继承于《内经·素问·热论》六经。所以,准确理解《伤寒论》六经与《内经》六经的异同是学习《伤寒论》六经概念的首要前提。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管见。 《伤寒论》六经以脏腑、经络、气血等为物质基础,其中脏腑是核心,阴阳之胜复消长是辨证之纲,并脉证合参,结合自然界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伤寒的提出、狭义伤寒的确实存在、《伤寒论》和六经病证、如何正确理解六经辨证以及伤寒与温病的关联等方面展开议论,希望能够促进对中医热病临床证治的思考。明白伤寒含义的广义和狭义,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也有助于对许多学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