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末大剂量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彻底根除HP感染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及HP相关性胃炎愈合,预防复发,逆转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程,临床应用广泛[1].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短期有效,且安全的HP根治疗法.  相似文献   

2.
刘彩云  王燕 《护理研究》2012,26(36):3405-340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U)、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MALT)的重要致病因子[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2]。根除感染幽  相似文献   

3.
<正>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致病机制主要是HP脂多糖、尿素酶、空泡毒素与黏附毒素作用于胃上皮细胞受体,刺激宿主,出现胃泌素和(或)生长抑素分泌紊乱、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形成,胃黏膜疏水性下降,胃上皮增殖与凋亡失衡[1]。胃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HP感染轻重有关,呈正相关,因而提出"无HP无溃疡理论"[2]。根除HP对治愈消化性溃  相似文献   

4.
邹菊贤  阎小君 《临床荟萃》1996,11(10):477-47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G-螺旋棒状杆菌,多隐伏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病变局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在此,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了50例儿童胃液中HP-DNA,以探讨儿童胃液中HP感染与浅表性胃炎(简称胃炎)的关系及临床诊断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50例检测对象,胃炎组24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8.5岁;非胃炎组26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8.6岁。均系小儿科1993年12月~1994年7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以OLYMPUS100型电子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表浅性胃炎和非胃炎为金标准。以胃镜取胃底部胃液标本用于PCR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与胃镜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诊断的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内镜下病理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238例消化性溃疡儿童中十二指肠溃疡140例(58.82%),胃溃疡68例(28.57%),复合性溃疡30例(12.60%)。十二指肠溃疡部位主要在球前壁及大弯部位,胃溃疡部位主要在胃角及胃窦部位,复合性溃疡主要在球前壁及胃窦部分。男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与女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3岁组、4-6岁组、6-12岁组相比,12-14组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比例显著升高(P0.05)。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中HP(+)率为77.73%(185/238),HP(-)率为22.27%(53/238)。与HP(-)组相比,HP(+)组胃黏膜炎症活动性、胃黏膜萎缩、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HP(-)组相比,HP(+)溃疡直径2.0cm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主要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主要集中在12-14岁儿童患儿中,与性别无关,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对于HP(+)儿童应予HP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数超过世界人口的50%以上[1],是公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2],前者以  相似文献   

7.
胃黏膜粗大皱襞的胃镜诊断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胃黏膜粗大皱襞的胃镜诊断与病因。方法:对68例首次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粗大皱者襞进行胃镜及临床随访。结果: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有HP感染相关性胃炎(47.1%),皮革胃(23.5%)。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1.8%),Menetrier病(5.9%),其余艾-卓综合症,嗜酸细胞性胃炎,甲减、慢性浅表性胃炎并肠化生(各占2.9%)。形成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70.6%具有胃镜下较典型形态特征,29.4%形态特征不典型,甚至少数胃良性病变胃镜表现为恶性征象,相反胃恶性病变仅表现为一般的炎症及糜烂,造成胃镜下误诊,胃镜及胃镜下病理确诊率为82.4%。胃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黏膜切除法及超声内镜可提高早期的诊断率,本组病例HP感染率高达83.8%。根除HP感染可使胃黏膜粗大皱襞消失。结论: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最常见为HP感染相关性胃炎,其次为皮革胃,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enetrier病。HP感染与胃黏膜粗大皱襞的形成关系密切。根除HP感染可作为其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胃镜、胃镜下病理及超声内镜是诊断胃黏膜粗大皱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种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疾病中HP感染与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IL-8),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86例HP感染与34例非感染患者胃黏膜组织上清液中的IL-8及胃液中EGF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HP阳性患者予HP根除治疗后观察IL-8及EGF含量的变化。结果120例患者中,HP感染86例,其胃黏膜IL-8含量明显高于非HP感染者(P<0.01),而胃液中EGF含量HP阳性组明显低于HP阴性组,在HP阳性组中,DU组、GU组、CAG组、CGS组IL-8含量高于正常组织组,前四者中DU组含量最高,EGF含量溃疡组低于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根除HP后,IL-8含量较均较前明显下降而EGF含量明显升高。结论HP感染可诱导胃黏膜合成释放IL-8,IL-8可能参与了HP相关性胃黏膜损伤机制,而EGF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夏道荣 《临床荟萃》2001,16(11):502-503
自从 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使 HP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知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约 90 %的胃炎是由 HP引起的。大量的研究证明 ,HP相关胃炎很容易继发消化性溃疡、胃癌、淋巴瘤。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相继通过决定分别宣布HP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同时也是第一类 (确定的 )致癌物质。从而确定了该菌在胃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47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者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8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同期的(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结果以病理(姬姆萨染色)对照作为判定HP感染的标准。结果:(14)~C-UBT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不同,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假阳性率达24.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假阴性率较高,达38.7%;胃部分切除术假阴性率为27.3%;在消化性溃疡中复合型溃疡准确率最低,为79.3%。结论:(14)~C-UBT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HP的检测准确率较高,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胃部分切除术等疾病诊断中易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Hp的长期感染也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相关。随着对Hp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儿童感染Hp不仅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还可能与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1-2]。并且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发阶段,尤其在生后最初几年内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已被确认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近年来有关HP感染的胃外疾病关联性研究备受学关注。本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HP-IgG以及^14C-呼气试验,旨在探讨HP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1982年由澳大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胃黏膜活体组织中培养出来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长微弯杆菌。Hp感染不仅能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胃肠道疾病,并且HP被证实为I类致胃癌致病因子[1,2]。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IL-8、G-CSF含量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  翁志华  贺立  刘雯  蒋才有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665-1667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黏膜白细胞介素(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相关胃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47例HP阳性和27例HP阴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IL-8、G-CSF的含量,其中HP阳性27例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HP感染时胃黏膜IL-8、G-CSF含量较HP阴性者高,其含量增高与炎症活动度,严重程度及溃疡有相关性。HP清除后胃黏膜IL-8、G-CSF含量降低(P〈0.01)。【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炎症细胞合成和释放IL-8及G-CSF,它们可能在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引起炎症以及进一步病理损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虹  王要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27-672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斟素,也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对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缓解胃炎症状、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应用推荐的三联根除方案十分有效,但仍有10%~30%的患者根除治疗失败。现将三联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51例补救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的微需氧菌,普遍认为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4种胃肠道疾病有密切关系[1]。笔者对1009位浙江省离休老干部和904位普通退休老同志进行血清HP抗体的检测,将检测情况进行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但是其确切的致病机理目前尚未明了。然而HP感染导致部分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在其致病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检测了HP感染者血清及胃粘膜内胃沙素(GAS)含量,以探讨HP感染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1材料与方法1.1患者与分组:(1)对照组:对例,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5(18~63)岁。(2)HP阳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5.6(16~72)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病菌,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其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方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活检等侵入性方法 [1].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发生在Hp感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  相似文献   

20.
黏附分子 1(ICAM 1)又称CD5 4。近年来 ,发现在血清中也存在ICAM 1,称为可溶性ICAM 1(sICAM 1)。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2 0 5例慢性胃病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旨在了解血清sICAM 1水平变化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 ,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收集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病患者 2 0 5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年龄 4 5岁。男 132例 ,女 73例 ,诊断均经olympus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5 4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 9例 ,消化性溃疡 4 2例。每例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