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过程中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分析18例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过程。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6例(88.9%)氧和改善明显,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策略,简单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护理及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例ARDS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和对卧位改变的忍耐力,制定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管道、皮肤及组织的护理,采取俯卧位每次1~4h,每日2~3次,疗程2~5d,定时改变体位。[结果]3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 P <0.05),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是保证治疗安全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ARDS应用机械通气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ICU 2001-06~2006-06共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38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救治成功2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均符合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1]。诱发疾病:严重感染16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2例,多发性创伤8例,中毒2例。2结果本组进入ICU后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平均带机时间19d。无创面罩通气4例,经口、鼻气管插管25例,经气管切开9例。采用俯卧全通气治疗12例,有效8例。最终抢救成功22例,死亡16例。3讨论3.1参数的设置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决定了大量肺泡发生水肿和萎缩,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1例。A组采用俯卧位,B组采用平卧位或床头抬高10~30°。分别在通气后2h、4h两个时间点采血行血气分析。并对两组SPO2、PaO2、PaCO2、PaO2∕FiO2、HR、MAP、CVP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HR、MAP、CV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PO2、PaO2、PaCO2、PaO2/FiO2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外科疾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外科ICU(SICU)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我院自2000-05~2003-11SICU共收治15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肺复张策略(俯卧位通气)进行治疗,与既往同类病例比较,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01/2008-03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有17例氧合状况明显改善(81%),4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治疗中加强观察及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ARDS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龄心肌梗死和反复心肌梗死患比例的明显增多以及伴有2型糖尿病患比例的明显上升,同时老年性肺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比例也明显增加,增加了AMI患的救治难度和AMI的急性期病死率。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01~2004-10共收治AMI合并ARDS12例,应用机械通气给予抢救,在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2-08~2006-08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19例,对其早期行机械通气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镇静条件对ARDS机械通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异丙酚或复合芬太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ICU 2005-10/2009-05收治ARDS机械通气患者50例,分两组持续泵注镇静剂,P组异丙酚1.5~3.0mg/kg,F组异丙酚1.5~3.0 mg/kg+芬太尼5~10μg/kg,观察镇静效果及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F组镇静效果及镇静剂用量与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有良好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在烧伤翻身床辅助下行俯卧位通气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为推广烧伤翻身床在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实践支持。【方法】对5例ARDS患者在烧伤翻身床辅助下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翻身床相关并发症,氧合改善等指标。【结果】应用烧伤翻身床辅助俯卧位通气后患者氧合明显改善;护士翻身工作的劳动强度有所减轻减;在护理工作中未出现翻身床相关不良事件,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烧伤翻身床辅助下俯卧位通气,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减少了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小儿ARDS临床效果。方法 ARDS患儿21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B组11例采用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高PEEP)。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并监测48 h内PaO2、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氧合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但在时限和程度上B组均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 ARDS患儿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其治愈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少,故应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ICU2003-12~2004-12对收治的经机械通气治疗的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例应用呼吸指数(RI)及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呼吸监测,判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已被公认为治疗各类肝脏终末期疾患的常规手术。我院2003年施行了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其中有2例并发ARDS,通过精心护理,4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监护关,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患者的死亡因素。【方法】收集确诊ALI/ARDS患者103例,男74例,女29例,根据d28结局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机械通气相关因素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结果】生存组61例,死亡组42例,病死率40.8%,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末气道压力(PEE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理想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等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等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25、0.657。以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21分、SOFA评分8分为预测死亡的截点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43、0.639,0.595、0.574,0.643、0.615。【结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年龄是评价A L I/ARDS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不能确定潮气量(VT)及PEEP能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下简称ARD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透明膜形成等病理改变为特点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我科2001年3月收治1例85%Ⅱ°~Ⅲ°烫伤患者,入院第3天并发ARDS,由于诊断准确,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患者转危为安。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工作中被酿造啤酒的发酵液体烫伤,以“面部、躯干、四肢烫伤85%Ⅱ°~Ⅲ°”而入院。查体:T 35.8℃,P 100次/分,R 20次/分。因四肢烫伤而没有测量血压。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无异常。烫伤面积深Ⅱ°为65%,Ⅲ°为20%。实验室检查:WBC 17.6×10~9/L,RBC 5. 相似文献
20.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又称高通透性肺水肿,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脏本身功能正常,肺间质或肺泡渗出液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肺水肿。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文献报告创伤后ARDS的发生与损伤严重程度、损伤脏器多少及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大小有密切关系。同时,肺损伤和脑损伤增加了ARDS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