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免疫治疗肺结核临床观察--2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母牛分支杆菌 (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缩短初治菌阳肺结核化疗疗程及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和46例耐多药肺结核,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初治治疗组 (A组)采用M.vaccae菌苗深部肌肉注射6次及4个月化疗,初治对照组 (B组)采用6个月化疗而不行免疫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C组、D组)均给予18个月化疗,但治疗组 (C组)给予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6次,对照组 (D组)单用化疗。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结束,A组痰菌阴转率为95.8% (68/71),B组为97.2% (69/71),P>0.05;C组和D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34.8% (823)和4.7% (123),P<0.05。本文对疗程结束痰菌阴转且未失访的141例病人进行了2年随访。结果 A组2年复发率为6.3% (464),B组为4.5% (366)P>0.05,C组、D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11.1% (1/9)和50.0% (1/2),P>0.05。结论 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可将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化疗疗程缩短为4个月,痰菌阴转率、2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耐多药肺结核痰菌阴转率明显提高,复发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因此,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可缩短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程,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微卡(Vaccae)治疗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和9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A、B、C、D组,A组(85例)、B组(84例)采用2HRZS(E)/4HR方案;C组(45例)、D组(45例)采用3HRZA(E)/6HR方案;A、C 2组加用微卡。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80.0%和65.5%,C、D组分别为71.1%和62.2%;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7.6%和84.5%,C、D组分别为95.6%和77.8%。疗程结束时胸部X线显著吸收率:A、B组分别为90.6%和75.0%,C、D组分别为82.2%和60.0%。空洞闭合:A、B、C、D组分别为85.9%、64.3%、77.8%、57.7%。结论 微卡辅助治疗菌阳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0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微卡+HRZE(S)/4微卡+HR 58例,对照组:2HRZE(S)/4HR 51例。结果治疗2周,1、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44.8%、62.0%、89.7%,对照组为25.5%、41.2%、76.0%(P<0.05);治疗2个月末胸片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37.9%、19.6%(P<0.05);空洞闭合率各为65.5%,38.7%(P<0.05);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临床咳嗽、发热、乏力消失率为48.3%7、1.4%5、9.3%,对照组为25.5%、50.0%、40.0%(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61、22、4个月痰菌复阳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上与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相比缩短了痰菌转阴、胸片病灶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化疗方案均为3PaL2AKZThV/15PaL2ZThV。治疗组为病人头3个月每15d肌注微卡(22.5μg),随后的3个月每月肌注1次微卡。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6%和26.6%,18个月时为93.3%和73.3%有显著差异(P<0.05);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CD4+、CD4+/CD8+9个月时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短程化疗并用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对患者痰菌阴转的影响。方法 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例,在短程化疗基础上给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作为实验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给单纯短程化疗作为对照组,共33例,男28例,女5例。观察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实验组排菌天数为16.67±10.28天,对照组为37.5±15.41天,t′=6.37,P<0.001,两者有显著差异。毒、副作用无增加趋势。结论 短程化疗并用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简单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菌苗)在初治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3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入微卡菌苗治疗组(M组,171例)和对照组(C组,171例)。M组化疗方案为2HRZE/2HR,C组为2HRZE/4HR。M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6个月,C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M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36.8%,培养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80.1%,培养阴转率85.9%。C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19.9%,培养阴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54.4%,培养阴转率67.8%。头2个月痰菌阴转率M组显著高于C组(P<0.01)。疗程满6个月后M组涂片阴转率98.2%,培养阴转率99.4%;C组涂片阴转率98.8%,培养阴转率98.8%。M组与C组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M组优于C组。M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1年后随访M组和C组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是3.0%和5.6%(P>0.0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缩短短程化疗疗程。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复发率底。微卡菌苗可用作初治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短化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评价化疗并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菌苗 )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 191例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 A、B、C、D组 ,A、C组 (各 5 0例 )分别采用 2 HRZS/ 4 HR和 2 HRZES/ 6 HRE加微卡菌苗方案治疗 ;B组 (46例 )、D组 (45例 )单纯用 2 HRZS/ 4 HR和 2 HRZES/ 6 HRE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第 2月末痰菌阴转率 :A、B组分别为 96 .0 %和 78.3% ;C、D组分别为 92 .0 %和 6 8.9% ;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 A、B组分别为 98.0 %和 87.0 % ;C、D组 96 .0 %和 77.8%。疗程结束胸片改善有效率 A、B组96 .0 %和 84 .8% ;C、D组 92 .0 %和 73.3%。空洞闭合 A、B、C、D组分别为 83.33%、5 2 .6 3%、78.5 7%、4 5 .0 0 %。结论 微卡菌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 ,促进病灶吸收 ,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 2次痰涂片与 3次痰涂片法考核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结果的差异。方法 对 104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 6月的治疗期间每月用 2次痰涂片和 3次痰涂片法查痰 1次。对治愈患者中的 998例进行了 2年的随访查痰。结果 在 6月治疗期间,治疗后 4~6月末的痰菌阴转率 2次痰涂片法和 3次痰涂片法几乎一致,差别较大的是在治疗头 1~2月,其痰菌阴转率分别相差 4.4%和 3.1%。 2月末 2次痰涂片法痰菌阴转,或未阴转但延长了 1月的强化期治疗者,与 2月末 2次痰涂片法痰菌阴转而 3次痰涂片法痰菌仍然阳性,但又未延长强化期治疗者的 2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是 2.4%和 9.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意义。结论 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 1月末和 2月末的随访查痰应以 3次痰涂片法为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微卡(Vaccae)治疗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和9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A、B、C、D组,A组(85例)、B组(84例)采用2HRZS(E)/4HR方案;C组(45例)、D组(45例)采用3HRZA(E)/6HR方案;A、C 2组加用微卡.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80.0%和65.5%,C、D组分别为71.1%和62.2%;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7.6%和84.5%,C、D组分别为95.6%和77.8%.疗程结束时胸部X线显著吸收率:A、B组分别为90.6%和75.0%,C、D组分别为82.2%和60.0%.空洞闭合:A、B、C、D组分别为85.9%、64.3%、77.8%、57.7%.结论微卡辅助治疗菌阳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化疗并用乌体林斯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191例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A、C组 (各50例)分别采用2H3R3Z3S3/4H3R3和2H3R3Z3E3S3/6H3R3E3加乌体林斯方案治疗;B组 (46例)、D组 (45例)单纯用2H3R3Z3S3/4H3R3和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2月末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6.0%和78.3%;C、D组分别为92.0%和68.9%;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8.0%和87.0%;C、D组96.0%和77.8%。疗程结束胸部X线改善有效率:A、B组96.0%和84.8%;C、D组92.0%和73.3%。空洞闭合A、B、C、D组分别为80.9%、63.2%、76.0%、60.9%。结论 乌体林斯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痰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56)疗程各6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微卡治疗,后者仪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5.56%(77/90)、67.86%(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11%(73/90)、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2.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观察、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肺结核患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70例痰涂片阳性初治肺结核患随机分入Ⅰ组和Ⅱ组,分别采用2HRZS/4HR方案和2HRZS/4HR加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方案治疗;将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归入Ⅲ组,采用4-6种敏感药物加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  相似文献   

13.
Adjunctive immunotherapy with heat-killed Mycobacterium vaccae was studied 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120 no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adults with newly diagnos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a single dose of M. vaccae or placebo 1 week after beginning chemotherapy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M. vaccae was safe and well tolerated. The rate of sputum culture conversion after 1 month of tuberculosis treatment was 35% in the M. vaccae group and only 14% in the placebo group (P=.01) but was comparable at 2 months and thereafter. Patients receiving M. vaccae had greater improvement on chest radiography at 6 months (91% vs. 77% for placebo recipients; P=.04) and 12 months (94% vs. 80%; P=.04) after initiation of tuberculosis treatment. These data provide evidence of an early increase in sputum culture conversion and greater radiographic improvement among patients who received M. vaccae.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200例,均给予抗结核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108例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92例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T细胞亚群变化及痰菌转阴率。结果治疗2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过母牛分支杆菌(M.vaccae)菌苗的免疫治疗缩短初治肺结核化疗疗程及对难治肺结核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初治肺结核142例及难治肺结核46例,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治疗组及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加用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初治肺结核经免疫治疗后化疗疗程缩短至4个月近期疗效令人满意;难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vac-cae可使CD4T及CD4/CD8升高。结论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肺结核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配对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入微卡治疗组(M组,40例)和对照组(C组,40例)。两组常规使用降糖药及饮食控制血糖。M组加用微卡治疗3个月,C组不用微卡。结果M组未见微卡对血糖控制等产生不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治疗后M组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CD3、CD4显著升高(P〈0.001),CD8显著下降(P〈0.05);PPD皮试阳转率M组较C组显著提高(P〈0.05);近2年观察M组无1例发生肺结核,C组有4例发生。结论微卡临床使用安全,有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并发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