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与比较三维超声与三维磁共振成像在肛提肌缺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选择成年健康女性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选择经阴道分娩并具有盆腔脏器脱垂症状的初产妇64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入选者都进行盆底的三维超声与三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记录肛提肌缺损等相关参数。结果:超声显示观察组的肛提肌缺损率为34.3%,对照组为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状态与盆底肌收缩状态的盆膈裂孔面积、肛门内括约肌厚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维MRI显示观察组的肛提肌缺损率为39.1%,对照组为1.6%,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HW、LHL、LPA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肛提肌的髂骨尾骨肌呈头尾方向走行并向上膨凸,耻骨直肠肌位置较髂骨尾骨肌低;肛提肌缺损表现为两侧不对称,阴道经缺损处向侧方膨出,病变一侧与耻骨联合分离。结论:三维超声与三维磁共振成像在盆底检测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分娩所致的肛提肌缺损,还可描述缺损肌肉与周围脏器的相互关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盆底超声观测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损伤与生殖道裂孔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于本院妇科术前通过POP定量分期系统(POP-Q)分期为Ⅲ-Ⅳ期的220例P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及盆底断层成像技术,评估肛提肌损伤情况,在盆膈裂孔最小平面测量双侧肛提肌尿道间隙(LUG)。在最大Valsava状态下三维盆底超声轴平面测量盆膈裂孔面积(LHA)。根据盆底超声扫查结果是否存在肛提肌损伤分为损伤组及未损伤组,比较两组生殖道裂孔高度、会阴体长度以及盆膈裂孔面积(LHA)。对肛提肌损伤组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生殖道裂孔高度截断值来预测肛提肌损伤的诊断性能。结果 盆底超声探测肛提肌损伤128例(58.2%),无损伤92例(41.8%)。损伤组生殖道裂孔高度均值为(54.04±3.85)mm,会阴体长度均值为(22.18±1.82)mm, LHA均值(33.70±2.99)cm2;无损伤组生殖道裂孔高度均值为(46.77±2.72)mm,会阴体长度均值(22.25±1.76)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3DUS)评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108例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存在SUI分为SUI组和非SUI组,每组各54例.两组产妇均行经会阴盆底3DUS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RVA)、肛提肌裂孔面积和Valsalva动作下RVA、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脱垂率;SUI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次/3 d,10次/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4个疗程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超声显像显示,SUI患者Valsalva动作下见RVA、BND、尿道旋转角增大和肛提肌裂孔异常,阴道内常有团状低回声区.静息状态时,两组产妇RVA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时,SUI组RVA、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BND、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脱垂率大于非SUI组(P<0.05).治疗2个疗程和4个疗程后,SUI患者在Valsalva动作下RVA、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BND、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脱垂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4个疗程后低于2个疗程后(P<0.05).结论:SUI经会阴盆底3DUS影像表现典型,相关参数变化显著,且电刺激后改善明显,能辅助产后SUI初筛和盆底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不同方式分娩后肛提肌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盆底肌损伤相关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后女性280例,其中自然阴道分娩组120例,产钳助产组40例,剖宫产组120例,均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肛提肌损伤进行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期间9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5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A,3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观察组B,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经三维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相关参数。结果: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肛提肌裂孔结构,观察组A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缩肛、Valsalva状态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有巨大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盆腔气管脱垂的诊断中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4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接收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在3种状态之下,观察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更为松弛,观察组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0%的患者为肛提肌异常,76%为阴道周围结缔组织缺失.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能够使盆底解剖结构更有效显示,诊断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3):176-179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初产妇及未育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肛提肌厚度的变化,探讨妊娠分娩对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产后6~8周检查的首次经阴道分娩产妇50例为产后组,同期选取健康未育女性41名为对照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左右两侧肛提肌的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产后组静息状态及最大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12.52±1.98)cm~2和(10.47±1.47)cm~2,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组静息状态及最大收缩状态下肛提肌厚度左侧分别为(0.58±0.11)cm和(0.77±0.12)cm,右侧分别为(0.58±0.09)cm和(0.76±0.11)cm,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妊娠及经阴道分娩对肛提肌存在一定损伤,经会阴三维超声可较为客观地评价肛提肌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9例肾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用常规超声和SonoVue超声造影剂分别显示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并进行显示率的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显示出假包膜的有32例(32/89,35.9%),超声造影显示出假包膜有59例(59/89,66.3%);常规超声显示出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有43例(43/89,48.3%),超声造影显示出有68例(68/89,76.4%),两者对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的显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能更清楚显示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为超声诊断肾细胞癌提供更多的信息。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明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阴道探头及表浅探头诊断盆底及外阴疾病临床.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盆底及外阴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受试者均在该院行外科治疗,术前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探头行阴道三维超声扫描观察患者盆底形态学及外阴创伤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表浅探头联合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三维超声结果与外科手术结果符合率,并观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且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器官脱垂超声影像学表现:静息状态阴道两侧不对称且未完全闭合,两侧肛提肌对称性欠佳或不对称,回声不均匀,缩肛动作状态腔内缩小、肛提肌裂孔缩小,Vasaval动作状态阴道腔增大,肛提肌裂孔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增大,可见脱垂回到阴道子宫回声.压力性尿失禁超声影像学表现:静息状态阴道腔未完全闭合,两侧不对称明显,阴道"蝴蝶"形态消失,肛提肌肌肉周围结缔组织疏松、缩肛状态肛提肌出现轻度增厚或不增厚,肛提肌裂孔缩小,Vasaval状态阴道腔持续增大、肛提肌侧支不对称、肛提肌无变化或厚度轻度降低.结论 联合应用阴道探头及表浅探头诊断盆底及外阴疾病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外阴疾病超声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81例初产妇进行观察研究.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81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产后6~8周的肛提肌,对所有可能导致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受试者的新生儿头围(HC)、出生体质量、第二产程时长、母体年龄、婴儿性别、会阴侧切及器械分娩.对以上所有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后肛提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81例初产妇的肛提肌,其中13例(16.05%)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单因素分析影响肛提肌损伤的因素有:较大的胎儿头围,较长的第二产程时长,较大体质量,会阴侧切,器械分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儿头围OR=5.72(95%CI:1.68~19.47),第二产程时长OR=4.93(95%%CI:1.65~14.68),胎儿体质量OR=1.90(95%CI:1.09~3.29),器械分娩OR=1.36(95%CI:1.05~2.51),会阴侧切OR=1.41 (95%CI:1.16~5.47),以上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胎儿性别、母体年龄不是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大的头围和较长的第二产程是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2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21例,阴道自然分娩11例,同期选择健康未生育妇女13例为对照组。前两组均在产后12周选择3种不同状态下(静态、Valsalva动作时及肛提肌最大收缩状态),采用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直径(LHD)、前后径(LHAP)、横径(LHLR)、周长(LHC)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计算肛提肌弹性econt,阴道指诊评估肛提肌收缩时的肌力。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生殖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肌力和肛提肌弹性小于对照组(均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阴道自然分娩组比较,会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LHD、LHAP、LHLR、LHC、LUG,肛提肌弹性等差异3组均无统计学(P〉0.05),但肛提肌肌力等级较阴道自然分娩组高(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自然分娩者产后均存在生殖裂孔形态学变化,提示妊娠及分娩均存肛提肌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保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三维盆底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评估传统阴道分娩与镇痛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行传统阴道分娩,观察组行镇痛分娩,比较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前及产后肛提肌裂孔的三维超声参数。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58.90±4.63)min,较对照组的(65.33±4.19)min更短(P<0.05),两组的产时出血量分别为(270.98±34.90)m L、(276.09±33.11)m 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6周,两组产妇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均较产前上升(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静息、肛提肌收缩以及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Ⅰ、Ⅱ类肌纤维异常、疲劳度异常以及阴道内动态压力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5.81%、20.97%、29.03%、29.0%,均较对照组的43.55%、38.71%、46.77%、48.39%更低(P<0.05)。结论镇痛分娩可保护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三维盆底超声能够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检查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直肠腔内超声在定位肛周感染性疾病中内口、瘘管走形、脓腔位置、隐匿灶的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直肠腔内超声检查175例患者,其中肛瘘127例,肛周脓肿48例,根据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内口定位、瘘管走行追踪及检测脓腔位置、隐匿灶。结果    定位内口151例,准确率达86.3%(151/175);定位瘘管一条者90例,瘘管两条者37例;检测到55个脓肿病灶,其中皮下脓肿9例,黏膜下脓肿3例,黏膜皮下脓肿4例;低位肌间脓肿16例,高位肌间脓肿11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例,盆腔间隙脓肿2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应用三维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肛周感染性疾病,能够准确定位内口、显示瘘管走行,有效检测脓腔位置及隐匿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必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 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盲肠窝脂肪组织、肛周皮肤外,与Miles手术相同。结果 低位直肠癌保肛率67.69%。根治术后584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吻合器组75%、支撑捆扎组76.59%。局部复发率:吻合器组5%、支撑捆扎组3.2%。手术合并症:吻合器组吻合口漏4%;支撑捆扎组吻合口漏2.5%。两种保肛方法5年生存、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中,在确保根治和术后排便功能,能完成口侧结肠-直肠(肛管)吻合者,可作为保肛适应症选择范围。保肛术式选择,吻合口在盆腔内者选择吻合器技术,在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者选择支撑捆扎吻合术。经肛门支撑捆扎吻合可以取代吻合器完成超低位及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两种吻合方法之间对病人的预后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宋贞英  丁华  肖娴静  李洪梅 《安徽医学》2023,44(10):1184-1189
目的 评估胎头吸引联合会阴侧切助产术对单胎初产妇盆底超声的近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67例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及盆底超声数据,其中胎吸+侧切组39例为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128例为对照组。于产后6~8周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并评估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损伤情况。测量并比较两组盆底超声相关参数(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扩张率、膀胱尿道后角开放率、尿道内口开放率、膀胱明显脱垂、子宫脱垂及会阴体过度运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年龄、新生儿体质量、胎儿双顶径、胎儿头围及第二产程时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未观察到肛提肌或肛门括约肌损伤。两组产妇的盆底超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胎头吸引联合会阴侧切助产术与最大valsalva状态下产妇的肛提肌裂孔面积扩张[OR (95% CI):1.201(0.547~2.637)]、膀胱尿道后角开放[OR (95% CI):0.657(0.057~7.622)]、尿道内口开放[OR (95% CI):1.285(0.572~2.884)]、膀胱明显脱垂[OR (95% CI):0.996(0.416~2.381)]、子宫脱垂[OR (95% CI):1.621(0.718~3.658)]及会阴体过度运动[OR (95% CI):1.839(0.188~17.946)]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P>0.05)。结论 与经阴道自然分娩比较,胎头吸引联合会阴侧切术的实施对单胎初产妇近期盆底超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会阴陈旧性Ⅲ°裂伤修补术前清洁灌肠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阴Ⅲ°裂伤为会阴裂伤中最严重者 ,由于肛提肌、阴道筋膜、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下段均受损 ,以至引起大便失禁及不能控制排气 ,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手术主要是修补撕裂的直肠、肛门括约肌、肛提肌并重建会阴体 ,达到完全控制大便与排气[1] 。通常施行手术前需常规清洁灌肠 ,并且对肠道清洁要求甚高。如清洁肠道不彻底 ,粪便污染术口 ,既增加手术难度 ,又将引起术口感染。为寻求一种既安全 ,又省时节力 ,又能达到彻底清洁肠道目的的灌肠方法。我们对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 ,并将新的灌肠方法与传统灌肠方法进行了比较。现…  相似文献   

17.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的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进行东方人种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研究;方法 进行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观察20例。在临床上进行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204例,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1mm皮肤切口,摘除下眶隔脂肪2~3块,切除皮肤及眼轮匝肌3~10~15mm。结果 解剖显示人眶肌筋膜韧带是眶隔筋膜外侧部分增厚的膜状纤维韧带结缔组织结构,位于眶外侧脂肪囊的外侧,该韧带在冠状面上,位于眼外眦角内侧,浅面紧贴眼轮匝肌深面,深面附着在下眼睑睑板下方,韧带长15mm,宽12mm。剪断眶肌筋膜韧带,将筋膜韧带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达到眼轮匝肌提紧,眶筋膜提紧及下眼睑皮肤松驰矫正,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8月,在临床上进行的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204例中,其中5例,手术后几天里发生轻微睑外翻,拆线后恢复良好。大部分手术者经过2周到2年的随访,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特别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较为适用,它既可避免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少数人手术后造所的下睑缘僵直,又可避免单纯眼轮匝肌提紧手术后少数人留在外眦角硬结,或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但眶肌膜韧带提紧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手术并不一定常规地用于每一个患者,如果用于下睑多层结构明显松驰的病例,其效果良好,而且有较好的无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产后6周女性(病例组)及40例未生育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又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对3组在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进行比较,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并将不同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选择性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均低于经阴道分娩组(P < 0.05~P < 0.01),对照组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 < 0.01);经阴道分娩组在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865、0.876)。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可以通过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进行评估,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作为评估女性盆底功能的常规筛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发生于肛周、会阴部的严重软组织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死为特征表现.虽然该病发病率低,但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部分患者就诊时即可出现感染性休克[1-2].而且该病可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出现误诊,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以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肾癌(SRCC)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直径<3 cm小肾癌患者,其中,体检发现21例(70.0%),腰部酸痛5例(16.6%),血尿4例(13.3%).观察造影后声像图、SRCC的确诊率、假包膜显示率、及坏死灶显示率.结果 30例肾恶性肿瘤造影后均为高增强,与正常肾皮质同时灌注增强的有10例,表现为快进的有6例,慢进的有4例;CEUS 正确诊断率9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76.6%(x2=3.945,P<0.01);CEUS假包膜显示率6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3.3%(x 2=9.321,P<0.01);CEUS坏死灶显示率6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10.0%(x 2=10.324,P<0.01).结论 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敏感显示病灶的假包膜及坏死灶.对诊断SRC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