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巨细胞瘤(GCTB)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倾向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以局部溶骨性病灶为特征。GCTB可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2],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的3% ~ 5%,好发年龄为20 ~ 40岁[1,3]。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约半数发生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少数严重者软骨下可受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4];发生在脊柱的病灶以骶骨最为多见,其次为腰椎、胸椎、颈椎[5]。近年来,GCTB的治疗模式逐渐从外科治疗转变为以外科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辅助的综合治疗。随着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兴起,地舒单抗被广泛应用于GCTB的治疗,其可延缓肿瘤进展、降低手术分期等[1]。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特异性结合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然而,也有部分研究[6]表明,术前应用地舒单抗可能会增高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地舒单抗术前应用时长存在争议,并有少数报道[7]提出,地舒单抗可能与肿瘤恶变有关。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重点回顾近5年的相关研究,对地舒单抗作为GCTB新辅助治疗药物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免疫细胞角度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免疫微环境,明确骨巨细胞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组成,在单细胞水平探索地舒单抗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免疫改变。方法: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初发骨巨细胞瘤及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的手术病例中收取新鲜组织样本,送质谱流式细胞术分析,使用t-distributed stoch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9例20处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析肿瘤发生部位和特点,组织病理学确定组织学形态特点,临床资料及随访确定肿瘤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女性多于男性,女:男为2:1.3例<20岁,平均21岁.大部分发生于长骨,膝关节上下最常见.位于长骨的肿瘤影像学上表现为干骺端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并延伸至骺端,3例病人3处局限于干骺端,不侵犯骨骺,1例出现成骨性肿瘤区.组织病理学上部分肿瘤区可出现纤维组织细胞、反应性骨形成及动脉瘤样骨囊肿.手术采用刮除植骨或广泛切除,3例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结论]多中心骨巨细胞瘤多发于年轻病人.常见于膝关节周围,部分肿瘤局限于干骺端.各处肿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非由初次发生的肿瘤转移而来.肿瘤是否复发与外科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地诺单抗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地诺单抗对手术方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围手术期接受地诺单抗治疗的复杂桡骨远端GCT病人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为23~33岁,平均28.43岁。所有病人均有明确GCT病理诊断,2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人术前接受120 mg 地诺单抗皮下注射3~4次,术后根据实际手术类型安排用药。比较病人应用地诺单抗前后手术方案的差异,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随访病人的肿瘤学预后及术后功能恢复。结果 病人均按计划用药,用药总次数为4~10次(平均7.71次),用药期间无死亡病例,未见下颌骨坏死,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RECIST评估结果显示: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2例;6例病人(85.71%)实现外科手术降级(行囊内刮除术5例,瘤段广泛切除2例),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组织学巨细胞清除率为85.71%(6/7);随访20~41个月,平均26.71个月,7例病人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复发;病人术后的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功能评分平均为27.86分(得分率为92.87%),平均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7.43分,平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1.00分。结论 地诺单抗是治疗桡骨远端GCT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用药可降低手术难度,从而实现外科降级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一例孙传友*鲁胜武*阮亚*曹家树*易志坚*患者男,28岁。右膝部跌伤后疼痛且无力3年,以关节炎治疗无效。近月来疼痛加重。X线片拟为“骨宾骨巨细胞瘤”入院。检查:右膝骨宾骨较健侧肿大,皮温略高,压痛明显,浮骨宾试验和麦氏征阴性,股四头肌轻度萎...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髌骨骨巨细胞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骨骼许多部位的骨巨细胞瘤报道较多,而髌骨骨巨细胞瘤报告甚少,现将我院所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介绍 病例1,男,51岁,因不慎滑倒摔伤右膝关节肿痛4个月,伤后即到附近诊所给强的松龙加2%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每周1次,3次为1疗程,到封闭第3次后突感右下肢无力,不能抬腿,局部肿胀加重,皮温增高,夜间疼痛敏感,方来我院,经拍X片示:右髌骨骨质广泛溶解、膨胀、破坏影。 病例2,女,36岁,不明原因右膝关节肿痛,皮温增高,曾在当地诊所行封闭治疗1疗程,右膝关节肿痛加重,到某院拍片诊断为右髌…  相似文献   

7.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和易复发的骨肿瘤,膝关节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50%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胜骨上端。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肿瘤的分级,组织浸润扩散的程度,骨肿瘤骨壳是否完整及是否反复发作有恶变而不同,可分为刮除、灭活、植骨、瘤段切除、骨结构重建和截肢术。保存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是膝关节骨巨细胞癌治疗的关键。我科1991年~1996年对发生在股骨下端、股骨上端的1、2级骨巨细胞瘤,采用彻底切刮病灶后氮气束综合电刀反复烧灼残腔,自体骼骨行T型或倒T型植骨,I。一梯形自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9例…  相似文献   

8.
畸形性骨炎伴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一例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刘福成,李其云患者,女性,25岁,农民,已婚。主诉左腿隐痛3年,近半年来加重,于1989年7月6日入院。体检:左胫骨中段外侧局限性隆起,有轻压痛无弹性,无静脉怒张,皮温不高。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巨细胞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4%-5%,约1%表现为多发的同时(synchronous)或不同时(metachronous)发生的病变。本研究介绍30例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病理确诊为具有2个或2个以上分开部位病灶的骨巨细胞瘤30例,回顾分析影像学资料,了解肿瘤的特点及发病部位规律。再次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特点。从病历记录中获得临床和随访资料。 结果:男、女比例为1:2,确诊时平均年龄为21岁。59%的患者年龄小于20岁。本研究共有94处肿瘤,每例患者平均有3处肿瘤(范围,2-9处)。大部分肿瘤发生于长骨。6例患者为同时发生的病变累及同侧肢体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在影像学上,长骨上肿瘤表现为膨胀性溶骨病灶,位于干骺端并向骨骺方向扩展。少部分肿瘤局限在干骺端,表现为纤维骨性或成骨性病变,或者发生在未成年患者较多。次要的病理组织改变包括,纤维组织细胞区反应性骨形成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样改变。大部分肿瘤采取刮除术(64%)或切除术(22%)。其复发率与单发骨巨细胞瘤相似。3例发生转移,2例发生恶变。 结论:与单发骨巨细胞瘤相比,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更易发生于年轻人,常表现为膝关节周围呈同时发生的病变。由于纤维组织细胞区和反应性骨形成的存在,因此在影像学一些肿瘤表现为成骨性或纤维骨性肿瘤。肿瘤的复发率主要取决于采取的术式。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10.
髌骨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 ,男 ,2 8岁。主因右膝关节疼痛、肿胀 5 4天入院。患者 5 4天前不慎摔倒 ,右膝跪地 (力量不大 ) ,感疼痛、瘀斑 ,活动稍受限 ,继则肿胀 ,在当地县医院按“右髌骨骨膜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 ,右膝关节肿胀减轻 ,活动正常 ,但仍疼痛不适 ,且行走无力。为行进一步诊治 ,来我院就诊 ,摄X线片后 ,门诊以“右髌骨良性肿瘤”收住院。查体 :右膝关节稍肿胀 ,两侧膝眼饱满 ,皮肤不红 ,皮温稍高 ,右髌骨压痛 ( ) ,浮髌试验( - ) ,抽屉试验 ( - ) ,麦氏征 ( - )。膝关节活动正常 ,双下肢肌肉无萎缩 ,肌力正常。X线检查 :右髌骨蜂窝状改变、密…  相似文献   

11.
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1月至2006年4月手术治疗的37例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7年2个月,平均2年11个月。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术21例,肿瘤复发3例;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植骨术12例,肿瘤复发3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4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8.2%,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中心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治疗现状,探讨影响手术方案选择、肿瘤复发以及肢体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个骨肿瘤治疗中心2000年3月至2012年5月病理学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222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0例,女102例;年龄(35.5±12.3)岁。肿瘤行囊内刮除术、切刮除术或边缘切除术。分析流行病学、形态学、影像学因素和临床特征,探索术后肿瘤复发、手术方式、术后肢体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行囊内刮除128例(57.6%),切刮除术13例(5.8%),边缘切除术79例(35.5%)。15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1.6%。 术后23例复发,复发率14.5%(23/159),术后至复发的时间(23.9±22.3)个月。囊内刮除术后复发率为19.0%,切刮除术为0,边缘切除术为8.9%,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唯一因素。复发肿瘤的手术方式与首诊原发肿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患者更倾向于边缘切除。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分级、Enneking骨肿瘤分期以及有无软组织肿块可明显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囊内刮除术后患者的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明显优于边缘切除,Enneking分期、有无软组织肿块、首诊原复发亦可明显影响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结论 手术切除方式是同时影响术后复发与肢体功能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63-2166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骨肿瘤,常为单发病灶,多中心发病者罕见,报道以个案为主。为进一步分析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作者搜集了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病例研究,对其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好发于骨骼未成熟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干骺端及手足骨的发病率高于单发者。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终手段,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影像和核医学检查可以避免漏诊,在治疗时要求坚持对各个病灶独立评估其特点,确定治疗方案。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患者及高危患者应坚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初次手术方式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4月44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初次手术治疗,包括囊内病灶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术,边缘切除术、广泛切除术。[结果] 44例患者获得12~56个月随访,5例复发,1例出现肺转移,总复发率为11.36%,肺转移率2.27%。行囊内病灶刮除植骨术18例,2例复发,复发率11.11%。行囊内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22例,3例复发,复发率13.63%。植骨组与骨水泥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行边缘切除术、2例行广泛切除术病例均无复发。本组中8例合并病理骨折的病例中1例复发,复发率12.50%。无病理骨折组复发率11.11%,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Ⅰ、Ⅱ级及大部分III级病例,都可以行囊内切除,主要是扩大刮除加辅助处理瘤床,得到良好的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54例远期疗效分析陈孔冠林深镇郑钦洪⒇我们从1982年以来共收治不同部位的病理分级为Ⅰ~Ⅱ级的骨巨细胞瘤54例,全部采用该方法治疗,术后随访2~14年,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4.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及病理确...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 女,36岁。左侧胸背部隐痛3个月,活动后稍气短10天,于1998年12月7日入院。体检:左侧胸背部第7~8后肋处稍隆起,局部轻压痛及叩痛,叩诊实音,肺呼吸音降低;神经系统无异常;心电图、肺功能均正常;胸部X线片、CT扫描及MRI显示左胸后纵隔脊椎旁有一类圆形、分叶状、约10cm×7cm×5cm大小肿块影,部分裸露于胸腔内,边缘轮廓清晰,包膜骨样钙化,密度不均,似皂泡样改变,基底浸及第8后肋,肋骨呈溶骨性破坏,皮质膨胀变薄,无反应性新骨形成,累及邻近椎体,椎间孔受压增大,肿瘤突向椎管内,脊髓…  相似文献   

19.
男,41岁,以左髂后疼痛1年,发现髂后肿物9个月来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髂后疼痛,局部轻压痛,无肿块,当时予以X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疼痛反复出现,9个月前发现左髂后一肿块,压痛,行B超检查示:左髂骨上可见一混合性回声光团,大小2.0cm×3.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仍未予治疗.近3个月来,肿物渐增大,诉疼痛,无双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自发病来体重无减轻,无咳嗽、胸痛,活动无受限.查体:左髂后可触及13cm×12cm大小肿物,局部皮温高,未见静脉怒张,活动度差,质韧,压痛,左骶髂关节压痛.  相似文献   

20.
跖骨骨巨细胞瘤一例报告郝海群王永福段光明患者女,30岁。因右足背肿块渐增大7年伴酸痛1年,于1995年4月10日入院。7年前发现右足背有一枣样大小无痛性肿块,渐增大,对足趾活动无任何影响,近1年来肿块增大明显并伴有酸痛不适。门诊摄X线片后按“右足骨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