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及影像表现在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及进展。方法:34例经病理证实胰腺癌,团注法以3~4mL/s速度注入对比剂行动态三期增强扫描,时间分别是20s、40s、65s,层厚层距3~5mm,分析其影像改变,并分析和比较正常胰腺和肿瘤在三期扫描的增强情况,研究其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结果:34例胰腺癌中胰头癌22例,胰体癌7例,胰尾癌2例,弥漫性分布3例。病灶大小2~11.5cm不等,肿瘤-胰腺对比在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分别为(23.25±11.31)、(63.58±26.34)、(43.15±22.53)。根据胰腺癌影像表现,34例中有30例被正确诊断,术前认为可切除1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超声检查及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设定行超声检查为对照组,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及手术可切除性情况。研究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76.47%)大于对照组(2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诊断胰腺癌价值高,具准确性、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胰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层螺旋CT的影像资料,寻找其特点。结果:40例中,胰头癌28例(28/40),占70%,胰体癌8例(8/40),占20%,胰尾部癌2例(2/40),占5%,癌肿位于胰头颈部、体尾部4例(4/40),占10%。CT平扫时呈低密度改变26例,等密度改变7例,水样密度改变6例。增强扫描病变均有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病变累及胰包膜及胰腺周围,致使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头病侧病变导致胆道低位梗阻(肝内外胆道扩张),同时伴有主胰管扩张。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及包埋的24例(24/40);腹腔淋巴结肿大,肝内转移21例(21/4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胰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最有意义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与CT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28例及同期胰腺良性病变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检查,统计、比较三种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检出率66.8%,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检出依次为23例(82.14%)、27例(96.43%)与26例(92.86%),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显著(P<0.05);健康体检者与胰腺癌患者BV、BF、MTT、PS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上,多期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及多层螺旋CT平扫可提高胰腺癌临床诊断率,为诊治提供有价值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65例胰腺癌患者均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定为30 s(胰腺期)和70 s(门脉期),造影剂用量100 ml(非离子型),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2.5~3 ml/s。观察并比较肿瘤及正常胰腺在两期的增强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结果 65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34例,钩突部18例,体尾部13例。发现小胰腺癌3例,直径均小于2 cm。增强扫描肿瘤在胰腺期、门脉期的增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胰腺组织在胰腺期增强值明显高于门脉期(P〈0.05);肿瘤-胰腺对比在胰腺期与门脉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周大血管受侵占不可切除性肿瘤的62%,胰周小静脉迂曲扩张占40%,肝脏转移灶占38%。结论运用螺旋CT进行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能更好地发现病灶,有助于胰腺癌的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与CT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28例及同期胰腺良性病变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检查,统计、比较三种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检出率66. 8%,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检出依次为23例(82. 14%)、27例(96. 43%)与26例(92. 86%),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显著(P 0. 05);健康体检者与胰腺癌患者BV、BF、MTT、PS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上,多期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及多层螺旋CT平扫可提高胰腺癌临床诊断率,为诊治提供有价值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06-2307
56例检测发现胰腺肿块的患者均行超声和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统计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和超声技术检测诊断胰腺癌的病例数,结合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记录并对比分析胰腺癌患者和胰腺炎患者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三期的CT值。多排螺旋CT检查胰腺癌的准确率为90.69%,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51.16%,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超声检测技术,且胰腺癌患者的CT值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明显高于非胰腺癌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辅助诊断胰腺癌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提高癌症检出率,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和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83-1084
50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多排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将CT和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从肿瘤大小、转移和分期情况比较CT和超声检查效果。与超声检查肿瘤大小准确率(86.0%)、淋巴细胞转移准确率(18.0%)、远处转移准确率(14.0%)和肿瘤分期准确率(38.0%)比较,多排CT肿瘤大小准确率(98.0%)、淋巴细胞转移准确率(40.0%)、远处转移准确率(46.0%)和肿瘤分期准确率(72.0%)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胰腺癌具有较好的优势,对胰腺癌瘤体大小、转移、分期和手术切除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是临床参考价值较高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对胰腺癌和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胰腺癌患者45例和胰腺炎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MRI、多层螺旋CT联合MRI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的准确率;比较胰腺癌与胰腺炎在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比较胰腺癌及胰腺炎影像学特征,包括胰腺体积增大、周围淋巴结肿大、病变侵犯至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病变内钙化、病变累及周围囊肿、胰胆管不规则扩张、动脉期强化。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胰腺癌患者45例,胰腺炎患者60例;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胰腺癌34例,诊断准确率为75.56%,胰腺炎46例,诊断准确率为76.67%; MRI检查显示,胰腺癌35例,诊断准确率为77.78%,胰腺炎47例,诊断准确率为78.33%;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显示,胰腺癌44例,诊断准确率为97.78%,胰腺炎58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准确率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较胰腺炎患者低,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胰头癌和壶腹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头癌和壶腹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其中胰头癌29例,壶腹癌10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39~81岁。应用Siemens Sensation 4层和16层CT,进行增强前后多期扫描。在原始横断面图像基础上结合多层面重建及其它后处理,对两组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进行总结、比较,统计CT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病例的CT主要表现:①壶腹癌瘤体小,易向十二指肠腔突出,中心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胰头癌的中心则通常在胰腺内。②肿瘤与胆胰管、胰周血管的关系均可清晰显示。③两管靠近(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5mm)多见于壶腹癌,而两管分离(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5mm)多见于胰头癌。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肿块显示率分别为96.6%和90%,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1%和90%。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展现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影像特征,对术前诊断和分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胰腺多期增强扫描并病理证实的胰腺癌38例,分析其CT征象并运用VR、MIP、MPR、CPR技术行胰腺及胰周血管三维重建,判断胰腺癌周围浸润及血管侵犯情况,评估其手术可行性。结果多期扫描中动脉期肿瘤一胰腺密度差最大,为73±18HU,肿瘤检出率达100%。38例胰腺癌中,10例显示胰周一支或多支血管受肿瘤侵犯包绕。利用VR、MIP、MPR、CPR技术对病变及其周围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结合薄层横断图像,对肿瘤手术可切除判断准确率可达82.1%。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薄层扫描,能获得高质量的CTA、MPR、CPR图像,清晰显示病灶各种征象、与胰腺及胰周解剖结构的关系;有利于病灶定位、定性及局部侵犯的评价,对肿瘤可切除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癌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的资料,找出其特点。结果:30例中胰头癌20例,胰体癌6例,胰尾癌2例,胰头颈部癌3例,胰体尾癌1例;肿瘤直径〉2cm 22例,〈2cm 8例;CT平扫呈低密度改变20例,等密度5例,水样密度液化坏死5例。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性强化;另有胰周脂肪层消失19例;肝内外胆管扩张23例,合并胰管扩张25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及分支受累等18例;腹腔淋巴结肿大10例;肝脏转移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胰腺癌是一种无创性方法,是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徐颖 《大医生》2024,(1):127-12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在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胰腺癌与4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胰腺癌组(43例)和慢性胰腺炎组(45例)。88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SCT和MRI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分析MSCT、MRI增强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价值。结果 慢性胰腺炎组胰腺体积增大、向周围组织及大血管侵犯、周围淋巴结肿大、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及胰胆管不规则扩张患者占比均低于胰腺癌组,病变累及周围囊肿、胰胆管平滑状扩张及病变钙化患者占比均高于胰腺癌组(均P<0.05)。MS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1.11%和72.09%;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5.56%和76.74%,MSCT与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胰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联合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7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0TMRI和多层螺旋C T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3.0T MRI和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以及术前T分期的检出率。结果:3.0T MRI诊断准确率92.50%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72.50%,误诊、漏诊率7.50%低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TMRI检查术前T分期中的T1期、T2期的检出率(10.00%、22.50%)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0.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相较多层螺旋CT扫描,3.0TMRI检查在疾病诊断准确率、术前T分期检出率以及降低误诊、漏诊率方面的优势显著,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3年5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参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对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结果及患者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和DSA诊断检出瘤颈最大径和脑动脉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SA诊断检出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为92.50%,两种诊断方式病灶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操作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强,安全性和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更多有效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做出准确评价.方法对40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结合利用其Inspace及MPR多方位成像技术对胰周血管侵犯的程度做出评价.结果利用多层螺旋CT技术准确的显示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并对肿瘤的可切除性做出判断,其结果与手术及临床相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的评价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对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瘤科收治的33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以及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式下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方式下,阳性检出率与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76%(25/33)和60.61%(20/33),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方式下,阳性检出率与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94%(31/33)和84.85(28/33),两相对比,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宫颈癌的诊断时,采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方式,其阳性检出率与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均显著优于B超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对53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所有小肝癌患者均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检查。结果:通过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共诊断出其中43例伴有肝硬化,检出小肝癌病灶70个;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患者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期扫描诊断率分别为97.1%(68/70)、82.9%(58/70)、87.1%(61/70)。对比手术病理诊断,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与之对比,三期综合检出率增高至100%。临床中,运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其小肝癌的三期扫描表现以及特点为,在动脉期呈现为高密度灶,在门脉期则为低密度灶,延迟期呈低密度,分别占91.4%(64/70)、74.3%(52/70)、87.1%(61/70)。结论:在临床小肝癌诊断中,运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还可以清晰反映小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小肝癌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小肝癌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9例CT平扫疑为肾癌的患者(最终病理证实)全部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模拟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与B超检查,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1肾癌呈实质强化19例,星点状强化10例;2肾癌强化特点为一过性快进快出;3呈实质性强化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率(19/29)与同层动态增强扫描(19/29)及B超(17/29)无显著差别;在少血流星点状强化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率(10/29)与同层动态增强扫描(4/29)及B超(5/29)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等密度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曲面重组(CP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MSCT表现,肉眼观察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肿瘤与正常胰实质的密度对比,并用CPR显示胰腺、胰管和胆总管的全貌。结果:62例中5例(8.1%)肿瘤在平扫和增强扫描肉眼看均呈等密度,肿瘤全部位于胰头部,间接征象有“胰管中断征”(5例)、“双管征”(4例)、胰腺头形态异常(4例)和远侧胰实质的萎缩(1例)。其余57例肿瘤在增强扫描肉眼可见明显低密度肿块。结论:少数胰腺癌肉眼看呈等密度,“胰管中断征”、“双管征”和胰腺轮廓的异常是诊断的重要间接征象,CPR有利于显示胰腺、胰管和胆管的全貌,对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