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金-银染色和S-P染色结果分析李莲花林建树免疫金-银染色(IGSS)和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S-P)系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种新的免疫组化方法,两者均可用于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细胞涂片等,文献报道其敏感性优于PAP和ABC等其它免疫组化方...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染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染色系统1侯景辉1赵美卿2杨明球近年,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应用于免疫组化技术,从而建立了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B法(LabeledStreptavidinbiotinmethod),目前LSAB法已成...  相似文献   

3.
Giemsa染色在黑色素细胞病变免疫组化复染中应用侯建新,李素英,刘文君,李盛梅,杨海英免疫组化染色多数是经DAB显色后用苏木素复染,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在没有任何色素的病变中,这种复染方法能清晰地衬托出阳性反应的细胞,但在富有黑色素细胞的病变中,...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化染色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笔在组织周围画圈 ,以便在染色操作过程中比较方便地逐步滴加抗体 ,一是保证足够的抗体均匀地滴加在组织上 ,避免组织因抗体弥散流失而影响染色结果 ,二是节约试剂 ,降低成本。然而PAP笔国内没有厂家生产 ,全需购买国外生产的产品 ,价格比较昂贵 ,并且时常受到生产、订货等一些环节因素的影响 ,而导致国内市场缺货 ,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带来不便。我们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使用指甲油来代替PAP笔 ,使用效果较好 ,价廉物美 ,有推广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购买优质的无色 (浅色 )指甲…  相似文献   

5.
自动免疫组化仪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已成为常规病理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免疫组化制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免疫组化染色有很多步骤,每一步都有可能影响染色结果[1],对相同的抗体会因为不同的实验室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导致结果有所差异[2],因此正确使用自动免疫组化仪,将免疫组化的操作标准化,达到免疫组化的质量控制要求,是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摸索实践,总结出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穿标本六胺银染色的改进刘华庆,肖庆邦六胺银染色常用于显示基底膜。虽然显示基底膜的方法还有PAS染色、Masson三色等,但在诊断肾脏疾病中,尤其在诊断和研究肾小球疾病时,六胺银染色是最重要最常用的特殊染色,是HE和PAS染色等方法难以取代的。我们采...  相似文献   

7.
一种显示黑色素的免疫组织化学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显示黑色素的免疫组织化学新方法周素英张谷黑色素细胞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往往需要依靠免疫组化染色。但常用的ABC法或SP法中,由于经DAB显色后阳性颗粒呈棕黄色,与组织内原有的黑色素难以区别,给免疫反应真假性的判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建立了一种较...  相似文献   

8.
缓冲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冲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贺占国,江泓,田玉旺,成继民本文对CEA等14种常用抗体,用不同pH值的缓冲液(1/15mol·L-1PBs)做免疫组化染色,并用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仪进行染色强度测定,以探讨PBS的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找出不同...  相似文献   

9.
改进PAS染色法以增强糖类的显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PAS染色法以增强糖类的显示效果陈海滨王江辉李小兵新鲜配制的雪夫氏试剂,能清晰地显示组织切片中的糖类物质。但在实验室中,通常因其配制繁琐而一次性大量配制成后长期使用。时间存放稍久,其染色效果便不甚满意,难以达到科研和临床病理检查的要求。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0.
改良PAMS染色法显示肾小球基底膜胥维勇杨红李科杨群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囊壁基底膜在炎性损伤时,如断裂、增生、折叠等形态改变在普通HE染色切片中不易见到,常采用Gomori六胺银(PAMS)染色法来显示。我们应用胃蛋白酶消化替代高碘酸和铬酸的双重氧化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平台的应用在免疫组化染色的标准化控制中起重要作用[1],但不同免疫组化染色平台染色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免疫组化制片的质量,确保抗原的检测率[2],不同抗体应选择染色效果最佳平台。目前,关于不同抗体在不同免疫组化染色平台染色效果评价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2.
陈升  蒋疆 《解剖学杂志》2003,26(3):301-302
按传统脑厚片染色法染色出的脑片存在色差不理想,色泽缺鲜艳,分辨率低等现象。作者通过反复试验,从不断改进传统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各步骤中操作时间的控制对最后的显色效果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石蜡切片在染色中脱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蜡切片无论是在进行常规染色或是免疫组化染色时,首先都要进行脱蜡,特别是在免疫组化的染色过程中, 人们常把脱蜡不干净作为免疫组化染色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们为避免脱蜡不彻底,在脱蜡这一步骤使用各种办法保证这一过程的质量。常用方法有:(1)增加二甲苯的缸数。(2)延长二甲苯脱蜡时间,每缸达30~60min。(3)  相似文献   

14.
PTAH染色液配制的改进及应用体会王晓东为了缩短常规PTAH(phosphotungsticacidhematain)染液制备的成熟时间,且能较长久地保存染液,与常规方法比较同样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我们主要根据化学反应原理[1],对PTAH染液配制...  相似文献   

15.
李勇  范明 《解剖学杂志》1996,19(4):303-308
选用Wistar雌性大鼠40只,分设正常,神经损伤,损伤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PAP方法对神经干内的S-100蛋白检测。染色结果经形态学观察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干内S-100蛋白含量与损伤神经再生时间有密切关系,并观察到损伤第5,7天,损伤神经侧S-100轴浆转运现象,推测S-100可能参于了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损伤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纤维的再生。  相似文献   

16.
在免疫组化中,组织固定、抗原修复、显色反应是保证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重要步骤。我们用PV6000免疫组化染色法,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验,发现在严格按照染色步骤要求操作的同时,高温高压抗原修复后用自然冷却法检测比快速冷却法效果好。现在以乳腺癌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癌基因活化及抑癌基因突变所致。P53基因为一抑癌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为探索P53基因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运用多聚酶链反应—单纯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对胃癌组织中P53基因及其产物...  相似文献   

18.
全国性免疫组织化学质量控制活动介绍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免疫组化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方法,由于各实验室采用的组织处理、染色方法、抗体来源和抗体克隆号的不同,染色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差异,不合格的染色切片时有发生。至今相当部分的实验室对免疫组化标准化尚欠足够重视,不合格的染色结果会影响病理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英国、北欧和美国相继开展了免疫组化质量控制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常胃粘膜,癌周粘膜和癌组织中Cu Zn SOD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兔抗人Cu Zn SOD抗血清对正常胃粘膜和癌周及癌组织中CuZn SOD分布,进行免疫组化定位研究。发现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u Zn SOD染色强度明显高于癌周粘膜(P<0.05);癌周粘膜组织明显高于癌组织(P<0.05)。表明胃癌组织中Cu Zn SOD具有明显降低的现象。结果显示了39例胃癌组织中Cu Zn SOD染色阳性强度与术中所见腹腔转移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中度阳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与手工免疫染色的应用。方法选用常规应用的多种免疫试剂一抗和同种二抗,并采用机器操作与手工操作两种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实验结果。结果应用全自动染色仪阳性染色着色均匀,定位准确,无边缘效应,背景清晰,各项指标均优于手工操作染色的组织。结论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不仅标准化程度高,利于规范操作,更减少了手工操作染色带来的人为误差,能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