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艾霖  龚国民 《西南军医》2010,12(2):293-294
目的对时间分辫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五项血清学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TRFIA法和酶免法(ELLSA)对830份临床标本同时测定,进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TRFIA与ELLsA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的结果符合率较高,经配对资料,检验,两测定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RFIA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定量方法,对乙肝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接种乙肝疫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是一种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宁  林国英  董友志  何海明 《武警医学》2004,15(11):817-819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366例血清中,有199例HBV DNA阳性,占54.4%.血清HB-/ml占65.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占95.2%,≥106 copiessAg、HBeAg、抗阳性率占29.1%,≥106 copies/ml占17.6%.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5.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 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二步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按ELISA二步法试剂盒说明操作,并与一步法比较。结果二步法所测曲线S/CO值在所有浓度点均明显高于一步法。5例一步法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不稀释)的样品用二步法检测均阳性,经不同倍数稀释后用一步法也为阳性。结论 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优于一步法,能减少免疫反应的"前带效应"和"后带效应",提高检测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26510例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学标志物表现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 2 65 1 0例受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IgM。 结果 HBV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共 1 9种 ,其中常见模式 1 2种 ,罕见模式 7种。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在乙型肝炎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何正确判断罕见模式的临床意义 ,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之一。其结果准确与否 ,对目前社会上参军、升学、提干、招工表 1 低水平HBsAg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 8种抗 HBs抗 HBc抗 HBeAg 抗 HBe HBgAg吸光模式值 (A)0 .0 9~ 0 .10 5 0 .10 6~ 0 .2 0 .2 1~ 0 .4n-+-+613 7 2 6++-+2 0 2 4++--0 10 1-++-10 2 3--+-110 2-+--0 2 2 4---+10 0 1----17 19等有着直接影响 ,并广泛引起人们注意。特别是一些低水平的血清HBsAg,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容易造成时阴时阳的结果。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1 ] ,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金标记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敏感度。方法对平时收集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的0.05 IU/ml相似文献   

7.
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前S1和HBV 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2 90 2份临床血清进行前S1蛋白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sAg阳性血清 918份 ,前S1抗原检出 4 5 2例(4 9.2 4 % ) ,其中e抗原阳性 2 2 7例 ,前S1检出 2 0 1例 (88.5 4 % ) ,e抗原阴性 6 91例 ,前S1检出 2 5 1例 (36 .32 % ) ,二者相差显著 (P <0 .0 1)。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出前S1。前S1的阳性检出率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结论 前S1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 ,与乙肝标志物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8.
乙肝两对半乳胶层析检测试剂板试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肝两对半乳胶层析检测试剂板。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乳胶层析试剂板对定值血清和88份临床标本作平行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乳胶测试板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限分别达到HBsAg 1ng/ml,HBsAb 30mIu/ml,HBeAg 1NCU/ml,HBeAb 4NCU/ml,HBcAb 2NCU/ml,特异性采用夹心法的三项达到100%,其余两项为94.9%和93.9%,与酶联法相当。溶血对乳酸层栓析测无影响。结论 乳胶层析检测试剂板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单个或急诊病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一般认为,在血清或血浆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存在,就表明已感染乙肝病毒,但HBsAg的出现并不能提供病毒在体内复制活动的信息。以往认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的存在与否被认为直接反映了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能力。随着基因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1.
1997年 ,Nishizawa等[1 ]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epre sentationaldifferenceana1ysis,RDA) ,从 1名非甲~非庚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获得 1个新的病毒克隆 ,后将其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随后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国内的研究表明 ,中国人群中存在TTV感染 ,且该病毒具有嗜肝性[2 ] 。我们应用ELISA方法对2 96例不同人群进行了抗_TTV的流行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 1995年 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铁岭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的300例疑似乙肝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分别采用CLEI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经CLEIA法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e抗体(HBe 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 3%(181/300)、46. 3%(139/300),均明显高于ELISA法检出的56. 7%(170/300)、42. 7%(128/300),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CLEIA法在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乙肝e抗原(HBe Ag)、乙肝核心抗体(HBc 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 3%(142/300)、21. 7%(65/300)、59. 7%(179/300),均略高于ELISA法,但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CLEIA应用价值明显高于ELISA,CLEIA法能够较好的保证测定效果,检测分析结果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孕期母血清产前筛查指标,为加强产前筛查质量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5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共1701例,孕周15~20周。采用Roche公司电化学发光分析仪e602、配套试剂测定AFP及βhCG,采用艾博罗软件对AFP/βhCG二联测定值及结合母龄、孕周、体重、是否双胎或多胎、有无糖尿病等相关因素计算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开放神经管缺陷(NTD)风险率。结果:筛查出DS高危风险孕妇22例,占1.3%;筛查出18-三体高危风险孕妇21例,占1.2%;筛查出NTD高危风险孕妇10例,占0.6%。高危风险孕妇集中在母龄25~35岁之间。孕妇体重在90~100kg和≥100kg时,AFP的MOM值中位数大于1.05,其他体重分组的AFP的MOM值中位数稳定在0.95~1.05之间;而βhCG除了90~100kg体重组外,其他体重组的MOM值中位数均小于0.95。AFP检测值中位数在19周和20周时与系统值比较存在较大的偏倚;βhCG检测值中位数在所有孕周与系统值比较均有较大偏倚。结论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重要环节,应定期对产前筛查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不断改善软件的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800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694份,最高阳性率为99%,最低为55%,平均为86.6%,通过数据来看,近几年有过流产史的牛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普遍偏高。感染牛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别。该病已在新疆地区普遍存在,且又不断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试图客观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分布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并同步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测定,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用化学发光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491例临床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及分型.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103例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结果 491例被检者用化学发光法检出15种模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出仅9种模式.前者中可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抗体双阳(9例,1.84%)和乙型肝炎e抗原与乙型肝炎e抗体双阳(10例,2.03%)等少见模式.检测10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63例,占61.1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值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不同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分布具有多样性;化学发光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预防乙型肝炎成为可能。1995年3月~5月我们对民航沈阳地区部分健康人群进行注射乙肝疫苗前体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筛查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HBVM),共检查1438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CMI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方法检测乙肝HBsAg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胶体金联免疫吸附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 :用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联免疫吸附试剂 (GCISA)和酶联免疫试剂 (ELISA)检测各种肝炎病人血清 90 9份 ,正常人血清 173份及乙肝表面抗原质控标准品。结果 :GCISA和ELISA分别检出 773和 770份阳性样品 ,总符合率为97 0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质控标准品 ,GCISA的灵敏度为 1ng/ml,ELISA为 1~ 2ng/ml,且两种方法都只与HBsAg有特异反应 ,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无交叉反应。结论 :GCISA检测血清中的HBsAg特异性强 ,灵敏度与ELISA一致 ,在检测单份样品时较ELISA简单快速 ,观察结果直观 ,不需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9.
检测嗜肺军团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的敏感、特异且使用方便的嗜肺军团菌抗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结果:应用嗜肺军团菌ICA检测试剂可特异性地检测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抗原,最低检出量为10 ng/ml,与其他血清型抗原不发生交叉反应,与美国Binax NOW ICT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嗜肺军团菌ICA检测试剂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的特点,适合基层单位和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种方法对HAV-IgM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100例标本进行HAV-IgM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MIA方法检测HAV-IgM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CMIA法检测HAV-IgM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