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8(13):48-48
地肤子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原植物茎赤叶青、分叉簇生,掩盖地面,人们常取其茎苗为扫帚,故称其为地肤,其种子称为地肤子。地肤子的功效是清热利湿,祛风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其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生长着一种百合科植物,名叫光叶菝葜。这种植物的块茎入药,就是土茯苓。土茯苓饮片在临床应用中,易与其伪品及混乱品混淆。本文就其来源、植物形态、性状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5):52-52
防己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曰:"防己如险健之人,幸灾乐祸,乱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御敌,故取此意。"来源、采收及炮制加工药材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  相似文献   

4.
张治军 《中南药学》2006,4(4):312-313
海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治疗瘿瘤、瘰疬之要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海藻的来源均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uidum(Turn.).C.Ag.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seth.的干燥藻体。但在实际市售商品中,仍有多种同属其他植物在不同地区混作海藻使用。已有报道的有闽粤马尾藻、鼠尾藻、半叶马尾藻、海黍子、铜藻等。笔者在开展海藻快检方法研究过程中,从全国各地收集到样品16批,经鉴定,7批为正品,9批为混用品,其中除了上述混用品外,又发现了2种新的混用品,经鉴定为海带根和瓦氏马尾藻。现将其性状鉴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宾  赵丹  唐锴 《首都医药》2011,18(7):49-49
木香为常用中药,别名广木香、云木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品味辛、苦,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来源、采收及性状《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古之药用优质木香皆经广州进口,称广木香;后成功引种于我国云南地区,且可满足药用,称为云木香。现我国已大量生产云木香,其质量可与进口木香媲美。  相似文献   

6.
五加皮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干燥根皮。在最近的中药材及饮片检查中发现混乱现象严重,多为香加皮和刺三甲。由于三者功用不同,特别是香加皮有毒,所以在使用上应当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7.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0,(19):49-49
绵马贯众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贯众。李时珍曰:此草叶似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凤尾草,根名贯众。绵马贯众别名贯众、贯仲。味苦,性微寒。其功效是杀虫、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衄血、吐血、便血及崩漏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法开展中药海藻的鉴别研究。方法 收集多批次羊栖菜及同属常见混淆品,GC-MS法靶向建立植物甾醇指纹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羊栖菜与混淆品的甾醇指纹谱差异,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数值筛选可用于中药鉴别的标志物。结果 建立了马尾藻植物甾醇指纹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标定13个共有甾醇,利用对照品及NIST数据库鉴定了其中10个;以化合物摩尔比为变量,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能够明显区分羊栖菜与同属伪品,发现岩藻甾醇、马尾藻甾醇和24-酮基胆固醇这三者的含量之和可用于羊栖菜鉴别。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植物甾醇谱的化学判别模型,能够区分羊栖菜与同属混淆品,并为中药海藻(羊栖菜)鉴别提供候选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0,(21):36-36
紫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曰: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紫草别名"紫草根"。紫草味苦、性寒。其功效为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相似文献   

10.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8(21):49-49
茜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茜草,原名茜根,别名红茜草、血茜草。味苦,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祛斑,通经之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打肿痛等症。临床常用茜草和茜草炭两种规格。来源及采收加工药典收载的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相似文献   

11.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09,16(17):36-36
大黄作为常用中药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大黄的功效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疗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冶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药用丰要有“生大黄”和“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4种规格。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其色黄故名。  相似文献   

12.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8(7):51-51
枸杞为常用中药,又名红耳坠、地骨子、杞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曰: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临床疗效显著,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和目昏不明等症。因其甘、酸可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枸杞煲汤或与菊花泡水代茶饮,能够起到滋补肝肾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向莉 《贵州医药》2005,29(5):452-453
药材巴戟天在贵州、四川等省的药材流通和临床使用中出现有用我省部份地区分布有的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 var.sinensis Oliv.的根茎和藤茎混同茜草科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药用。巴戟天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药用部位是根,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等功效,历来为临床上常用中药。但近年来由于货源短缺,产量少,使得巴戟天商品药材中出现许多混乱品种。混用品之一的铁箍散,根、  相似文献   

14.
紫荆皮与混乱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荆皮为骨伤科和妇科常用药材,具有消肿解毒,收敛止血,杀菌祛腐的作用;用于痈肿,阴囊湿疹,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根据《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规定,正品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树皮。  相似文献   

15.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0,17(17):38-38
我国药典收载了金钱草和广金钱草,金钱草习称“小叶金钱草”;广金钱草习称“大叶金钱草”。两种金钱草都是治疗淋证的中药,但临床用药也有区别,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将两种饮片混淆的情况,有关单位应仔细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6.
苏红亮 《中国药业》2005,14(6):72-72
介绍冬虫夏草及其伪品、易混品种对比鉴别主要特征.冬虫夏草常见伪品及易混品种有分枝虫草、凉山虫草、霍克斯虫草、蛹草、淀粉加工品、地蚕、地笋.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建立中药海藻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Bligh-Dyer方法提取总脂,以岩藻甾醇为对照品,磷硫铁试剂为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576 nm下,岩藻甾醇在0.01 ~ 0.07 g ? 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70;显色产物在90 min内稳定,RSD 0.5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 1.43%(n = 6);方法重复性良好,RSD 1.05%(n = 6)。结论 建立的磷硫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中药海藻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刘振启  刘杰 《首都医药》2011,18(9):45-45
金钱白花蛇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名“小白花蛇”。金钱白花蛇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具通经络、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破伤风,小儿惊风,抽搐,中风痰厥,半身不遂,瘰疬,恶疮等症。来源及采收加工药材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除去内脏后的干燥体。  相似文献   

19.
伍晓霞 《安徽医药》2000,4(4):36-37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笔在临床实践中,曾发现伪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坚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坚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坚别与显微或色谱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柴胡真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