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膜外负压引流对预防污染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16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膜外负压引流装置。结果144例切口甲级愈合,16例切口感染。结论对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阑尾切除术后放置腹膜外负压引流管,对减少切口感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持续负压引流对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将引流管置于感染切口下方,用医用贴膜制成密闭空间,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切口感染;或将其置于污染切口下,用以预防切口感染。结果共应用该法治疗切口感染32例,包括肠瘘并切口裂开3例,阑尾炎27例,胃肠吻合术后局部切口裂开伴有感染2例;应用该法预防切口感染25例,包括阑尾炎12例,绞窄性股疝4例,胃穿孔5例,肠梗阻肠切除、吻合4例。出现切口感染时,应用负压引流处理,切口干净,纱布干燥,愈合快,没有反复换药的痛苦,节省工作量。用于预防感染者,均没有出现感染。结论持续负压引流可以预防污染伤口的感染,对感染性切口的引流通畅、确实,治疗效果好,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在预防腋臭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小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剪法治疗腋臭166例。分为两组,A组80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8字弹性绷带加压包扎;B组86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术后24~48 h拔出负压引流管。结果 A组80例中10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2.5%。B组86例中1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16%。A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术区持续性加压效果确切。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能有效地降低腋臭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乳腺癌手术后常见如下并发症之一皮下积液是因皮瓣活动遗留空腔、皮下渗液引流不畅所致。应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及皮瓣良好的固定来防止。正确应用引流也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扩散,有利于切口愈合。6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置了负压引流,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36-72岁,平均45岁,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术8例,扩大根治术10例,改良根治术42例,术后腋下及胸壁置直径0.6-0.7cm(对折宽为0.9-1cm)YL150/200B型分体硅胶管,接中心负压0.04-0.08Mpa,容量1000ml的负压引流袋引流。术后第一个24h引流量150-300…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负压封闭引流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32例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换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疼痛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中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试验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12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逐渐降低,而对照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治疗第2天,两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4、5、6、7天,两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促进切口甲级愈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84年12月至1985年11月,应用甲硝哒唑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55例,现简结如下。 对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口服甲硝哒唑400~600mg,其余按阑尾炎术前常规准备后手术切除阑尾,对并发腹膜炎或脓肿者,根据情况置引流,一般于术后2~5日拔除,术后再口服甲硝哒唑600mg每日2~3次,同时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骨关节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高原髋关节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采用广谱抗生素、局部换药和伤口扩创、置管冲洗、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49例,无效2例。结论:针对感染后及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同时外科医生应重视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胸部感染切口50例,负压维持在-125~-450mmHg,引流5~10d,行双侧胸大肌瓣转移封闭切口.44例术后切口痊愈,6例形成肌瓣下窦道经换药后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阑尾炎术后不同冲洗液冲洗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阑尾炎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2次,观察组以生理盐水+0.5%碘伏冲洗切口2次。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cm(P〈0.05);两组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以生理盐水+0.5%碘伏冲洗切口效果优于单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10.
胃肠减压是胃-食管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该法利用负压吸引及虹吸作用的原理,引流胃内积液、积气,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降低缝线张力及切口疼痛,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胃管置入的深度是否合适,引流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减压效果.笔者于2010-04至2011-04对传统置管深度[1]和改良置管深度[2]两种胃肠减压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新方法。方法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乳腺癌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发生皮下积液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积液腔内置入静脉留置针接注射器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对照组用注射器穿刺抽吸积液,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实验组第一次抽积液量较对照组多,但换药次数和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病人自觉不适的症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接注射器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好,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处理腹部手术切口重度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分析法对2003年2月~2013年12月各种腹部手术的切口发生严重脂肪液化64例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2月前采用撑开引流法治疗共32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2月后采用负压引流法共32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重度脂肪液化时采用负压引流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郭长青 《武警医学》2017,28(9):893-896
 目的 针对四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问题,采用灌洗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灌洗引流技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6-01固安县人民医院四肢骨折术后感染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应用灌洗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灌洗引流技术治疗。 观察两组引流1、2周后引流液细菌培养转阴及3个月内感染复发的情况。观察两组抗菌素应用时间、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并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情况。结果 1、2周后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内感染复发1例(4.17%),对照组3个月内感染复发2例(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菌素应用时间、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洗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控制、促进伤口愈合疗效确切,改善Neer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78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创面处理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共40例,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切口换药,对照组共38例,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切口换药.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切口感染控制快,愈合快,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为(15.84±2.58)d,而对...  相似文献   

15.
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切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9例感染切口对口置管,用敏感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探讨持续封闭冲洗引流对开颅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95-01~1998-05,我院施行穿孔性阑尾切除术53例,其中27例切口内置橡皮条引流,有1例切口感染;26例切口内未置橡皮条引流,有7例切口感染,说明切口内置橡皮条引流可以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杨丽芬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04-11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将2009-01~2010-01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切口感染)和对照组48例(无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瘢痕子宫、试产时间、急症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种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李代君  张雁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19-1220
目的:探讨对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03~2011-03期间收治的经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感染患者共计17例,探讨分析经多次清创开放引流换药、闭式灌洗引流、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治疗对脊柱后路手术术后继发的感染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曹晓萍  史盈盈 《武警医学》2009,20(2):185-186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腹部由于胃肠道穿孔、梗阻及结肠等手术,肠道细菌易污染切口加之腹部脂肪厚、患者禁食体质消耗大、抵抗能力低等因素易导致切口的液化和感染,其切口感染率高达10~30%[1,2],影响恢复.因而切口感染及液化的预防和处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我科自2000年8月~2006年8月,对28例切口感染或液化的患者改进了原开放引流换药的传统方法,采用置多孔管腹壁切口循环灌洗负压引流方法,取得较好效果;与开放引流换药或局部冲洗方法的22例比较,可提前4~10 d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的利弊,以明确放置引流的指征。方法将589例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术后发热天数及住院天数,并观察引流组的术后引流量。结果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9.65%、11.57%;腹腔脓肿为2.3%、4.1%;肠粘连为8.33%、3.22%,住院天数分别平均为(9.33±0.98)d、(8.07±0.88)d,发热天数为(4.20±0.86)d、(4.40±0.98)d。结论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与否不能绝对化,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阑尾严重坏疽,腹腔感染严重,残端闭合不可靠等情况应放置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