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区对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方案,调查3个县(市、区)工程区渠道两边1000 m范围内的疫情。结果2006年工程区域内现有钉螺面积213. 23 hmz,慢性血吸虫病人270例,新发急性血吸虫感染2例和1处新发现螺区。结论工程区钉螺面积逐年大,但钉螺密度逐年降低。工程区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现场调查方案,调查工程区3个县(市、区)试点区基本情况及近4年内血吸虫病疫情,立档建库。结果工程区域内现有钉螺面积2531.97hm2,血吸虫病人20998人。病牛1352头。整个工程区渠道流域路线大部分为血吸虫病非流行区,部分流行区的疫情较轻。结论工程区存在着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威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6项干预措施。如未实施血防措施,有可能发生血吸虫病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为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潜江境内沿线血吸虫病疫情及相关流行因素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工程区沿线有流行村33个,非流行村48个,流行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42%和0.68%。流行村现有钉螺面积17.28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043只/0.1m^2,非流行村未发现钉螺。结论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应长期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对相邻的兴隆河、汉南河等水系进行改造,从源头上防止钉螺扩散。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铜陵市2007~2013年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7~2013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流行类型和程度不同的地区上述指标的年间变化。 结果  2007~2013年间实有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32.28hm2和29.68hm2,分别下降了10.69%和100%,江洲湖滩地区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百分比为39.64%~51.93%,山丘地区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百分比为2.95%~3.51%。2007~2013年钉螺感染率由0.148%下降到0,下降了100%(χ2=27.82,P<0.01)。7年间江洲湖滩地区新查出钉螺面积0hm2,山丘地区新查出钉螺面积6hm2(占100%),江洲湖滩、山丘型期间实有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7.66%~97.92%、2.08%~2.34%。 结论  铜陵市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策略为主的综合治理力度,同时根据湖沼型和山丘型地区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的不同特点,制定一环境一策,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逐步消灭钉螺孳生的环境,有效遏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特征,为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制定消除阶段钉螺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5—2021年全国钉螺调查基本信息,对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全国每年均有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报告,其中2016、2021年新发和复现钉螺面积均较高,新发和复现钉螺分布县(市、区)数也以2016、2021年居多。2015—2021年,全国累计新发钉螺面积4 586.30 hm2,分布于除福建省、云南省外的其他10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其中96.80%分布于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安徽省、湖南省和湖北省;累计复现钉螺面积21 023.90 hm2,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均有分布,其中97.67%分布于以湖沼型流行区和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湖北省、四川省、江西省、江苏省、云南省和安徽省。2015—2021年,全国15.08%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报告新发钉螺环境,78.75%的新发钉螺面积分布于11个流行县(市、区),其中湖南省澧县累计新发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引江济巢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状况,为论证该工程是否会导致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引江济巢工程拟选择的白荡湖、菜子湖和凤凰颈引江线路,分别调查每条线路引江段、途经地区和入湖段血吸虫病历史和当前流行状况。结果 2007年引江段现有钉螺面积13.1~327.7hm2,占总面积的92.5%,人群血清学查病阳性率为1.9%~22.6%,耕牛感染率为3.2%~6.3%;工程渠道途经地区仅菜子湖线路有螺,面积为38.6hm2,占总面积的7.5%,人群血清学查病阳性率为0.3%~5.2%,耕牛感染率为0~4.2%;工程线路入湖段为血吸虫病非流行区。结论 3条线路均经过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面积及人畜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各线路引江段。结合历史螺情和当前的流行状况,单纯从血吸虫病防治角度出发,白荡湖线路为最佳选择线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螺情和血吸虫病病情现状,为建立该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宝应及金宝航道以南的输水河道及影响区为监测范围,采用常规法进行钉螺监测和人畜血吸虫病监测调查,同时选择里运河高邮界首渡口、金宝航道和宜陵河口为监测点,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水体钉螺监测。结果 2006-2009年南水北调东线钉螺面积70%以上分布在水源区,并呈下降趋势;17%~28%分布在相邻的湖区;输水河道钉螺面积占0.36%以下,分布于原历史有螺区域。3个监测点网捞法打捞漂浮物2 824kg,未发现钉螺;投放稻草帘880块,在宜陵河口诱获钉螺456只;居民查病血吸虫阳性率由0.19%下降至0,未发现病畜。结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输水河道钉螺未发生北移扩散,主要风险是水源区及相邻的湖区尚有较多钉螺孳生,仍需对工程区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为论证该工程能否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望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引江济淮”工程长江—巢湖段所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的基本资料,常规方法调查钉螺分布情况;用IHA法检测居民血吸虫病抗体;用孵化法检查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船只钉螺携带情况。结果 工程预期设置的两个引水口地区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钉螺分布广,人、畜感染重;工程途经的无为县与和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严重,居民感染率高,且有病牛存在;“引江济巢”工程实施后,已有钉螺向内河扩散;船只未发现携带钉螺。结论 “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工程实施后有可能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芦山县火炬村2010年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和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每年秋季调查当地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情况,每年春季开展中间宿主钉螺调查,并进行相应的防治。结果 2010年全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97%,家畜感染率为0%,钉螺面积306 440m2,钉螺密度0.42只/0.11m2,无阳性钉螺。结论芦山县火炬村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分析三峡建坝后库区上游的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变化及其对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的传播影 响。 方法 方法 收集分析2000-2012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年报、 2001-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点资料、 2001年四川省血吸虫 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数据及三峡相关课题研究数据等文献资料, 调查人群、 家畜和钉螺的情况。选择距离库区最近的简 阳市五指乡前进村开展钉螺现场调查。结果 结果 2000-2012年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 全省于2008 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截止2012年, 65.07%的流行县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当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为2 415.80 hm2 , 比2000年减少了60.64%, 自2006年起未查见感染性钉螺。在简阳市五指乡前进村查螺246框, 调查面积17.14 hm2 , 未查见钉螺。结论 结论 三峡建坝后,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和有螺面积已明显缩小, 上游流行区疫情向库区扩散的可 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弥渡县历史上有5个乡(镇)、41个行政村(场、办事处)283个自然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查出钉螺面积2401.42hm2,血吸虫病人44024人,病畜1482头。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了解弥渡县残存钉螺的消长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弥渡县1995~2007年残存钉螺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传播风险,为全省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春、秋季在四川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开展现场螺情、漂浮物、引种植物等钉螺相关因素调查及现场人群、野粪等传染源相关因素调查,计算四川省钉螺面积、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人群病情、野粪等指标,并与往年资料比较,分析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 2021年四川省实有钉螺面积7 545.06万m2,未发现阳性钉螺;8个县(市、区)发现新发钉螺或复现钉螺面积,新发钉螺面积5.60万m2,复现钉螺面积7.34万m2;对重点地区开展钉螺LAMP试验,发现血吸虫阳性混合钉螺样本3份;四川省共打捞漂浮物4 675.20 kg,发现钉螺66只,调查引种植物风险环境264处,发现钉螺114只,全部压检未发现阳性钉螺。2021年四川省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血吸虫病抗体平均阳性率1.35%;10个县(市、区)的血阳率在1.72%~8.51%之间,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情、螺情指标回升,存在局部传播风险;在重点地区应加强传染源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与分析江宁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制订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江宁区2004~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比较丘陵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指标的10年间变化。结果江宁丘陵地区历史有螺面积760.46hm2,2004~2013年江宁丘陵地区查出有螺面积从2004年的23.38hm2减少到10.30hm2,平均年降幅为5.59%,平均钉螺密度从2004年的0.74只/框下降到2013年的0.03只/框,无阳性钉螺,新发现螺点1处,有2处钉螺复现,总面积0.56hm2。结论江宁山区钉螺面积、钉螺密度呈下降趋势,为达到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控制山区型钉螺面积仍是下阶段血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马鞍山市部分辖区属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流行区分布在西部濒江的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东部为血吸虫病的非流行区。2006年底,有钉螺面积188.7万平方米,其中99%分布在长江外滩以及小黄洲外滩。除锁溪河以及采石河下游入江口段历史有钉螺外.辖区内的其他通江河道流域均无有钉螺分布报告。200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市辖区八条通江河道的钉螺调查,旨在摸清钉螺是否沿水系向内河流域蔓延,掌握螺情动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血吸虫病在丘陵地区的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预测流行趋势,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涪城区磨家镇双凤坪村国家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点的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面积118 025 m2,有螺面积4 950 m2,未发现阳性钉螺;血阳率11.69%,人群感染率0.52%;未查出阳性耕牛。结论涪城区血吸虫病传播和流行已控制在一定水平,但钉螺孳生的环境并未改变,耕牛基本没有减少,应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监测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等巩固工作,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6.
2005-2009年绵阳市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系统、准确、及时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掌握丘陵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流行趋势和防治过程中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每年对绵阳市涪城区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双凤坪村人畜感染率和感染度以及中间宿主钉螺进行调查,并采取感染者的治疗和消灭钉螺等综合防治措施。结果 2005-2009年,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从1.91%下降到0.16%;耕牛感染率,黄牛、水牛分别从9.09%、1.72下降到0;钉螺感染率从0.10%下降到0,钉螺面积从30 985 m2下降到6 440 m2;仅在2005和2008年发现阳性牛,仅2005年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2005-2009年绵阳市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控制,人畜感染率均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浙江常山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县有14个乡、27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599.13hm2,累计血吸虫病人60593人。全县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近年来钉螺面积均在10hm2以上,输入性病人时有发现.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血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掌握本县残存钉螺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6年钉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苏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82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 全省监测村中有42个测村发现了钉螺,占监测村的51. 22%;有10个监测村发现了感染性钉螺,占监测村的12. 20%。监测村发现的钉螺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27. 86%,发现的感染性钉螺面积占总有螺面积的17. 35%。监测村总的钉螺密度为0.16只10.1nl2,总的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 44只10.1 mz。结论全省螺情仍不容乐观,有可能成为2010年实现江苏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全省在今后的防治策略上,仍应如强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以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血吸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开展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扩散情况调查,为全省钉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环境抽查法和系统抽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41个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进行钉螺调查,通过压碎镜检法鉴定钉螺死活及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钉螺扩散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等螺情指标。结果 2021年钉螺调查发现,湖南省4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有11个县(市、区)96个环境出现钉螺扩散,扩散有螺面积1 084.09 hm2,有螺框出现率7.41%,活螺平均密度0.183 4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湘江、资水、澧水和洞庭湖流域均出现螺情扩散,其中澧水流域钉螺扩散的环境数及面积最多,分别为81个、970.44 hm2(占89.52%)。扩散性质以新发环境为主,新发钉螺面积754.54 hm2(占69.60%);扩散环境以滩地为主,扩散面积968.74 hm2(占89.36%);植被以杂草为主,扩散面积883.76 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82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全省监测村中有42个监测村发现了钉螺,占监测村的51.22%;有10个监测村发现了感染性钉螺,占监测村的12.20%。监测村发现的钉螺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27.86%,发现的感染性钉螺面积占总有螺面积的17.35%。监测村总的钉螺密度为0.16只/0.1m2,总的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44只/0.1m2。结论全省螺情仍不容乐观,有可能成为2010年实现江苏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全省在今后的防治策略上,仍应加强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以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血吸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