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应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评价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与HIV感染相关的特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均数显著性检验。结果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测量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生理健康总分为(46.47±9.96)分,心理健康总分为(47.14±11.20)分。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中,23~29岁年龄组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最高;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其他感染途径的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300/μl组,其生理、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CD4〈200/μl组;抗病毒治疗24个月以上的患者,其生理、心理健康总分低于治疗24个月以下的患者。结论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年龄、感染途径、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抗病毒治疗时间等因素,对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SF-36量表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SF-36量表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信度和效度,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者选择适宜的健康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省汉寿县及湖北省江陵县,以SF-36量表中文版作为生命质量测评工具对晚血患者进行入户调查,评价其应用于晚血患者的信度和效度。结果SF-36量表在晚血患者生命质量测评中具有良好的分半信度(分半信度系数为0.95)和内部一致性信度(8个维度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86~0.88);效度评价显示集合效度(集合效度试验成功率为97.14%)和区分效度(区分效度试验成功率为87.86%)良好,效标效度尚好(与EQ-5D+C量表患者VAS生命质量自评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但结构效度欠佳(仅2个维度在因子负荷上与理论模型完全一致)。除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地板效应分别高达50.31%和48.16%外,其余维度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均不显著。结论SF-36适用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评价,但尚需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条目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病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有明确接触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SARS疫情结束后6个月、1年时分别进行动脉血气、肺功能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各指标前后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时,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低于参考值且有统计学差异。1年时,生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低于参考值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年来,患者肺功能没有出现进行性恶化。SARS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早期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后期主要影响生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在靶向药物治疗时代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PAH的患者,利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第二版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回收416例PAH患者的有效量表。患者生理健康总分(PCS)和心理健康总分(MCS)基于常模的维度中位得分为38.6(29.6,47.7)分和39.1(26.0,53.4)分,均显著低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女性与男性患者相比,在八个维度中任一维度的得分以及PCS[37.7(28.5,46.2)分vs. 42.2(32.6,48.9)分,P=0.007]和MCS[36.0(24.6,52.3)分vs. 46.8(33.5,55.3)分,P=0.02]均显著较低。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患者的MCS显著升高,PCS亦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地区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PCS较居住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患者显著降低(P均0.01)。无工作者与兼职或全职工作者相比,在八个维度中任一维度得分以及PCS和MCS中得分显著降低(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5,95%CI:1.17~4.71,P=0.016)、年龄(OR=1.06,95%CI:1.03~1.09,P=0.016)、无工作(OR=4.08,95%CI:1.58~10.56,P=0.001)是影响PC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OR=2.51,95%CI:1.24~5.08,P=0.01)、居住地农村(OR=3.41,95%CI:1.24~9.39,P=0.018)是影响M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AH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相比显著下降。无工作及居住在农村的女性患者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受损最为严重的人群,需要得到更多的医疗救助和社会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循环miRNAs的表达谱特征。方法选取新发展晚血患者、未达到晚血的有史经治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各10例,采用Agilent Human micro RNAs microarray Rel 12.0芯片,检测570个人类相关的循环miRNAs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循环miRNAs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新发展晚血患者的miRNAs有4个表达上调,16个表达下调。而在健康对照和有史经治组的血清中存在着差异表达的miRNAs共有27个,其中6个表达上调,21个表达下调。其中mi R-383在有史经治组和新发展晚血患者组中的表达分别降低了4.23倍和11.82倍。结论新发展晚血患者、有史经治者和健康人群之间循环miRNAs的表达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循环mi R-383可能与新发展晚血的发生发展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52例活动性AS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我国一般人群进行对比,并探讨临床评价指标BASDAI、BASFI、BASMI、脊柱痛、夜间痛、脊柱炎症、患者总体评估指数、肌腱端指数、整体关节肿胀指数等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AS患者SF-36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小于一般人群,生理健康的得分要小于心理健康;BASFI是与SF-36量表各维度相关最为密切的临床参数,其次为BASDAI和PGA,而BASMI、脊柱痛只与生理健康的3个维度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ASFI是影响活动性AS患者生活质量较为重要的临床指标,它可以解释患者生理健康得分50.3%的变异,心理健康得分35.2%的变异以及生活质量综合得分47.9%的变异。结论活动性AS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一般人群明显下降,生理健康方面更为严重;患者的功能状态与活动性AS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例癫痫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癫痫患者QOL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伴有抑郁症状的癫痫患者对发作的担忧、情绪健康、精力疲乏和总体健康水平低于不伴有抑郁的癫痫患者(P〈20.05)。提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抑郁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探讨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 利用SF-36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调查资料。结果 随着自觉健康变化的不同,企业离退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有不同的变化。年龄、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是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和经济收入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一些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训练器对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探索拓宽老年人健康促进护理的器具与方法。方法以提高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为目的和原理设计并制作出老年人健康促进训练器1套共3件,对89名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进行10个月的健康促进干预训练;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训练前后,社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促进训练器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使用与推广可以为老年人群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评估青浦区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生存质量, 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 方法 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 问卷调查, 同时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家庭背景、 患病情况、 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利用等信息。结果 结果 217例晚血患者 男女性别比为2 ∶5, 平均年龄75.33±6.94岁, 农民占89.86%, 文盲半文盲占75.58%, 巨脾型占88.94%。患者生存质量和健 康状况总体评价得分中等以上的分别为61.29%和45.16%, 两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7.804, P<0.01); 生存质量各领 域得分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3.46, P<0.01)。在不同诊断年份、 不同临床分型间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元分析显示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对4领域评分均有影响, 近2周疾病急性 发作、 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 婚姻状态和年龄等因素对相应领域评分有影响。总体生存质量及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和环 境4个领域评分为中等及以上水平, 但生理领域评分低于其他3个领域。结论 结论 青浦区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尚可。为患 者提供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和鼓励参加适度的体育、 体力活动, 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近期状况,为实施科学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在册和新增疑似晚血病人,按照国家标准逐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结果江苏省现有晚血病人7138人,实际调查6848人,其中巨脾型6151人(89.8%),腹水型570人(8.3%),结肠增殖型75人(1.1%),侏儒型52人(0.8%);临床治愈者4987人(72.8%),病情稳定者1053人(15.4%),尚需治疗者808人(11.8%)。其中苏州市的病人数和尚需治疗者分别占全省的56.4%和81.4%。结论江苏省晚血病人主要分布于历史重度流行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开展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镇江市润洲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2001-2016年在镇江市润洲区实施以全覆盖灭螺、血吸虫病扩大化疗和健康教育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以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有螺面积、灭螺面积和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为指标评估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 2001-2016年镇江市润州区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累计灭螺面积7 091.50 hm2,有螺面积和总灭螺覆盖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874,P = 0])。2001-2016年镇江市润州区常住居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1 703例,粪检阳性病人199例;对粪检阳性者和血检阳性者全部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和扩大化疗;2005年后居民血检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自2004年后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2001-2016年问卷调查居民189 639人次,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逐年提升。全区于2016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 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以全覆盖灭螺、吡喹酮扩大化疗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可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和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血吸虫病流行区非集体居住的16~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居民血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结果调查对象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5.98%,信念态度正确率为89.06%,行为判断正确率为77.43%,知、信、行正确率逐步下降且有显著差异(χ2=1 282.96,P0.01);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0.98%,但行为判断正确率仅为53.81%(χ2=120.5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学历的逐步提高,行为判断正确合格率也随之上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合格率是文盲的6.411倍(OR=6.411,95%CI:4.896~8.395)。渔船民行为判断正确合格率仅为农民的5.1%(OR=0.051,95%CI:0.029~0.091)。结论江苏省居民血防基本知识总知晓率达到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目标要求,但行为正确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区域等因素对居民血吸虫病防治健康行为形成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需要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 2015年分层抽取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450例登记在册的晚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疾病经济负担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晚血患者的经济负担,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4份,问卷回收率为96.44%。2015年江苏省晚血患者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10 217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7 221元,间接经济负担为2 996元。晚血患者的劳动力损失平均为140 d,家庭成员劳动力损失平均为23 d。多因素分析表明,婚姻状况、是否住院、自身健康状况是晚血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 结论 江苏省晚血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且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目的:分析GERD患者,尤其是老年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为GERD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1月~2009年7月连续纳入GERD患者296例(老年组160例,非老年组136例),同期纳入正常对照者60例。以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和食管外症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外症状,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SF-36健康凋查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外症状较正常对照组更常见且更严重,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间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GERD患者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较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SF-36评分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异常和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更易罹患GERD,老年GERD患者食管外症状较常见,心理健康水平更易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5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治疗救助患者的特点和分布现状,为完善晚血治疗救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晚血治疗救助标准,对湖南省2015年在册晚血患者进行核查与确认,对符合晚血治疗救助标准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比较救助患者在人口学、诊疗史及治疗救助等方面的特征。结果 2015年湖南省救治晚血患者3 850人,男性2 664人(69.19%),女性1 186人(30.81%),主要分布在岳阳、常德、益阳3个血吸虫病流行市。晚血救治患者中腹水型2 369例(61.53%),巨脾型1 466例(38.08%),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15例(0.39%);平均年龄(62.94±11.67)岁,以60岁以上高年龄人群为主(64.31%)。晚血救治患者首次确诊平均年龄(53.85±21.32)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68.57%);平均患病年限(9.58±10.06)年,主要为10年以内(75.95%);首次确诊血吸虫病到首次确诊晚血平均历时(22.33±14.20)年。晚血救治医院以县级为主(76.57%),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4.46%,享有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等)者占86.57%。结论湖南省晚血救治患者数量较多,临床治愈率偏低,晚血救治任务仍然较重。腹水型、高年龄晚血患者是治疗救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102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CPⅢ)、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晚血患者4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提示采用CLIA法检测相关血清学指标对晚血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掌握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的流行特征, 为制定晚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 用断面调查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2012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比较晚血患者不同职业、 年 龄、 文化程度与晚血的关系。结果 结果 2012年湖南省共有晚血患者5 722例, 其中男性为4 112例 (71.86%), 女性1 610例 (28.14%); 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5 311例 (92.82%), 非血吸虫病流行区411例 (7.18%), 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晚血患病率为 8.46/万; 晚血患者年龄最小17岁, 最大92岁, 平均年龄60.30±11.63岁, 年龄构成以60~70岁例数最多 (32.72%), 不同年龄 组晚血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018, P > 0.05); 临床类型中腹水型患者3 595例 (62.83%), 巨脾型患者2 107例 (36.82%), 侏儒型患者9例 (0.16%), 结肠增殖型患者11例 (0.35%)。结论 结论 2012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基本稳定, 患者年龄呈高龄化趋势, 非血吸虫病疫区迁移性晚血患者的救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河南省重点人群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方法对唐河县、新野县和濮阳市血吸虫病流行区移民、船民等重点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开展钉螺调查。结果对727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阳性22例,阳性率为3.02%。问卷调查324人,其中281人(86.73%)去过血吸虫病流行区,知晓血吸虫病相关知识224人,知晓率为69.14%。在唐河县、新野县4个调查区未查到钉螺。结论应加强对河南省重点人群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