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各相关指标 ,旨在为降低 AMI近期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分析近 4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2 83例 ,依据 4周内存亡情况分为两组 ,存活组 2 4 0例 ,男性 174例 ,女性 6 6例 ,死亡组 4 3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8例 ,对比分析其年龄、既往史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临床及溶栓治疗、并发症、死亡率。结果 年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存活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低于死亡组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低于死亡组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多元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胸痛、合并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不是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而近期预后与年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就诊时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WBC(白细胞 )增高密切相关。结论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8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80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30d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993年1月至2002年8月收住解放军总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123例≥80岁AMI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近期病死组(26例)与存活组(97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特点,以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高龄AMI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左室射血分数≤50%、并发泵衰竭、心律失常、肺炎者多(P<0·05或P<0·01);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者少(P<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脑梗死病史、合并泵衰竭是高龄AMI近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比数比和95·0%可信限分别为3·58,1·08~11·90和6·82,1·55~29·98及13·11,3·84~44·78。结论≥80岁AMI患者并存糖尿病、脑梗死和并发泵衰竭是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年龄对老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535例老年AMI住院患者按年龄、预后分别分组.回顾性分析年龄、并存疾病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0v94岁组与65~79岁组、60~64岁组比较,住院病死率升高,分别为7.5%、14.2%和22.9%(χ2=46.378,P<0.01),30 d病死率亦升高(χ2=44.534,P<0.01);60~64岁AMI患者30 d死亡组陈旧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高于存活组,心绞痛例数低于存活组(P<0.05);65~79岁AMI患者30 d死亡组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均高于存活组;合并心绞痛例数低于存活组(P<0.05).80~94岁AMI患者30d死亡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均高于存活组,心绞痛低于存活组(P<0.05);80~94岁以上30 d死亡组与60~64岁、65~79岁的死亡组比较,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肺功能不全患者增加(P<0.05).结论 AMI患者病死率随增龄而升高,不典型心绞痛是80岁及以上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1例AMI患者近期(1个月)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危险因子等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吸烟、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大于6 h患者近期病死率更高,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病死率较溶栓治疗组低,吸烟、高脂血症可能是影响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可通过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来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其远期预后情况,探讨影响AMI患者远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家三甲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初次确诊的AMI患者4 887例,收集其病例资料和初次实验室检查结果,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的服药及临床转归。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探讨可能影响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4 88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患者3 829例(78.4%);预后不良1 058例(21.6%),包括死亡116例,再发心肌梗死32例,心力衰竭910例。①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心率,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肌钙蛋白T(cTnT),脑钠尿肽(BNP),餐后2h血糖(Ph2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与预后良好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房颤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变量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长期预后的因素为LVEDD(OR=3.10,P<0.01,CI 2.83-186.44),LDL-C( OR=2.90,P<0.01,CI 2.08-156.87)。结论:增大的LVEDD,增高的LDL-C可能为影响AMI患者远期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因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治疗的患者108例,收集血糖、血脂、肾功能、肌酸激酶(CK)、脑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Grace评分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事件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尿素氮、尿酸平均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P〈0.05,P〈0.01)。高三酰甘油、高空腹血糖发生率高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各时间点BNP高于非事件组(P〈0.01),入院第2天两组BNP均明显升高(P〈001),非事件组CK显著升高(P〈0.01);入院1周时非事件组BNP明显回落(P〈0.05),事件组CK值降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1)。事件组LVEF〈55%患者比例及入院Grace评分高危患者比例高于非事件组(P〈0.01),多支病变罹患率亦高于非事件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 0.1) 结果显示Grace分级、LVEF 、入院即刻与入院1周BNP、入院第2天CK为AMI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BNP、CK动态变化、入院Grace评分、LVEF 是AMI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静息心率是独立于其它危险因子之外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Eur Heart J,2000,21:116)。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入院心率与预后的关系却了解较少,本旨在探讨趼段抬高的AMI老年患的入院心率快慢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与近期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老年(年龄≥65岁)AMI患者电子病例数据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发病时间、发病月份、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和30 d心血管事件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146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57例(39.0%)、年龄(72±6)岁;女性89例(61.0%)、年龄(77±9)岁(均P<0.05)。男性以前壁心肌梗死较多(40例,27.4%)(P<0.05)。女性以下壁、右室壁、侧壁较多(65例,44.5%)(P<0.01)。老年AMI患者在早上05:00~08:59时段发病人数最多53例(36.3%)、17:00~20:59时段最少为9例(6.2%)(P<0.01)。发病月份以10月(23例,15.8%)、1月(21例,14.4%)及3月(23例,15.8%)较多,5月份最低(3例,2.0%)(P<0.01)。发病12 h内就诊人数为44例(30.1%)、12~48 h时段最多为88例(60.3%)(P<0.01)。就诊时间延迟。 首发胸痛、胸闷典型症状29例(19.9%)、其他不典型症状117例(80.1%)(P<0.01)。30 d心血管终点事件:老年AMI患者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和联合终点事件病死率、心力衰竭、Ⅲ度AVB和心室停搏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均P<0.05)。心室颤动病死率、心室颤动和持续性室速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均P<0.05)。结论: 老年AMI患者在构成比、年龄、梗死部位、心力衰竭、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病死率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在早上05:00~08:59时段发病人数最多。发病月份以10月、1月、3月较多。发病在12~48 h时段就诊人数最多。发病后不典型临床症状人数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的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脑梗死(CI)的特点和预后。方法: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AMI合并CI的患者53例,其中≥65岁36例,<65岁17例,分析两组发生CI的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老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0%CI发生在14天内,两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老年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AMI更易于发生CI,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姚丽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8,16(8)
目的研究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度住院治疗的3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周岁,110例)和老年组(≥65周岁,264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随访1年的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血压和心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成功再灌注患者比例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年随访期间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AMI患者病死率(OR=2.241, 95%CI=0.978-3.216, P=0.018)和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1.210, 95%CI=1.144-1.278, P=0.02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越高的AMI患者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再发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入选2003-2004年我院住院的sT段抬高AMI患者904例,并随访728例,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共随访4.5年.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入院时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者多,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成功再灌注率低(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随访期间女性坚持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明显少于男性,病死率及因再次AMI、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30,95%CI 0.954~4.754,P=0.045),但不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多种因素导致女性AMI患者的预后差,重视女性的临床特征,积极干预危险因素才能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2)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特征。经临床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2年,依据有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统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功能情况、是否吸烟、梗死部位、有无冠心病家族史、就诊时间、入院时心率、总胆红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就诊时间等资料,比较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性,分析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心电图特征:①有明显的ST-T段改变,在面向心肌梗死区域的导联上有典型的病理性Q波,表现为异常增深而宽大,深度同一导联R波的1/4,Q波时间≥0.04 s;②损伤型ST段抬高和对应性ST段压低,弓背向上型且伴有T波直立、高耸,波形变窄,连续3个导联以上ST段压低≥0.20 mV,降支和升支对称性T波改变;③在面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倒置的T波尖变钝,起止角接近终止角。入选180例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患者中,有45例预后不良,占25.00%,135例预后良好,占75.00%。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在性别、高脂血症、是否吸烟、心功能情况、梗死部位等方面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在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就诊时间、入院时心率、总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就诊时间12 h、入院时心率加快、高水平总胆红素、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是导致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心电图在诊断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就诊时间、入院时心率、总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993年2月至2000年6月期间我院102例老年病房年龄大于60岁的AMI患,观察发病后四周内预后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发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AMI发病后24h内TG、TC水平用t检验或x^2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对影响老年人AMI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高TC血症及AMI发病后24h内的TG和TC水平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岁,其死亡危险性增加1.166倍,吸烟的死亡危险性是非吸烟的7.060倍;有高TC血症史的死亡危险性是无高TC血症史的5.899倍,AMI发生24小时内的TC水平每增加1.00mmol/L,其死亡危险性就增加1.845倍,结论:年龄、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AMI发生24小时内的血清总TC水平是影响老年人AMI近期预后的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转归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2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例154例,依据其既往史及住院后心电图分为新发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分别搜集其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彩超的各腔径数据、射血分数、冠脉造影结果、PCI时间、血脂等,并评估CHADS2评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危险因素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 年龄、糖尿病与新发房颤有明确的相关性;CHADS2评分高者多见于新发房颤组;房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及心衰发生率均高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好发于前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多为前降支.结论 心房颤动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在临床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者,针对危险因素多的重点患者应该在房颤发作前加强预防,更应重视已发作房颤并发症的预防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6例,并进行了抗凝、调脂、β受体阻滞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综合性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对全部病例进行了随访.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AMI收入本院监护室住院治疗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58.7岁.选择条件为能通过查阅病历、家访、电话询问、信件询问接受随访者. 相似文献
18.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分析。方法发病<12h在我院住院且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805例,依据年龄分为对照组533例(年龄<65岁)和老年组272例(年龄≥65岁),比较2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至PCI时间、TC、TG、LDL-C、HDL-C、入院时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同工酶酶峰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年龄、女性、双支病变、心脏不良事件明显增高,收缩压、舒张压、单支病变、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TC为STEMI急诊PC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预后不良,冠状动脉病变多为2~3支,其中年龄、女性、急性期TC水平下降为急性心肌梗死后30d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女性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死亡组及非死亡组的16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8项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增高、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是老年女性AMI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随访AMI患者住院期间及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AMI患者CRP水平为(32.51±11.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2±1.40) mg/L;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10.7%,3个月总的MACE发生率为19%;发生MACE患者的CRP水平为(42.16±10.2)mg/L,明显高于无MACE者的(24.69±6.46)mg/L.提示检测CRP水平有利于预测AMI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