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并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4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16例),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24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另以2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PP水平。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血浆TPP含量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急性期CAL组TPP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恢复期CAL组TPP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患儿急性期TPP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和P值分别为r=0.825,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中TPP浓度升高可能反映了KD患儿血液存在血栓前高凝状态,其含量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的损伤及其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刘喜  易岂建  程美华  邓英华 《江西医药》2010,45(10):973-975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1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NT-proBNP水平为(701.4±94.8)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58.9±15.1)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病人血浆NT-proBNP应用IVIG前明显高于应用IVIG后,检测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对早期预测冠状动脉损害(CAL)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99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典型川崎病(TKD)患儿67例,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32例。根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将患儿分为KD-CAL组52例KD-nCAL组(不伴CAL)47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本院健康体检儿童2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鄄proBNP和PCT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CRP、ESR、白蛋白、ALT、AST、血钠水平,比较KD患儿血浆NT-proBNP及PCT水平的变化,并对血浆NT-proBNP及PCT水平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获得预测CAL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为(1 711.78±649.6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23±138.35)ng/L,急性期KD患儿血浆PCT水平为0.98(1.05) ng/mL,高于对照组的0.35(0.4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D-CAL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2 607.66±757.58)ng/L,明显高于KD-nCAL组的(650.00±53.95)ng/L(t =2.294,P<0.05),KD-CAL组血浆PCT水平为1.79(2.10)ng/mL,高于KD-nCAL组的0.56(1.39)ng/mL(t=2.935,P<0.05)。血浆NT-proBNP和PCT水平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和0.721,当BNP≥565 ng/L时为最佳界值,判断KD患儿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66.7%;当PCT1 ng/mL时为最佳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8%、70.4%。结论:NT-proBNP及PCT水平升高在KD早期预测CAL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谦 《中国当代医药》2023,(27):110-113
目的 探究白介素-6(IL-6)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的6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分析观察组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IL-6表达变化情况,根据患儿有无冠脉损伤分为冠脉损伤组与非冠脉损伤组,根据患儿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各组IL-6表达情况,分析IL-6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IL-6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损伤组IL-6水平高于非冠脉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IL-6水平高于非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诊断小儿川崎病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63%、89.45%。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最大内径与急性期、恢复期IL-6水平呈正相关(r=0.426、0.616,P<0.05)。结论 IL-6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呈高表达,与患儿疾病状...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53-255
目的:探究川崎病(KD)患儿血浆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含量变化与其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KD患儿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观察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IDO含量以及对照组血浆ID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KD患儿急性期IDO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恢复期IDO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期ID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血浆ID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D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含量增高,可能参与了KD患儿急性期免疫性炎症反应。IDO的表达水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D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32例患儿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患儿有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21例患儿无冠状动脉病变。对32例KD患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PLT、MPV、PDW和PCT,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在急性期MP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PLT计数、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计数较急性期升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C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KD及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界值对川崎病(K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99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107名发热患儿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层,比较不同组间儿童一般临床特征及血浆NT-proBNP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NT-proBNP界值对KD的诊断意义。结果 KD组NT-pro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ROC曲线,NT-proBNP诊断KD的最佳界值为320.14 pg/mL,Youden指数为0.61;3~12月龄KD组NT-proBNP高于>12月龄KD组(P<0.05),3~12月龄组与>12月龄组诊断KD的最佳界值分别为356.42 pg/mL和209.33 pg/mL。结论 血浆NT-proBNP对K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不同年龄组KD患儿有不同的最佳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研究纤溶活性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在KD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35例KD患儿PAI-1、GMP-140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并与35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组的PAI-1急性期、恢复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恢复期持续增高。GMP-140及ET急性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PAI-1、GMP-140、ET明显高于非合并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AL组患儿PAI-1与GMP-140均与ET呈显著正相关(r=0.699,P<0.01;r=0.64,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与KD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PAI-1、GMP-140和ET可作为预测和观察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浆内皮素(ET)的改变,并了解此改变与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技术,检测34例确诊为KD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E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并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组与不伴冠状动脉扩张组的ET水平。结果:34例KD患儿急性期的ET-1为(84.52±18.75)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9 5±13.5 1)pg/mL](P<0.001),伴冠状动脉扩张组ET-1(99.95±15.60)pg/mL,明显高于不伴冠状动脉扩张组[(78.97±16.76)pg/mL](P<0.05)。结论:ED急性期ET-1增高。ET-1可能参与了ED冠状动脉扩张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影响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变化的相关因素,探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水平升高的机制。方法:将川崎病患儿36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同时纳入正常儿童2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RDW)、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1β(IL-1β)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分组患儿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组PLT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PLT升高更明显,与急性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MP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组患儿MPV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PDW均无显著变化(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TPO、IL-1β和TSP-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TPO、IL-1β、TSP-1水平均与急性期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TPO和TSP-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恢复期PLT增多可能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TPO、IL-1β及TSP-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体内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CXC型趋化因子受体(SDF-1α/CXCR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发生过程中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66例KD患者为实验组,其中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17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49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和酶联反应吸附(ELISA)方法,分别测定KD 2个时期(缓解期与急性期)时血浆中SDF-1α和MCP-1的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4 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变化。以65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KD组急性期患者血浆SDF-1α水平和PBMC中CXCR4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L患者与NCA患者血浆中SDF-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组急性期患者血浆MCP-1水平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L患者和NCA患者血浆中MCP-1水平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α/CXCR4可能参与了KD发病过程,但可能与冠状动脉损害无关。川崎病患儿体内MCP-l呈持续增高状态,尤其是CAL患者,因此该趋化因子可用于判断KD的病情及冠状动脉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抗心磷脂抗体在小儿川崎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IgM)对川崎病 (KD)患儿合并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 (KD组 )和 34例健康正常儿童 (对照组 )血清中的ACA IgM。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UCG)的结果及心肌酶谱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KD)组急性期ACA IgM阳性率 5 2 .8% (19/ 36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ACA IgM阴性率 14 .7% (5 / 34)及恢复期ACA IgM阳性率 2 5 % (9/ 36 ) ,P <0 .0 5。川崎病 (KD)组急性期ACA IgM阳性率明显高于CK MB及UCG的阳性率。结论 :ACA IgM对KD合并心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KD发生、转旧、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姚毅  邹洪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557-558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脉损伤的患儿中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酶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0例川崎病患儿及同期健康体检的45例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川崎病患者分为冠脉损伤组和无损伤组,测定三组血清中的CRP水平和心肌酶学的变化。川崎病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球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CPR水平和心肌酶学的变化。结果川崎病组患儿的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损伤组患儿的CRP、CK、CK-MB、AST显著高于无损伤组(P<0.05)。川崎病患儿治疗后CRP和心肌酶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逐步恢复正常。CRP与心肌酶学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RP与心肌酶学指标与川崎病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反应患儿冠脉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以男孩为多,男女比例为1.71:1.典型川崎病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10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病率高.发热时间≥10 d、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38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后有效.结论 发热时间超过10 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K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和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1水平与KD的发病的关系,研究KD的发病机制,为KD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而加强对川崎病心血管及靶器官的保护。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KD诊断标准KD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及其他免疫指标检测,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KD患者血清IL-21明显高于正常患儿,特别急性期及冠状动脉损伤组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D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ESR及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621,P<0.05;r=0.502,P<0.05;r=0.583,P<0.05)。结论 KD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期血清IL-21水平与ESR、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血清IL-21水平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且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K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和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1水平与KD的发病的关系,研究KD的发病机制,为KD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而加强对川崎病心血管及靶器官的保护。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KD诊断标准KD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及其他免疫指标检测,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KD患者血清IL-21明显高于正常患儿,特别急性期及冠脉损伤组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D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ESR及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621,P<0.05;r=0.502,P<0.05;r=0.583,P<0.05)。结论 KD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期血清IL-21水平与ESR、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血清IL-21水平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且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川崎病(KD)患儿CRP水平变化,探讨测定川崎病患儿CRP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测定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川崎病患儿的白细胞,CRP,血沉,彩色超声心动图,对照组20例,均为与川崎病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测定其CRP,WBC值.结果 30例KD患儿在IVIG治疗前CRP值为(75.90±24.5)mg/L,对照组CRP值(3.91±2.24)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30例KD患儿合并冠脉扩张8例,无一例形成动脉瘤.合并冠脉异常8例,其CRP值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静脉应用丙球后冠脉正常组迅速下降至正常,而冠脉异常组CRP值下降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1例对静脉丙球无反应,在治疗后CRP仍持续增高.结论 KD患儿血清CRP是增高的,CRP可作为KD患儿的一个诊断指标.动态观察CRP水平有助于对KD患儿并发冠脉损伤及静脉丙球无反应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48例患儿为KD组,并以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两组儿童血清TNF-α、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进行检测,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情况,将KD组分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结果:急性期KD患儿的血清TNF-α、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2.11±0.76)μg/L、(0.88±0.19)μg/L、(0.28±0.16)μg/L,均显著高于恢复期KD组[(0.90±0.32)μg/L、(0.16±0.07)μg/L、(0.14±0.04)μg/L]和对照组[(0.75±0.38)μg/L、(0.12±0.05)μg/L、(0.13±0.05)μg/L]。CAL组血清TNF-α、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2.83±0.45)μg/L、(0.97±0.19)μg/L、(0.35±0.19)μg/L,显著高于NCAL组的(1.67±0.54)μg/L、(0.83±0.17)μg/L、(0.24±0.13)μg/L。KD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NT-proBNP水平与cTnI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1、0.731,P<0.01)。结论:血清TNF-α和NT-proBNP水平与KD患儿的心血管损害关系密切,对预测KD患儿心肌和冠状动脉损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 36例川崎病 (KD)患儿不同时期及 34名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内皮素 (ET)的变化 ,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radioim munoassay,RIA)法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和 34名健康正常儿童 ET的含量。结果  KD组急性期 ET含量 (78±10 ) ng/ L显著高于亚急性期 ET含量 (5 0± 8) ng/ L及正常对照组 ET含量 (4 5± 8) ng/ L ,急性期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85± 13) ng/ L明显高于不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6 2± 11) ng/ L。结论 检测 ET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川崎病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在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的K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急性期血小板变化与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KD及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恢复期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的指导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8例KD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组36例(4.46%),IVIG治疗有反应组772例(95.54%)。IVIG治疗无反应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低于IVIG治疗有反应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高于IVIG治疗有反应组(P均<0.05)。恢复期有CAL(CAL组)178例(22.03%),恢复期无CAL(n CAL组)630例(77.97%)。规律随访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恢复期n CAL患儿420例,服药6周后321例(76.43%)PLT可降至400×10^9/L以下,8周为355例(8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P<0.05);12周为371例(88.33%),与8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结论:PLT、PCT、MPV急性期变化可能与IVIG治疗无反应相关,与CAL无明显关系。对无CAL或一过性冠脉扩张的绝大多数KD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疗程在6~8周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