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BenetosA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8):356-357
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国家联合委员会和WHO高血压国际协会认为 ,所有接受高血压治疗病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 4 0mmHg( 1mmHg=0 1 3 3kPa)以下 ,舒张压应控制在 90mmHg以下 ,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者的血压应降至 1 3 0 / 85mmHg以下。但调查发现 ,临床上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达到要求者不足 3 0 %。本研究评价了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病死亡的预后价值。方法 将于 1 972年~ 1 988年期间进行检查、已接受降压治疗的 471 4例男性高血压病人列为研究对象。获得病人接受降压治疗后的血压… 相似文献
3.
孙宁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2,(3):77-7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使用牛黄降压胶囊对收缩压、舒张压指标的作用及成效.方法:挑选出60例2019年1月到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相关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分别抽样法进行平均分组,将主要使用牛黄降压胶囊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将主要选择西式药物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设定为参照组,观察两组经... 相似文献
4.
脉压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26(2):66-69
脉压又称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间的差值。目前有关脉压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间关系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相关报道亦多,本文就此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群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从2010年在华东疗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及以上人群中随机抽取1827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眼底动脉硬化753人,其中患有高血压者501人,与Ⅰ级眼底动脉硬化患者比较,Ⅱ级眼底动脉硬化患者高血压2、3级比例明显增大(2级:19.8%比31.0%,3级:14.5%比53.2%,P均〈0.05)。结论:高血压是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是发现和防治眼动脉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病人肾脏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关系,为早期防治肾脏损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71例患者1,2型糖尿病患者(DM)87例、高血压病患者(EH)8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DM+EH)9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UmAlb测定。结果 DM组UmAlb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与PP显著正相关(P<0.05)。EH组UmAlb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DBP相关性则不显著(P>0.05);EH+DM组UmAlb与SBP、DBP、P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及0.05)。UmAlb与PP相关的显著性在EH+DM组中最大,r=0.282,P=0.002,三组患者中反映肾功能的其他指标则与SBP、DBP和PP无相关性。结论 在上述3种病人中只有PP总是与早期肾损害相关。因此,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降低PP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动脉硬化概率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概率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张镜人,杨天权,郑秀春,孙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5)何清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教研室)利用动脉硬化的判别方程计算动脉硬化的概率,经组内和组外回代,判断动脉硬化的正确率达96%以上。为了探讨动脉硬化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收缩压/舒张压比值对老年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老年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363例,根据收缩压/舒张压比值分为高值组98例(2.5≥收缩压/舒张压>2.0);对照组219例(2.0≥收缩压/舒张压>1.5);低值组46... 相似文献
9.
李荣坤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6,5(1):58-58
老年肥胖不但是高血压发病升高的主要因素而且是眼底三级以上动脉硬化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因素,现将我院对以往作过眼底检查的老人住院病人960例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眼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评价眼底镜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在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2004至2006年在我院常规体检的226例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有无高血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眼底动脉、颅内动脉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的眼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高血压时限的延长而加重(P〈0.05)。结论 跟底动脉、颅内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相关性,眼底镜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在体检中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分期、分级及早期发现高血压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荣砷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7,6(3):84-85
老年黄斑变性是老年人视力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病机理虽未彻底明了但是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等是促使老年黄斑变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幕且被多数学所认可.现就对我院1923名住院老干部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眼底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40例冠心病患者行无创眼底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眼底动脉硬化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眼底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对眼底动脉的检查有助于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对冠心病病情了解、预后观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3年5月~6月入户调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保障的军队离休干部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质量等参数,调查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2例,年龄78~92岁(84.65±3.14岁),脉压差40~92(62.86±10.01)mmHg,单因素分析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腹型肥胖、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危险分层、降压药服用时间均与脉压差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病程、年龄、BMI与脉压差相关(P〈O.001)。结论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病程、年龄、BMI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麦少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9)
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舒张压的上升直至50岁左右就结束了,此后就开始下降。因此,5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有普遍增高的趋势,但舒张压增高的趋势几乎完全消失。50岁以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5.
脉压差变化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其降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高血压病程进展,会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AS)和靶器官受损的临床表现,尤其对心脑血管影响较大.一般传统上认为收缩压(SBP)是一个较舒张压(DBP)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尤其在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1,2]>.随着对脉压差(PP,SBP与DBP之差)与临床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PP增大也是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大的标志之一<'[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顺应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的脑梗死病人263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标准,分别行眼底镜检查记录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对大脑中动脉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记录脉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比较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大脑中动脉脉动指数等数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颅内动脉的脉动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等各项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顺应性存在相关性,眼底镜检查可作为判断颅内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和验证一个眼底动脉硬化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选择2006—2013年在华东疗养院体检的非眼底动脉硬化者作为开发队列,采用Lasso方法筛选预测因子,Cox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模型以在线计算器呈现,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完成,选取2015—2021年在该医院的体检者进行时段验证。采用一致性(C)统计量来量化区分度,并通过校准图以及Kaplan-Meier方法比较预测的生存概率与观察到的生存概率的差异来评估模型的校准度。 [结果]开发和外部验证队列分别包括33 218例和53 863例体检者。Lasso回归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系数不为0的变量有9个。最终的Cox回归模型包括年龄、体质指数、饮酒情况、舒张压、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尿病、甘油三酯和血清尿酸9个预测因子。在线计算器网址为:https://rui2022.shinyapps.io/DynNomapp/。内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841,外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856。在开发和外部验证队列中,校准度均表现良好。 [结论]建立的眼底动脉硬化风险预测模型在体检人群中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只需医院常规获取的变量,因此可以应用于体检人群的个体化管理以及高风险者管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其与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共238例,计算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以及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CI94例(39·5%);CH52例(21·8%);HF46例(19·3%);SAH、AMI分别为30例(12·6%)和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随SBP、DBP、PP水平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mm Hg,CH、SAH占同组病例90%以上,CI、HF占70%,AMI占50%。DBP≥90mm Hg,CH、HF占同组病例90%以上,SAH占80%,CI、AMI占75%以上。PP>40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最高,CH次之,HF居第3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SBP、DBP、PP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mm Hg,DBP≥90mm Hg,PP≥40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其与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共238例,计算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以及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 CI 94例(39.5%);CH 52例(21.8%);HF 46例(19.3%);SAH、AMI分别为30例(12.6%)和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随SBP、DBP、PP水平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 mm Hg,CH、SAH占同组病例90%以上,CI、HF占70%,AMI占50%.DBP≥90 mm Hg,CH、HF占同组病例90%以上,SAH占80%,CI、AMI占75%以上.PP>40 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最高,CH次之,HF居第3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SBP、DBP、PP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 mm Hg,DBP≥90 mm Hg,PP≥40 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12月在宣武医院就诊的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生化指标及血常规。定义DBP≥90 mmHg为DBP升高,根据DBP水平分为DBP正常组(36例)和DBP升高组(69例)。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Hb与DBP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5例患者,平均年龄(48.99±12.91)岁。DBP升高组体重、肌酐、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收缩压均高于DBP正常组,而年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Hb与DBP呈正相关(r=0.262,P=0.00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Hb(β=0.117,P<0.05)、谷丙转氨酶(β=0.086,P<0.05)与DBP呈正相关,而年龄(β=-0.234,P<0.05)与DBP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49,P<0.05)。结论H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呈正相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B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