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素萍 《中国病案》2010,11(6):27-28
艾滋病的中文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英文名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名称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命性疾病,于1981年最先发现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AIDS的流行席卷了全球各大洲,其病原体也最终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呈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3.
吴念宁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11,33(10):1357-1361
自从开展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之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e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预期寿命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对于HIV的起源,何时开始在人群中流行一直存有争议。现在一致认为艾滋病病毒起源于非洲猿类免疫缺陷病毒,至于如何从猿类跨种传播到人类,有多种理论学说,比较受认可的是“猎人理论”。现对艾滋病病毒起源的理论学说及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食道炎的艾滋病临床特点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近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特别是真菌性食道炎等机会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以机体免疫系统遭到全面破坏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在人群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途径、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是内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有关数据显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的第四号杀手。由于艾滋病广泛流行,而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抗AIDS药物的研发与防治。现就AIDS中西药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6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延慧 《吉林医学》2006,27(4):440-44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疾病,此病以预防为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包括艾滋病病人,正确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不仅关系到个人生命安全,也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我科于2005年7月收治1名重症颅脑损伤合并HIV—Ab阳性病人,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岚  吴昊  李威 《北京医学》2014,(9):774-77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传染病。AIDS在全球传播已有三十余年,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目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可以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实验研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艾滋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其建立难点在于HIV病毒危害程度高,缺乏最佳动物模型。中医实验界以逆转录病毒为突破口,应用同属逆转录病毒科的鼠白血病病毒替代HIV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探讨鼠白血病病毒致小鼠艾滋病模型建立的可行性,综述中药干预鼠白血病病毒致小鼠艾滋病的实验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现患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现患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法检测检测3679例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结果 3679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3.52%(497/3679),抗-HCV阳性率为1.25%(46/3679),TPAb阳性率为1.36%(50/3679),抗-HIV1/2阳性率为0.33%(12/3679)。显示患者输血前均有可能被传染性病症感染。结论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的检测,对保护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减少医源性传染,降低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 648例外科手术病人术前进行HIV抗体的初筛检测,阳性者送贵州省疾控中心艾滋病(AIDS)确证实验室做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确诊。结果 129648例外科手术病人,HIV抗体阳性者82例,阳性检出率0.63‰。结论综合医院外科术前患者应常规进行HIV抗体检测,以便及早发现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避免AIDS的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艾滋病)的认识,切实做好职业防护,防制艾滋病的传播。方法组织HIV/AIDS相关资料的学习,总结本科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制订和落实职业防护的相关措施。结果使医务人员、病人和病人家属对HIV/AIDS的认识显著提高,职业防护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职业防护措施得到正确实施。结论加强学习,提高大家对HIV/AIDS的认识,落实具体措施是职业防护、防制HIV传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帅  蒋就喜 《华夏医学》2014,27(6):166-16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由于其基因组的高度变异性,形成了众多具有相对独立基因序列特征的亚型.现就HIV-1基因的分子特征、HIV-1的基因亚型分类、近年来报告的几种HIV-1基因亚型的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德宏州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现状,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个案调查表记录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艾滋病高危因素,并进行采血检测HIV。结果 2012年VCT门诊接待艾滋病咨询者4 096人,采血检测HIV 4 096份,阳性359份,阳性率8.7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人群以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农民为主,并按求询意愿作了转介服务。结论德宏州VCT工作在发现和控制艾滋病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应继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控制艾滋病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HIV感染相关性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玉娥  李灼琴  杨丽 《医学综述》2014,(8):1404-1406
近年来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病率持续上升,控制HIV感染及改善HIV感染者预后的形势严峻。HIV感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发机会性感染和相关性肿瘤。HIV感染相关性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侵袭性宫颈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HIV感染相关性肿瘤已成为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该文对近年来HIV感染相关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412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实施HIV抗体检测。结果2007.2008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0,2008~2009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1例(0.97%),2009~2010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2例(1.94%),2010—2011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4例(3.88%)。结论外科住院患者要将HIV检测常规化,才能对HIV/AIDS患者进行早期确诊,降低其医源性传播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寿命得以延长,但ART后患者长期免疫功能重建状态数据有限。近年来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比值(CD4∶CD8比值)作为免疫状态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了解患者ART后免疫重建情况至关重要,为临床医师管理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指标。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后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7月就诊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门诊,并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方案完成ART 48个月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98例,分析基线及ART 6、12、24、36、48个月免疫标志物变化,对观察终点CD4∶CD8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线、ART 6、12、24、36、48个月,患者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CD4细胞恢复率、CD4∶CD8比值、CD4∶CD8比值正常化、多重T细胞重建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200、201~349、≥350个/μl患者中,不同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CD4∶CD8比值正常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48个月,CD4细胞计数≥500个/μl、CD4∶CD8比值正常化、多重T细胞重建分别占59.8%(58/97)、22.7%(22/97)、19.6%(19/97)。ART 48个月后,CD4∶CD8比值与基线CD4细胞计数(rs=0.269,P=0.01)、基线CD4∶CD8比值(rs=0.592,P<0.01)呈正相关,与基线CD8细胞计数(rs=-0.355,P<0.01)呈负相关,与年龄(rs=0.129,P=0.21)、HIV确诊至ART启动时间(rs=-0.141,P=0.17)、HIV-RNA病毒载量(VL)(rs=0.145,P=0.15)无关。结论 长期ART成功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仍存在免疫功能重建不良。CD4∶CD8比值与基线免疫水平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孙树平 《医学综述》2009,15(14):2163-2165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传播疾病,因传播速度快、波及传播地区广和病死率高而备受关注。大多数艾滋病患者首诊于口腔科且出现特殊的口腔症状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白斑、牙周病、坏死性牙龈炎、Kaposis肉瘤等,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应警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口腔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同时医护人员在治疗中直接与患者接触,手易被唾液、血液的分泌物等污染,所以口腔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