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屏气重T2加权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STSE)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并与其它传统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B超)相对比。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胆系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平扫、MRCP和B超检查,56人接受CT检查。回顾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并对单纯厚层投射MRCP、厚层投射MRCP结合真实稳态进动(TrueFISP)T2WI、CT和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敏感性进行双盲法比较。应用计数资料的配对c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诊断肝外胆管结石,MRCP与CT、MRCP与B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8.10,15.06,P<0.01),MRCP结合T2WI与单纯MRCP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33,P>0.05);诊断胆囊结石,MRCP与CT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2,P<0.05),MRCP结合T2WI与CT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9.09,P<0.01),而MRCP与B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80,P>0.05)。结论SSTSEMRCP图像清晰,成像速度快,是一种诊断胆系结石安全简便、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SSTSE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优于B超和CT,诊断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CT。SSTSEMRCP与TrueFISPT2WI相结合,可提高胆系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MRCP对胆囊、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MRCP)对胆囊、胆管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与B超、CT等影像学资料比较 ,探讨胆系结石的术前最优检查方案。方法 收集有MRCP资料的胆道探查病历共 90份 ,将术前MRCP与术中探查情况作对照研究 ;90例患者术前均做过至少 1次的B超检查 ,4 1例有CT资料 ,12例曾作胆囊切除 ,比较MRCP与B超、CT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运用SPSS 6 .12版统计软件、McNemar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系结石在MRCP图像上形态常表现为低信号 ,呈圆形或卵圆形、“倒杯口征”、“靶征”或“胆管铸型”。MRCP对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 92 2 2 % ,94 0 5 % ,6 6 6 7%和 76 92 % ,76 % ,10 0 %。在胆囊结石诊断方面 ,MRCP同B超相比 ,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低于B超 (P <0 0 1) ;在胆 (肝 )总管结石的诊断上 ,MRCP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 (P <0 0 1)。MRCP同CT相比 ,对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胆囊结石的诊断 ,MRCP结合B超检查更为可靠 ;对胆管结石的诊断 ,MRCP是最理想且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道复发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结石术后复发病例的MRCP资料,并与B超和cT进行结果对比。结果:MRCP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91.7%,B超75.0%和63.8%;CT 80.6%和72.2%。结论:MRCP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均高于B超和CT。有利于术前制定再手术的正确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及MRCP检查后的资料,并经手术结果或临床资料证实.结果: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MRCP为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再结合MRI常规平扫其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晓虎  任转琴  陈涛  李静  李莉  张雷  苟晓光 《医学综述》2011,17(22):3489-3491
目的探讨MRCP及薄层FIEST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诊断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8例行MRCP及薄层FIESTA和B超检查并外科手术的胆石症患者资料。结果 338例术后共发现胆管结石87例,MRCP+薄层FIESTA与B超诊断胆管结石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7%和79.3%,明显高于B超(χ2=28.93,P<0.01);按结石大小分组对比,结石径线≥2 cm组和1~2 cm(含1 cm)组,MRCP、MRCP+薄层FIESTA和B超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1 cm组45例,MRCP+薄层FIESTA明确诊断44例(97.8%),B超仅明确诊断28例(62.2%),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χ2=35.56,P<0.01)。结论胆管结石以及结石大小的判断应以MRCP+冠状位薄层FIESTA为主,综合分析MRCP、FIESTA图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经临床、B超、CT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MRCP及MRI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和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为95%。MRCP主要在整体上显示胆道,高位胆道梗阻的肝内胆管呈树枝样和腊肠样扩张,低位胆道梗阻的胆总管末端大多呈截断状、杯口状或锥状。结论 MRI及MRCP诊断恶性胆道梗阻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不能进行ERCP时的替代检查方法或筛选用。  相似文献   

7.
李晓飞  张勇  杜红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19-20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171例胆系结石患者,胆囊结石68例,肝内胆管结石43例,胆总管结石60例,行B超检查及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MRCP扫描。结果:B超及MRCP图像均能明确显示68例胆囊结石;103例胆管结石(43例肝内胆管结石和60例胆总管结石)在MRCP原始图像及MIP图像均可明确显示,而B超仅可显示其中的69例(67%)。结论:对于胆系结石的诊断,应有机地结合MRCP与B超检查,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胆管结石应首选MRCP。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胆道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7例胆道梗阻患者中胆管癌6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3例,扩张的胆道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为软藤状,梗阻端呈截断或鼠尾状狭窄;胆道结石16例,梗阻端呈圆形或杯口状缺失;胆道炎症2例,术后狭窄4例,扩张的胆道MRCP表现为枯枝状。结论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疑有胆总管结石患者的MRCP图像 ,并与B超的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正确率为 91.9% ,B超诊断正确率为 83 .8%。结论 MRCP是一种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的影像技术 ,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术前MRCP检查可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 ,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6排CT和0.3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T组(80例)采用16排CT检查,MRCP组(80例)采用0.35T MRCP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手术证实80例结石患者,MRCP组确诊率(93.75%)高于CT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组检查无胆总管扩张结石直径0.8cm确诊率(93.33%)高于CT组(6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0.35T 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较16排CT确诊率高,特别是在对直径0.8cm、胆总管未发生扩张的结石诊断中,0.35T MRCP诊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胆系结石(胆囊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20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19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结石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为100%。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MRCP对胆系结石特别是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杨邦明  郑列祥  杨军  陈志萍 《安徽医学》2012,33(11):1526-152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0.35 T永磁低场磁共振系统对35例胆道疾病患者行MRCP检查,将其影像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以评价低场磁共振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16例是胆囊结石,6例是胆总管扩张伴结石,1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术前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术后为胆囊合并胆总管小结石,MRCP对胆系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4.3%。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对胆系结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各成像序列对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本院情况,抽取109例单纯胆道结石病例的术前超声与MRI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胆道结石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9例胆道系统结石病例中,术中所见24例为胆囊结石,32例为胆总管结石,7例为肝内胆管结石,46例有两个部位以上的结石同时存在。MRI和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63%、99.17%、92.98%,94.01%、95.09%和94.73%;MRI和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67%、97.33%、94.52%,76.44%、77.86%和76.71%;MRI 和超声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3.42%、84.82%、85.71%,75.31%、75.91%和75.00%。结论诊断胆道结石时,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方法。与MRI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率,后者多序列多方向的成像能力可补充超声不足。在MRI与磁共振胰胆成像(MRCP)的各成像序列中,以T2WI、FIESTA冠位及MRCP原始图像结合观察为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 0 .5T磁共振仪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检查胰胆管疾病的准确性及成像方法。方法  2 5例志愿者和60例病人行单层憋气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SSFSE)MRCP和呼吸门控二维多层快速自旋回波 (FSE)MRCP检查 ,多层数据做最大强度投影 (MIP)处理。比较SSFSEMRCP、MIP像及其原始图像检查正常结构和病变情况。结果 在健康组 ,总胆管和胰管在SSFSEMRCP、MIP的显示率分别为 1 0 0 % ,60 %和 1 0 0 % ,40 % (P >0 .0 5) ,在显示胆管结石位置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 ,但在原始图像上显示最佳 (P <0 .0 5) ,综合两种技术诊断结石敏感性为 91 .8% ,特异性为 1 0 0 % ,准确性为 95%。正确诊断 4例胆管癌 ;7例胰头肿瘤中 2例误诊。综合两种技术 ,MRCP显示胰胆管疾病的敏感性为 91 % ,特异性为 1 0 0 % ,而准确性为 91 .7%。两种成像技术显示了所有病人胰胆管梗阻部位。结论  0 .5TMR可行MRCP ,SSFSEMRCP、MIP和原始图像相结合可检查胰胆管病变位置和梗阻平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再发胆道梗阻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利用2D、3D并结合横断面图像,着重观察胆道术后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是否存在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震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等),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摹本组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患者中胆道结石97例,MRCP检出89例,准确率91.8%:胆管狭窄(包括胆管损伤和胆道炎性狭窄)35例,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2.9%:本组病例MRCP检出残存胆囊合并残存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均经手术证实;总之,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系统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如果能结合常规薄层TWI2序列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更有帮助。结论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MRCP和MRI在胰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胰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coni eclipse 1.5T超导磁共振设备,MRCP应用express序列,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1例患者的MRCP、MBI及MRI增强的影像。结果 胰胆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MRCP+MBI平扫85.6%,MRCP+MRI平扫+增强92.7%;单纯MRCP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胆道结石90%(9/10);医源性梗阻60%(3/5);胆管癌66.6%(6/9);胰头癌83.3%(10/12);壶腹癌60%(3/5)。结论 MRCP结合MR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胰胆管梗阻病变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彭如臣  刘玥  王浩 《北京医学》2002,24(2):102-10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用岛津公司0.5 T SMT-50X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重T2加权、三维(3D)数据采集成像技术.结果 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肝内外胆管是否一致性扩张及阻塞段是否突然中断与梗阻性质有一定关系.结合MRCP原始图像及MR常规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胰胆管病变的100例患者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行MRCP检查。结果:97例获得了优良的MRCP图像,MRCP可清晰显示各类胰胆管病变的形态异常;59例患者诊断为梗阻性胰胆管病变,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3%。结论:MRCP无创伤,无辐射,无需应用对比剂,是诊断胰胆管病变的理想方法,但对病变的定性诊断仍需结合常规MRI扫描及其它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