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4D-CT)与T2加权像扫描(MR-T2)图像在肝癌精准放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48例肝癌患者,均接受4D-CT与MR-T2扫描,利用MIM软件实施图像配准,手动在所获图像上勾画肿瘤靶区(GTV),并通过形变配准技术将M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X线双能减影检测肿块活动度对肺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靶区勾画的指导价值。方法利用X线双能减影技术对44例肺癌患者进行肿块活动度检测,以任意方向上活动度3mm为界限,分为减影组12例和门控组32例。两组患者实体肿瘤靶区(GTV)勾画后,向各个方向外扩6mm为计划靶区(PTV)。所有患者在投照前进行锥形束CT(CBCT)精度验证和配准,统计两组肿块活动度以及配准时PTV轮廓覆盖肿块的程度。放疗结束后随访,并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肺部肿块在头脚(Z)方向的活动程度大于左右(X)和腹背(Y)方向(P〈0.05或P〈0.01);X方向上,患者不同部位肺肿块活动程度相对一致(P〉0.05);门控组患者各方向轴上肿块活动程度均显著小于减影组(P〈0.05);经CBCT精度验证,多数患者(减影组83.3%;门控组90.6%)肿块边缘距离PTV轮廓的最小距离≥4mm;患者放疗有效率为77.3%,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肺癌患者IMRT前,利用X线双能减影技术进行个体化肿块活动度检测对靶区勾画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4D-CT计划和常规3D-CT计划两种不同计划的靶区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评估4D-CT技术应用于胃癌放疗在剂量学方面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0例,在仰卧位平静自由呼吸下行CT模拟定位,先常规3D扫描再行4D扫描并根据呼吸周期重建得到10个不同呼吸时相的CT图像。勾画完整的放疗靶区(GTVs、CTVs)及危及器官。在三维计划系统中,以20%的时相基准,分别根据计划靶体积(PTV3D、PTV4D)为10例患者各设计2套放射治疗计划,PTV3D在临床靶体积(CTV)的基础上外加常规安全边界,PTV4D是在10个时相CTV融合后形成的4D内靶体积(ITV4D)基础上外放摆位边界,比较两者靶区及正常组织在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靶区PTV覆盖率与剂量分布均匀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4D计划较3D计划肝平均剂量明显下降(P<0.05),肝V30、V40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肾V20及平均剂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CTV3D与ITV4D的体积分别为(433.04±139.71)cm3和(535.44±150.89)cm3,后者体积增加了(102.40±21.77)cm3;PTV3D与PTV4D的体积分别为(860.87±226.52)cm3和(787.87±193.83)cm3,后者体积减少了(73.00±46.38)cm3,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3D计划存在夸大或遗漏靶区的风险,应用4D-CT能在不遗漏肿瘤放疗靶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小靶体积,保护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4.
刘贵刚 《吉林医学》2012,33(31):6835-6836
目的:探讨CT融合图像下靶区勾画在原发性肺癌放疗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方法:对在行放射治疗的58例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CT融合图像下靶区勾画。结果:患者均完成靶区勾画,成功采集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呼吸气末的图像,并与肿瘤靶区图像融合。结论:CT融合图像下靶区勾画可有效对肺癌的靶区进行确定,在提高靶区的照射精确度,提高靶区剂量,确保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面积和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使靶区勾画范围更为精确,为肿瘤的放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派特CT(PET-CT)在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放疗靶区勾画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CT进行定位及勾画放疗靶区)30例和观察组(以PET-CT进行定位及勾画放疗靶区)30例,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部位病灶者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放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的血清TGF-β1、TNF-α、IL-1β及MMP-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放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我院放疗科1998年7月引进立体定向适影放疗系统(简称光子刀)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84例,全部患者随访越过6个月,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77例,对该77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局部控制率进行回顾分析。l临床资料患者男,对创;女,24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3岁.其中原发肺癌72例,经影像学及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69例,单纯影像学诊断3例.肺内单发转移癌5例,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经影像学诊断.肺内病灶直径2.(k.0cm,平均为4.8cm.2治疗方法与疗效针对肺内病灶实行多野等中‘O造形照射,采用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依据循证护理的要求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护理问题、系统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4.29%,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1.43%;在对照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9.29%,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46.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胡杨静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48-148
目的探讨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在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份-2012年04月份于我院治疗的91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患者(个性化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6%,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6.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信心,建议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4D-CT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对于提高肺4D-CT图像分辨率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亚像素运动估计的
超分辨率处理方法,以重建清晰的肺4D-CT图像。首先采用快速亚像素运动估计方法估计不同“帧”图像间的运动场,然后采用
迭代反投影方法重建高分辨率肺4D-CT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插值方法及基于全搜索运动估计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相比较,本方法能得到更清晰的肺部图像,图像结构明显增强。同时,与全搜索算法相比,运算时间显著缩减。
  相似文献   

12.
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10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1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3DCRT组、单纯3DCRT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5.2%;1年生存率分别为20%、12.9%;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3DCRT可使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靶区设计与正常组织的保护.方法 10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人,T13N0M0,其中:T1:19例;T2:70例;T3:16例.平均年龄69.6岁.Gleason≥7:39例;PSA≥10:69例.所有病人接受直线加速器10MV X线全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设定两个临床靶体积(CTV)即CTV1包括前列腺和精囊和CTV2只包括前列腺腺体.相应治疗靶体积(PTV1和PTV2)分别是在相应CTV基础上外放15mm,在与直肠交界处减少5mm.危险器官直肠壁5 mm,膀胱7 mm.处方剂量PTV1最小剂量为45~50.4Gy,PTV2为70~73.8 Gy(75.5Gy在ICRU剂量点).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3.5个月,出现16例(13.5%)和8例(7.8%)膀胱和直肠Ⅱ级反应,无膀胱和直肠Ⅲ级反应.结论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可有效减少膀胱与直肠组织受照体积与剂量,相邻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治疗顺应性,有利于提高前列腺局部放疗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25~61岁)。左23侧,右9侧,3例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摄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CT。按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设定手术方案。结果: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 35例患者中仅2例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在94.7%,但没有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上的失误。结论:三维重建CT扫描的四分法分型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照射剂量DT2.0Gy/次,5次/周,DT总量64~70Gy;放疗后1个月~3个月行胸部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30例,稳定(SD)4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88.7%(47/53);不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多属I~Ⅱ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时段深部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0年3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单用或与不同时段深部热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91例,其中,单纯行放疗组(A组)31例,放疗后即刻行热疗组(B组)37例,热疗后2 h行放疗组(C组)23例。完成治疗后0-2个月通过CT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51.6%,B组75.7%和C组78.3%。B组与A组,C组与A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比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NSCLC短期疗效上更具优势,而热疗联合放疗的时间和顺序对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期联合同步G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放疗83例,同步放化疗85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15MV X线,剂量60~66gy/33次/7周。化疗采用吉西他滨(益非)+顺铂,在放疗第一周和第四周进行。结果随访3年。单纯放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7%和30.1%,放化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4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两组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51例临床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施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年龄28~76岁,平均52岁。肿瘤最大直径14cm,最小直径2cm。Ⅰ期15例,Ⅱ期29例,Ⅲ期7例。制作热塑网膜进行体位固定。治疗计划用Athen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非共面设5~6个固定野,90%~95%等剂量线包绕PTV,全肺V20控制在≤25%。6MV-X线照射,肿瘤量为2Gy/次,1次/天,5次/周,共30~33次。结果 51例患者在放射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NC)6例,总有效率88.2%(45/51)。1年生存率为84.3%(43/51),2年生存率为51.7%(15/29),3年生存率为36.4%(4/11)。12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后3个月出现放射性肺炎。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严俊 《当代医学》2021,27(13):104-106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放疗方法分为三维适形组(n=62)与调强放疗组(n=68),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调强放疗组血清SCC、CYFRA21-1、TSGF水平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The lung functional status could be displayed on lung perfusion images. With the images, the radiotherapy plans of lung cancer could be guided to more optimized.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impact of incorporating functional lung imaging into 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an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planning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had undergone radiotherapy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Before radiotherapy, each patient underwent CT simulation and lung perfusion imaging with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The SPECT images were registered with simulation planning CT and used to contour functional lung (lung-F) and non-functional lung (lung-NF). Two 3DCRT plans and two IMRT plans were designed and compared in each patient: two anatomic plans using simulation CT alone and two functional plans using SPECT-CT in addition to the simulation CT. Dosi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four types of plan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umor coverage and avoidance of normal tissues. Total radiation dose was set at 66 Gy (2 Gyx33 fractions). Results In incorporating perfusion information in 3DCRT and IMRT planning, the reductions on average in the mean doses to the functional lung in the functional plan were 168 cGy and 89 cGy,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anatomic plans. The median reductions in the percentage of volume irradiated with 〉5 Gy, 〉10 Gy, 〉20 Gy, 〉30 Gy and 〉40 Gy for functional lung in the functional plans were 6.50%, 10.21%, 14.02%, 22.30% and 23.46% in 3DCRT planning, respectively, and 3.05%, 15.52%, 14.16%, 4.87%, and 3.33% in IMRT planning, respectively. No greater degree of sparing of the functional lung was achieved in functional IMRT than in 3DCRT. Conclusion Function-guided 3DCRT and IMRT plannings both appear to be effective in preserving functional lung in NSCL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