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晓丽 《中医学报》2011,26(5):636-6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均采用颈部取穴为主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48例,显效1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结论:颈部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贺新铭 《中外医疗》2011,30(32):110-110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经筋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8%,对照组愈显率为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加运动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预后的影响及针刺时机的选择。[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患侧面颊区闪罐加面部肌肉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77例,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67例,有效率89%(P<0.05)。[结论]针罐结合加患侧面部肌肉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其预后与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生的单侧(偶双侧)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近几年来采用中药汤剂配合针刺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对13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做临床观察,取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对30例年龄在15~63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针刺,配合激素、TDP、按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达66.67%,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孙畅 《海南医学》2000,11(3):52
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作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38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杜丽芳 《大家健康》2016,(10):167-168
目的:总结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治疗中行推拿结合针刺联治方案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以2012年01月至2016年05月进入该院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共96例为对象,均以推拿结合针刺联治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所有患者疗效。结果:疗效评估结果发现,96例患者面肌组织功能评分从(3.20±2.11)分升至(16.71±3.20)分,(P<0.05),同时有效率是89.58%(86/96)。结论:对于周围面性神经炎患者,临床上以推拿结合针刺联治方案展开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面肌组织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按摩、针灸及中药袋热敷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14及28d,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透刺颧穴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透刺颧穴(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颧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较常规针刺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针刺为主综合治疗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运用以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来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方法:对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以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其他方法包括红外线灯照射、电针(疏密波)、闪火罐,皮肤针、按摩、热敷、口服中药汤剂、神经营养药等。结果:痊愈40例,好转2例。结论:以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有相当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闪罐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观察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但针刺配合闪罐治疗组的治愈率(86.67%)、有效率(100%)优于单纯针刺组(66.6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治疗为主,配合西药、面部按摩及表情肌功能训练的疗法。结果:痊愈32例,显效3例,好转1例。结论:此疗法可激发面部经气,驱风通络,通畅气血运行,恢复面肌运动功能,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疏肝通络法结合针刺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94只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47只眼)采用中医疏肝通络法结合针刺为主治疗,对照组30例(47只眼)运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VEP振幅、视野及临床疗效比较,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疏肝通络法结合针刺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视神经炎,且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颊区闪罐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方法:8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患侧面颊区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4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2例,总有效率94.7%,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面颊区闪罐及常规针刺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判断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将87例面神经炎患者按面神经损伤平面定位而分型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氏面瘫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提示疗效与定位的相关规律是面神经的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佳.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面瘫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口服面瘫胶囊配合针刺。对照组口服强的松、腺苷B12、VB1.针刺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85%.二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面瘫胶囊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面瘫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口服面瘫胶囊配合针刺。对照组口服强的松、腺苷B12、VB1,针刺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85%,二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面瘫胶囊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李芬  梁启荣  欧爱萍 《广西医学》2009,31(4):561-562
目的探讨肌肉电刺激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9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用肌肉电刺激和超短波治疗50例(A组);用碘离子导入和超短波治疗40例(B组);疗程均4周。结果A组痊愈率为52.0%,B组痊愈率30.0%,A组优于B组(P〈0.05)。结论肌肉电刺激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鸡血藤外洗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针刺组)和B组(子午流注针法针刺+鸡血藤外洗组),每组40例。A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子午流注针法针刺加用鸡血藤煎水外洗治疗。疗程4周,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子午流注针法配合鸡血藤外洗组有效率为95.0%,常规针刺组为80.0%。子午流注针法配合鸡血藤外洗疗法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鸡血藤外洗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可迅速控制病情,缓解及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0~2003年面神经炎60例为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组46.7%(P<0.05).结论西药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面神经炎优于西药加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