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文香 《中外医疗》2011,30(30):84-8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原因。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为13例(占43.3%),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17例(56.7%);就非糖尿病性肾病的病理类型而言,IgA肾病Lee’sⅡ级为4例,Ⅲ级为3例,分别占23.5%和17.6%,膜增生肾小球肾炎3例(占17.6%),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例(11.8%),膜性肾病2例(11.8%),骨髓瘤肾病2例(11.8%),膜增生性肾炎1例(5.9%)。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大多是非糖尿病肾损害,在临床过程中,如果出现非糖尿病肾损害征兆,应当立即进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状况,及探讨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05~2007年在我院代谢糖尿病中心住院的病程10年以上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早期肾病、临床肾病及肾功能不全情况;分析比较并发肾病组(DN组)和不并发肾病组(非DN组)在性别构成、男性吸烟、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心性肥胖、血糖控制及血脂异常情况的差别。结果:①糖尿病并发肾病为72.65%(170/234);其中早期肾病为49.57%(115/234),临床肾病为11.11%(26/234);尿毒症期为11.97%(28/234);②DN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男性吸烟、高TG等高于非DN组;③两组患者在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糖化血红蛋白及TC、HDL-C、LDL-C异常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病程10年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高达72.65%;其中2/3的患者为早期肾病;高血压、高TG、男性吸烟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空服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选择207例(其中6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5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63例正常健康对照者)为观察对象,从全血中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结合电泳分离技术检测eNOS基因4b/4a的多态性。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肾病的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分别为χ2=8.2439,P〈0.0167;χ2=7.6537,P〈0.0167)。结论携带a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携带b等位基因更易罹患肾病,a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从而探讨这一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发现、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I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并以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发展,IDN组HCY浓度(20.31±7.43)μmol/L,明显高于SDM组(17.33±5.05)μmol/L(P〈0.05),CDN组HCY浓度(25.38±8.97)μmol/L又明显高于IDN组(20.31±7.43)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判断和监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清HCY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5178A/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将10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肾病(DN-0)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后者进一步分为微量蛋白尿(DN-1)组和大量蛋白尿(DN-2)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PCR-RFLP)技术检测线粒体DNA5178A/C多态。结果(1)2型糖尿病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5178A/C多态无相关。(2)DN-0,DN-1及DN-2这3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线粒体DNA 5178A/C多态性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ACR水平无相关,与糖尿病肾病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接受治疗和观察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单纯糖尿病组(SDM组)各20例,对照组为健康人20例。检测各组的DD和Fib水平,观察其对糖尿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N组、EDN组、SDM组DD、Fib及UAER水平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N组的DD的特异性(90.0%)、敏感性(85.0%)和准确性(90.0%)以及Fib的特异性(95.0%)、敏感性(90.0%)和准确性(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DD和Fib进行检测,对病情加以控制,可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8.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晓娟  王妮  姜素珍  张水利  张莹 《医学争鸣》2007,28(24):2267-2268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期(UAER〉200μg/min)的血清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也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结论:血清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尿白蛋白增加而升高.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UMA)增加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UMA等相关性指标;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结果检出糖尿病肾病128例(59.2%),非糖尿病肾病88例(40.8%);其中糖尿病肾病组年龄、TC及UMA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Framingham评分糖尿病肾病组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增加,提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MAU)定量进行分组:MAU〈30 mg/24 h为正常蛋白尿组(DN0组);MAU 30-300 mg/24 h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1组);MAU〉300 mg/24 h为糖尿病临床肾病组(DN2组)。对患者进行牙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及缺牙数目。入院常规检验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采集患者基线资料:病程、吸烟情况及牙周疾病治疗史,测量血压。结果:(1)DN1组与DN0组相比,BI、PD、CAL及缺牙数目均升高(P〈0.01),DN2组与DN1组相比,BI、PD、CAL及缺牙数目均升高(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CAL及缺牙数目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BUN、SCr与BI、PD、CAL及缺牙数目均呈正相关(rBUN=0.153、0.148、0.273、0.336,P〈0.05;rSCr=0.189、0.276、0.326、0.26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牙周及牙齿缺失状况可以预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疑诊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39)、糖尿病肾病早期组(n=38)和糖尿病肾病中晚期(n=33),分别测定其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对其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效益进行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GFR、Scr和BUN有显著相关性(r=-0.746、0.902、0.745和-0.770、0.846、0.701,均P〈0.05),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灵敏度分别为87.32%、90.14%,特异度分别为94.82%、100.00%)。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经肾活检确诊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55例为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占比例为45.8%,其中女性占据多数,中腹型肥胖占多数。相对于正常体质量患者而言,肥胖患者脂肪肝的发生率(36.4%)、空腹胰岛素(23.33±24.01)IU/L以及C钛(1.12±1.26)ng/uL均比较高。肥胖组患者的病程(68.34±63.46)个月显著比正常体质量患者短,且糖尿病到肾损害的时间(41.35±80.73)个月也更短,eGFR(32.7%)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肾脏病理主要表现肾小球的面积以及直径明显增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严重代谢紊乱,蛋白尿出现较早,肾小球高滤状况以及高灌注状态显著,早期减肥有利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害发生以及发展的延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水平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衰组,以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衰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7.85±1.86umol/L、8.04±2.13umol/L、13.54±2.68umol/L、18.20±3.56umol/L和25.53±6.89umol/L。单纯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伤,并对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跃忠  潘锵荣 《浙江医学》2002,24(12):707-70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AC)n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49例,非糖尿病肾病35例)和60名正常对照者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Z-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而Z+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 Z-2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Z+2等位基因可能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控N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D4^+辅助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探讨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失衡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淋巴细胞。结果 2型糖尿病无肾病者Th1数、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Th1数、Th1/Th2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者Th1数、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2型糖尿病各组Th2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h1淋巴细胞和HbA1c呈负相关关系(r=-0.688,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Th1/Th2淋巴细胞的失衡,在其肾脏病变发病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Th1和Th2优劣势,细胞和体液免疫在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择研究对象119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54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和抵抗素水平。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HbA1c和抵抗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比,两组之间的F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188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并检测相关的19个临床指标,并对它们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β2-微球蛋白(OR=1.702,P〈0.01)、空腹C肽(OR=1.611,P〈0.05)、及糖尿病病程(OR=1.085,P〈0.01)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导致现阶段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增,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我国DM患者群的93.7%。采用合适的方法,准确的诊断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T2 DM)显得极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一般出现的并发症,其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很严重。本文根据正常人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对比,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对于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69例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1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169例1型糖尿病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0.06%),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 主证、兼证与T1D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 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1型糖尿病阴虚火旺证更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重要原发病。约20%2型糖尿病患者累积发生肾病,在死因中列在心脑动脉硬化疾病之后。怎样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在糖尿病治疗中尤为重要。作者对本院98例门诊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和76例住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及调查前后对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