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5 2 2例儿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 ( 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和预后差两组 ,分析性别、年龄、伤因、脑损伤类型、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无合并伤及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 GCS)等 1 1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的 GCS评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伤因、脑损伤类型及有无合并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两组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仅入院时 GCS评分和有无合并伤两个因素被引入 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 χ2 =5 5 .81 0 ,P<0 .0 0 1 ) ,入院时 GCS评分与出院时 GOS分级存在负相关 ( r=- 0 .766,P<0 .0 0 1 )。结论 :入院时 GCS评分和有无合并伤是判断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系统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曾德福  黄国洲  石齐芳 《广西医学》2014,(4):498-499,502
目的探讨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352例首诊轻-中型颅脑损伤(GCS评分≥9分)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患者280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颅内复合伤比例、CT阳性率、颅骨骨折率、合并伤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颅内损伤类型、合并伤及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复合颅内损伤、合并伤、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时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比较患者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类型、GCS评分、血肿量、有无脑疝、伤后血压、血氧饱和度、ISS评分、有无误吸、有无低体温、有无酸中毒、有无凝血改变、血糖、白蛋白、手术距受伤时间、住院日、住ICU日、通气带管日、气管切开否、白细胞、鼻胃管否、是否使用肠外营养、有无肺炎等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ISS分值、血糖偏高,体温、GCS分值较低,脑干伤、脑疝、误吸、血肿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可独立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预后;综合应用年龄、GCS、血肿量、有无脑疝、ISS、入院是否误吸、低体温、血糖等因素,可有效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选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创伤严重度(ISS)评分、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受伤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术后生存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按照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术后24 h 内)和延迟组(手术24 h 后)各39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基础性疾病、GCS 评分低、ISS 评分高、受伤时间长、合并有休克等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ISS 评分高、GCS 评分低、受伤时间长、休克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其中早期组和延迟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 =0.713);两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334,P=0.093)。结论 ISS 评分高、GCS 评分低、受伤时间长、休克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何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而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在24 h 内进行。  相似文献   

5.
冯洋  杨华  刘潇  彭瀚  林鸿溢  曾茜  李阳艳 《西部医学》2022,34(5):719-723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学龄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5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189例与预后不良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诉、受伤机制、入院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Rotterdam CT评分、是否脑干损伤、是否合并伤、是否感染、有无并发症、首次血清钙与白蛋白、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干损伤、入院GCS、并发症、首次血清钙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客观全面的评估学龄前TBI患儿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TBI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有效交代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与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印岁以上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中57.7%伤前伴有慢性疾病,27.4%同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38.7%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恢复良好60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84例。k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不同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合并伤及原发病、伤后并发症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伤预后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生理、组织结构等不同,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防治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庞继彦 《海南医学》2014,(21):3222-322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是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差,与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华天凤  孙昀  杨旻  曹立军  尹路  鹿中华  郑瑶 《安徽医学》2011,32(12):2018-2020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U停留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入住ICU监护治疗的58例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从年龄、性别、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呼吸功能不全、伤后血糖等方面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与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低、颅脑损伤类型越严重,合并伤后血糖增高以及呼吸功能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时机和疗程,并对影响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住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6例患者分别依据伤后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的不同分成≤30d组和〉30d组,依据高压氧治疗次数的不同分成≤30次组和〉30次组,比较不同组间治疗前后的残疾分级量表(DRS)评分;考虑的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既往史、脑部手术、气管切开、脑疝、合并伤的种类、脑损伤的类型等,在伤后半年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分级标准进行预后分组,将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0d组治疗后DRS评分明显低于〉30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0次组和〉30次组治疗后D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合并肺挫裂伤、合并脊柱骨折、发生脑疝、发生原发脑干损伤(P〈0.05)。结论年龄超过45岁,发生脑疝、原发脑干损伤,合并肺挫裂伤、脊柱骨折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差;伤后30天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是合适的治疗时机,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0.
南会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74-874
老年人重型颅脑创伤,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这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主张着重加强内科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要密切结合临床具体情况,血肿在活动期内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体酮(PG)联合维生素D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将9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G联合维生素D治疗组(34例),单用PG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和病死率、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预后良好率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2周的GCS评分P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病死率、感染率、伤后3个月GOS评分、伤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G+维生素D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患者伤后2周GCS评分、伤后3个月GOS评分和预后良好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率和总体病死率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极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G联合维生素D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病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评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存活情况、伤后6月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6.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预后的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住院死亡率和远期预后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死亡率最强;年龄+GCS-P评分+Helsinki CT评分预测远期预后总体效能最强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6,(2):149-151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根据103例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9例)和预后不良组(n=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低血压、合并伤、并发症、手术时间、血糖水平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低血压、并发症、手术时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低血压、并发症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上需对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低血压、并发症等因素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预后模型,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颅脑外伤患者2272例资料,其中老年组患者680例(年龄≥65岁),非老年组1592例(年龄<65岁)。将伤后第3个月格拉斯哥结局评分、住院天数、并发症次数作为终点指标,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的算法进行两组间预后因素差异的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预后更差,住院时间更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1)。老年组经过筛选,老年组患者的3个终点指标使用多层感知器模型,非老年组中格拉斯哥结局评分使用多层感知器模型,住院天数、并发症次数的预测采用C5.0决策树模型。急诊GCS、具体年龄对老年组患者的预后有更大的影响。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与年轻人所适用的机器学习模型不尽相同,老年人预后更差,年龄和急诊GCS对预后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德兴市人民医院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73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3~5级)与预后不良组(GOS 1~2级)。对比2组基线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3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其中,5例死亡,17例植物生存,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0.14%(22/73);预后不良组瞳孔散大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脑中线结构移位大于预后良好组,血肿量多于预后良好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受伤至手术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瞳孔散大、中线结构移位大、血肿量多、术前GCS评分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可能是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对所收治4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常规对照组各22例,对两组患者同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运动语言功能、综合生活质量计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洛酮组患者的GCS评分及GOS评分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均较对照组提高,伤后2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及时手术及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应尽早使用纳洛酮促进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谭飞 《中外医疗》2014,(17):165-16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的3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包括性别、年龄、格拉斯评分、有无颅底骨折、有无脑疝、并发或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高血糖情况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GCS评分〈6分预后差发生率为60%而GCS评分6~8分者占52.72%;有颅底骨折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有脑疝形成预后差发生率为72.41%,反之占44.18%;发生感染预后差发生率为66.67%,反之占46.15%;出现消化道出血预后差发生率为60%,反之占54.28%;出现低血压预后差发生率为72.22%,反之占53.7%;发生高钠高氯血症预后差发生率为65%,反之占54.37;发生高血糖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以上因素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和年龄与重型脑外伤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可针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赣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床边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作为判断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分析不同分组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患儿纳入研究,GCS评分低、出血量多患者平均VmMCA显著增高.对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GCS评分,有无复合伤,有无合并脑疝是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GCS评分,颅内大量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重;儿童伤后低GCS评分、脑疝以及复合伤是引起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干预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355例,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脑血管痉挛、有无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和入院血压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355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92%(21/355),病死率为4.76%(1/21);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与高龄、高血压、低GCS评分、脑血管痉挛、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龄、低GCS评分、脑血管痉挛、并发脑疝、糖尿病、脑挫裂伤、高血压等均属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脑梗死,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