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75 ~ 1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吲哚美辛25 mg,2~4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3);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组照有效率为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4.
杨光  石金鑫 《吉林医学》2021,(3):651-652
目的:针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23),对照组实施单一皮内注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Q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2、3、4周VAS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和Q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效快,疼痛缓解率高,改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消炎痛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持续睡眠时间、疼痛问卷简表分值的改变、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持续睡眠情况均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好转更明显(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治疗4周后各维度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SF—MPQ分值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后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炎痛组眩晕、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普瑞巴林组(P〈0.05或〈0.01)。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依据纳入顺序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和加巴喷丁组(B组),各52例。B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A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0.05);在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定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PHN的治疗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睡眠方面也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9.
10.
11.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电针组,分别用热敏灸和电针治疗,每日1次,周六、日除外,总共治疗10次,对比观察两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热敏灸组21例共治愈14例,治愈率66.7%,好转7例,无效0例,且有4例不到10次即提前结束治疗;电针组16例,治愈5例,好转11例,治愈率31.3%,两组的治愈率比较χ2=4.56,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52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胸腺肽a1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显著降低;52例经泛昔洛韦治疗后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2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病人皮下自控镇痛对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本文选择了38例不宜行神经阻滞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方法:38例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10μg/ml~12μg/ml的芬太尼病人皮下自控镇痛,镇痛泵药物用完后按原配方重新配置,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38例病人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病人皮下自控镇痛能有效的控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病人对镇痛的适应,部分并发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含100单位肉毒素A的生理盐水20 mL,对照组:皮下注射含有100 mg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20 mL。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天、2周、8周疼痛症状严重程度(VAS)。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β-内啡肽。结果治疗2周、8周VAS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皮内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PHN安全、有效,血浆β-内啡肽可能参与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8例,单纯药物组26例,均以10天为1疗程,以VAS疼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和单纯西药都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手段,且针刺和西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6例PHN患者,病程3个月~6年。均已接受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VAS评分4~8分。开始口服剂量加巴喷丁100 mg/次、3次/d。每间隔2~4 d增加剂量300 mg/d,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最高用量为3 600 mg/d。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以维持用药或最高用量时VAS评分与用药前VAS评分比较,判定治疗效果。显效:VAS评分下降≥3分,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VAS评分下降<3且≥1;无效:VAS评分无下降或<1分。结果显效17例(65.4%),有效8例(30.8%),无效1例(3.8%)。治疗有效率95.2%。治疗期间的副作用主要有乏力4例(15.4%)、头晕3例(11.5%)、嗜睡2例(7.7%)、恶心1例(3.8%)。结论加巴喷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确实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二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组时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组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 VAS 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香菇多糖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5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香菇多糖0.6g,2次/d,vitB1 100mg、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1次/d;同时接受半导体激光照射,隔日1次(27例);对照组给予香菇多糖、vitB1、vitB12,剂量同治疗组(18例).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和有效率、治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以不良反应作为安全性评估指标.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1.30±0.95;对照组VAS评分2.89±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9 %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香菇多糖治疗PHN,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晓秋  王萍  闵苏 《重庆医学》2006,35(5):418-420
目的观察颈丛、臂丛、或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寻求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6例,皮损分布区C4~L5。随机分为两组:Ⅰ组:0.375%~0.2%罗哌卡因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n=28);Ⅱ组:0.375%~0.2%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治疗(n=28)。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3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分别为82.1%、75%。综合治疗组对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皮损区麻木感、烧灼感、刺痒等神经异常症状有效率优于单用神经阻滞组。结论以颈丛、臂丛、或硬膜外腔神经阻滞为主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神经症状,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治疗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爆发
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普瑞巴林+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B组(安慰剂+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和C组
(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n=20)。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3组患者治疗后基础痛及爆发
痛的强度,并观察爆发痛的发作频率、总体满意度(general satisfaction,G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
组患者的基础痛及爆发痛VAS评分和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GSS最高 (P<0.05),恶心呕吐、嗜睡及便秘等
不良反应少。结论: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骨转移癌基础痛和爆发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