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死髓牙内漂白后即刻和延迟充填树脂其周围微渗漏的差别。方法42颗恒前磨牙随机分成7组。A组为对照组:根管治疗+树脂充填;B组:根管治疗+Beyond冷光美白凝胶漂白3周后+树脂充填;C组:根管治疗+Beyond冷光美白凝胶漂白3周+人工唾液储存2周+树脂充填;D组:根管治疗+Beyond冷光美白凝胶漂白3周+人工唾液储存4周+树脂充填;E组:根管治疗+过硼酸钠漂白3周+树脂充填;F组:根管治疗+过硼酸钠漂白3周+人工唾液储存2周+树脂充填;G组:根管治疗+过硼酸钠漂白3周+人工唾液储存4周+树脂充填。所有牙齿经冷热循环,2%亚甲基蓝染色,颊舌向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情况。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B组及E组的微渗漏均数明显大于其它各组(P<0.05),B组和E组的均数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C组、D组、F组和G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齿内漂白后,即刻粘接树脂,两种漂白剂均会增加树脂的微渗漏,其中Beyond冷光美白凝胶组的微渗漏值明显大于过硼酸钠组。两种方法内漂白后,延迟两周粘接树脂其微渗漏减小,并接近未漂白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树脂粘接剂对IPS e.max CAD全瓷冠粘接强度及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共选取离体前磨牙63颗作为研究对象,常规制作IPS e.max CAD全瓷冠、抗剪切强度样本,按照树脂粘接剂的不同分为A组(21例)、B组(21例)、C组(21例),A组采用Duo-Link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B组采用Variolink N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C组采用Kerr NX3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经过冷热循环、微渗透以及抗剪切强度实验,对3组的抗剪切强度和边缘微渗漏长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 3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微渗漏等级中,3组只出现0~3级,A组多为0级,B组多为0级和1级,C组多为1级和2级,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uo-Link、Variolink N、Kerr NX3三种树脂粘接剂应用于IPS e.max CAD全瓷冠的粘接强度及边缘微渗漏各有差异,其中Kerr NX3树脂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最高,且边缘微渗漏程度最轻,有较好的粘接和良好的边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eyond 冷光美白治疗前应用VivaSens脱敏剂对美白术后牙齿敏感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美白效果的影响,阐明其在冷光美白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牙齿冷光美白患者15例,共299颗患牙。以患者的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包括前牙及前磨牙)的牙列整体作为观察单位,随机确定每个患者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5例,共150颗患牙,其中上颌牙列8个,下颌牙列7个;对照组15例,共149颗患牙,其中上颌牙列7个,下颌牙列8个。实验组术前使用VivaSens脱敏剂,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术前、术后应用探针测试法和冷空气测试法测定并记录患者患牙的敏感度,记为0~10。术后发放调查问卷,询问术后24和48 h有无牙齿敏感症状。术前、术后应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并做色阶记录。结果:术后即刻,实验组101颗患牙(94.0%)和对照组全部患牙(100%)出现了牙本质敏感,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实验组有22颗患牙(14.7%)、对照组有75颗患牙(50.3%)仍有牙本质敏感症状,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实验组患牙牙本质敏感症状均消失,对照组仍有16颗患牙(10.7%)有牙本质敏感症状,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阶段牙本质敏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Vita比色板比色,术后与术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提高了约5个色阶,2组间美白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vaSens脱敏剂能有效降低冷光美白术后牙本质敏感发生率和敏感度,而且不影响冷光美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 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 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 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 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 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 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 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4种根管封闭剂的体外根尖封闭能力,为临床医师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8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C、D 4个实验组(每组18颗牙)和2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 A组牙胶尖/Cortisomol封闭剂、B组牙胶尖/AH-plus封闭剂、C组牙胶尖/Roek-Seal封闭剂、D组Resilon/RealSeal SE封闭剂。 E组为阳性对照组、F为阴性对照组,各组均使用冷侧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将实验组牙齿(每组10颗)及对照组牙齿进行染色微渗漏实验;实验组牙齿(每组8颗),扫描电镜下观察封闭剂与根管壁结合情况。结果:A组染料渗入长度(0.94±0.21) mm,高于其余三组[B组(0.65±0.23) mm、C组(0.56±0.15) mm,D组(0.45±0.15) mm)](P〈0.05)。扫描电镜显示各组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形成的最大缝隙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最大缝隙宽度最大(28.73±7.42)μm,D组次之(4.93±0.89)μm,B组(0.89±0.47)μm、C组(0.86±0.43)μm最小。结论: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明显优于氧化锌类封闭剂,不同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则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不同美白技术治疗变色牙的临疗效及稳定性。方法将120例共计266颗不同类型的牙变色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eyond冷光美白组40例89颗、Tree家用牙齿美白套装组42例89颗、Pola Office诊室单纯漂白剂组(对照组)38例88颗,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应用VITA比色板测量漂白前后牙齿的亮度等级,并记录比较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三种方法处理过的变色牙症状均有所改善。Beyond冷光美白组(有效率95.51%)和Tree家用牙齿美白套装组(有效率93.26%)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3.41%),P〈0.01;而Beyond冷光关白组与Tree家用牙齿美白套装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yond冷光美白组与Tree家用牙齿关白套装组对不同类型的变色牙的治疗均有效,但是前者更为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Beyang冷光美白仪及配套的美白剂漂白四环素牙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患者1230颗四环素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冷光美白剂和奥伦增白剂进行漂白脱色,分别观察2年漂白脱色效果、牙齿敏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光美白组和奥伦增白组2年中度四环素牙脱色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2.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eyang冷光美白仪漂白轻、中度四环素牙,安全、快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以及传统型复合树脂的比较,研究了自黏性流动树脂的性能,并进一步明确酸蚀预处理对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以及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对90颗牛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牙本质粘接、B组为自黏性流动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C组为传统型复合树脂加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根据是否行酸蚀预处理,进一步分为非酸蚀组(记为A1组、B1组、C1组)和酸蚀组(记为A2组、B2组、C2组)。测试粘接试样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LSD)分析。结果:A1组的粘接强度[(3.39±1.71)MPa]低于B1组的粘接强度[(21.58±4.50)MPa],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粘接强度和C1组的粘接强度[(19.31±6.79)MPa]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预处理后,A2组的粘接强度[(6.75±3.54)MPa]大于A1组,但酸蚀预处理导致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降低,即B2组[(16.56±7.39)MPa]的粘接强度低于B1组,C2组[(11.31±5.54)MPa]的粘接强度低于C1组。结论: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使用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单独使用自黏性流动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一起与牙本质粘接时,自黏性流动树脂与传统型复合树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酸蚀预处理会降低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使粘接强度结果的变异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9.
王楠  侯爱兵 《浙江医学》2018,40(14):1574-1576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NaOCl)溶液预处理对不同粘结剂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完整、无龋人第三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粘结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5颗,给予不同处理。G1组:单独使用Prime&BondNT;G2组:10%NaOCl预处理后使用Prime&BondNT;G3组:单独使用AdperPrompt;G4组:10%NaOCl预处理后使用AdperPrompt。分别在其上堆砌树脂,蒸馏水中37℃恒温保存24h后,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制备出0.81mm2的试件,进行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检测和断裂类型的观察。结果各组微拉伸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较G1组微拉伸粘结强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较G3组微拉伸粘结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断裂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G3组断裂类型以混合破坏为主,而G4组以界面破环为主。结论NaOCl预处理可提高Prime&BondNT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但对其长期性能的评价及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 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5%(体积分数)丙酮及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10)下观察无残留 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 × 1.0 mm 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38.69±8.60)MPa ]、乙醇组[(37.14±12.01)MPa ]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 ]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 (45.94±10.37) MPa、(43.99±7.01) 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丙酮与乙酸戊酯对牙本质表面残留的AH Plus的清除效果较好,优于乙醇及干棉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酸蚀方法处理牙面后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 RMGIC)托槽粘接的影响。方法:将110颗人下颌前磨牙完全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 A组)、35%磷酸酸蚀组(B组)、10%聚丙烯酸酸蚀组(C组)、自酸蚀光固化组(D组)和自酸蚀后冲洗组(E组),每组22颗牙。各组牙齿在经过不同处理后立即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方丝弓托槽,经冷热循环试验后各组20颗进行抗剪切强度( SBS)测试并记录粘接残留指数( ARI),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另2颗牙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纵剖面。结果:各组SBS和AR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B组[(9.4295±2.1764) MPa]和C组[(7.6130±2.5202)MPa]的SBS明显高于其他组,但粘接剂残留量也高于其他组;A组[(3.7865±1.7112)MPa]和D组[(4.1265±1.9664) MPa)]的SBS差别不大(P>0.05), E组[(5.7095±1.7787)MPa]略高于D组(P<0.05)。 LSCM观察到C组的粘接界面形成细小的突触而D组的粘接界面存在薄膜。结论:用10%聚丙烯酸预处理牙面能提供适宜临床需求的正畸粘接强度,使用光固化自酸蚀处理剂( AdperTM Easyone,3M ESPE)并不能明显提高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即刻应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抗坏血酸钠凝胶对釉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分析,确定恢复即刻粘接强度所需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将80个前磨牙釉面试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A:直接树脂修复;B:Beyond诊室冷光美白后直接树脂修复;C1~C3/D1~D3: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分别应用10%和20%抗坏血酸钠凝胶作用30、60 min和180 min,再行树脂修复,n=10),分别对各组标本进行抗剪切粘接强度测试(shear bond strength,SBS)和断裂面黏接剂残留指数分析(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确定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结果 SBS测试:B组SBS值明显低于A组(P<0.05),C1~C3/D1~D3逐渐上升,C2、3/D2、3组与B组及C1/D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2与C3、D2与D3、C2与D2、C3与D3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ARI值分析:A组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eyond诊室冷光美白术后应用10%抗坏血酸钠凝胶60 min可明显恢复釉质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对不同表面处理的人牙本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4个人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以不同表面的处理(A组不处理;B组磷酸酸蚀10s;C组磷酸酸蚀10s+One-step粘结剂)。使用Biscem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制作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结试件,测试剪切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形态。结果 A组试件的粘结强度值为6.13±1.11MPa,B组为6.53±1.12MPa,C组为9.46±0.52MPa。C组的粘结强度值最高,A组和B组的粘结强度值无统计学差别。结论是否用磷酸酸蚀牙本质对Biscem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没有影响,但磷酸酸蚀结合应用One-step粘结剂进行牙本质表面处理能够提高Biscem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6.
王美华 《当代医学》2016,(17):78-79
目的:探讨常规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I,FUI)、全酸蚀的树脂水门汀(RelyXTMARC,RXA)材料对纤维桩粘接固位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的100颗无龋坏单根管人前磨牙(1个月之内因正畸或牙周病等原因拔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粘接水门汀材料的不同均分为A(FUI)、B(RXA)2组,各50例。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粘接界面封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A组纤维粘接强度(98.62±23.56)N,B组纤维粘接强度(252.23±33.05)N,水门汀材料种类对纤维桩粘接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微渗漏评分标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UI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粘接界面封闭性较好,RXA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粘接强度比较高。因此,不同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粘接所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为临床纤维桩最佳的粘固修复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祛氟剂+Beyond冷光美自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氟剂结合Beyond冷光美白漂白氟斑牙的疗效。方法试验组40例患者以Beyond冷光美白结合祛氟剂进行漂白,对照组40例患者以牙齿美白胶家庭漂白治疗。用Vita比色板进行美自治疗前后颜色的对比。比较两种方法漂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轻度氟斑牙的色阶提高值和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重度、重度氟斑牙的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氟剂结合Beyond冷光美白对氟斑牙脱色有效、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脱敏方式及脱敏后酸蚀对氧化锆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无龋完整的第三磨牙50颗,截去冠端,暴露牙本质,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A、实验组B、B1和C、C1(n=10),均浸入1∶3稀释的胎牛血清溶液备用。1 d后取出,A组无处理,B、B1组涂布Gluma脱敏剂,C、C1组用水激光处理。粘结前B1、C1组磷酸酸蚀15 s,其余各组不处理,各标本牙本质粘结底面同等大小氧化锆,并测定其剪切强度,结果采用 SPSS 17.0 分析。结果:粘结强度:A组(9.626±0.318) MPa,B组(12.577±0.374) MPa,B1组(15.650±0.344) MPa,C组(9.530±0.391) MPa,C1组(12.740±0.310) MPa。除A组与C组比较(P >0.05),B组与C1组比较(P >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别两两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脱敏剂可以增强Rely XTMUnicem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水激光或Gluma脱敏的牙本质在通过适当磷酸酸蚀皆可增强与Rely XTMUnicem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为铸瓷固位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A组,铸瓷固位钉组;B组,金属自攻螺纹钉组;C组,复合树脂钉组;D组,树脂直接充填组?采用IPS e. max Press热压铸瓷系统制作铸瓷牙本质固位钉,制备标准化牙本质-固位钉-复合树脂块试件,微拉伸实验测试各组试件粘结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面形态?结果:A?B两组试件粘结强度显著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组间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C?D三组试件断裂模式以牙本质-树脂界面断裂为主,B组以牙本质内聚断裂为主?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牙本质固位钉,IPS e.max Press铸瓷固位钉可显著提升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重固化及化学固化两种固化方式对根管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6颗新鲜拔除的上颌中切牙,截除牙冠,经过完善的根管充填后,进行桩道制备,生理盐水冲洗桩道,全酸蚀桩道内牙本质表面,将16颗牙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颗。A组在明亮室内用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完成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B组在X光暗室内采用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完成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两组完成此过程后进行冷热循环,横向截取1mm的实验切片,用薄片推出实验测量粘接强度,采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3.72±2.76)N,B组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7.81±1.92)N,t检验显示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固化方式纤维桩粘接强度大于双重固化方式纤维桩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