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方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伪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rTMS治疗,共持续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和临床疗效总印象量表(CGI)评估病情与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幻听、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一般情况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AHRS评分和C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结论 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改善其幻听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伴有幻听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高频刺激组(31例)、低频刺激组(29例)和伪刺激组(3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军人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军人精神分裂症伴慢性幻听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前提下,观察组给予左侧颞顶叶2周共10次低频(1Hz)rTMS刺激,对照组给予参数与观察组相同的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及幻听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量表幻听因子分值由(5.1±1.5)分降至(2.5±1.1)分,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均完成试验。结论: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SZ)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局部神经调节的研究之中。rTMS对治疗SZ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SZ的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然而,如何精确定位和刺激强度的选择以及哪些SZ患者最适合rTMS治疗等问题尚未明确。运用MRI等影像学方法,从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角度去探究rTMS的治疗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对于rTMS定位和评估治疗结果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就SZ患者进行rTMS治疗前后的头颅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了rTMS的潜在作用机制、疗效预测手段和神经导航定位等方面的最新发现,主要进展有额叶皮层厚度的改变、左半球颞顶皮层及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rTMS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有关,基于MRI的神经导航定位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专家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专家团队编写。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17年11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标准,发布rTMS在临床中的治疗方案推荐,包括:抑郁症、疼痛、运动障碍、中风、癫痫、耳鸣、焦虑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物质成瘾和睡眠障碍等疾病。专家共识介绍了临床上rTM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规范了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旨在为从事rTMS治疗的临床工作人员制定培训和应用的专业标准,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该治疗技术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进高原失眠官兵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及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60名急进高原失眠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rTMS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7 d,对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7.
<正>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由Barker等首先创立的一种用于调节和干预大脑功能的物理方法[1],其原理为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2]。最早仅用于运动神经功能完整性的诊断,由于其无创、无痛、非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8月-2022年1月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64例患者单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则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异,同时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脂联素以及瘦素,对照组仅有/脂联素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6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状<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评分分别为(为(23.2±4.6)分和(13.0±0.8)分,阴性症评分分别)22.5±3.4)分和(12.2±0.9)分,精神病理评分分别为(40.6±6.3)分和(25.2分±2分. 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评分分别为(别为(23.1±4.5)分和(15.3±1.4)分,阴性症状评)2察2.组3治±3疗. 5)分和(前后阳性1症6.状4±评1分. 5)分,精神病理评分分别为(、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4分0.变4±化6高. 5)分和(于对照组29(.P4±3.7分,观<0为. 05);研究观察组治疗前后瘦素分别...  相似文献   

9.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侵入性的经颅磁刺激可以产生无痛性感应电流来激活皮质,从而改变大脑内的生理过程,实现皮质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大脑局部皮质兴奋性,改变皮质代谢及脑血流来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例如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脑卒中后遗症和精神疾病等。在合适的刺激参数下,经颅磁刺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框架立体定位导航式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刺激部位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失眠运动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重基线设计,在被试脑干的中缝核区域分别施加1 Hz、80%静息阈值(RMT)、1500次rTMS(持续10秒间隔2秒),比较干预前、后自评睡眠质量、状态焦虑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rTMS干预后被试的自评睡眠质量提高,状态焦虑降低,睡眠恢复正常。结论:将rTMS作为干预手段对运动员进行睡眠调节,能够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其抑郁程度及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施以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对照组(90例)和施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的观察组(9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程度、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自杀意念强度。结果 治疗后7 d、14 d两组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自杀意念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治疗后14 d抑郁程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7 d,自杀意念强度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7 d(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自杀意念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精简版(WCST)随机、持续、总错误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WCST完成分类数则显著多于治疗前,连线测验(TMT-A)、Stroop Word、Stroop Color、Stroop interference等执行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WCS...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铁芯的位置与大小对经颅磁刺激线圈特性的影响,并设计经颅磁刺激铁芯线圈.方法 在8字形线圈和双锥形线圈结构中引入不同位置、尺寸的铁芯,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大诱发电场、刺激深度、聚焦性变化规律,并通过品质因子对线圈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基于8字形线圈的优化中,铁芯两脚靠近线圈相近两边,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高压氧治疗组(B组)以及高压氧联合rTMS治疗组(C组),每组36例,每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60例,按行康复治疗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训练,包括应用行为训练和感觉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频经颅磁刺激的干预治疗。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估2组症状水平,采用语言流畅性、视觉持续注意力和短时口语记忆评估患儿的认知功能,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评估2组执行功能。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干预前后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AB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较干预前减低(P<0.05),对照组患儿干预前后语言因子和生活自理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因子、社会交往因子、躯体运动因子、ABC总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ABC总分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语言流畅性、视觉持续注意力和短时口语记忆能力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16.
陈怡 《西南军医》2016,(2):165-169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且恢复困难,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有明显优势。本文就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神经功能调节方式,可通过恒定直流和交流弱电流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提升人体运动控制能力。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主要梳理了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有关经颅电刺激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了不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范式和tDCS对人体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以及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目前tES技术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但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通过不同的tES刺激范式可提高肢体运动控制任务的运动表现,同时tES的最佳刺激范式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HF-rTMS) 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2021 年5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 例 PH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假刺激组 (33 例)、5 Hz 治疗组 (32 例)、10 Hz 治疗组 (37 例), 假刺激组患者予以模拟 HF-rTMS治疗, 5 Hz 治疗组患者予以 5 Hz HF-rTMS 治疗, 10 Hz 治疗组患者予以 10 Hz HF-rTMS 治疗, 对比观察 3 组患者疼痛程度、用药剂量变化情况、睡眠质量、舒适度、总体印象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 4?8、12 周后, 5 Hz 治疗组和 10 Hz 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假刺激组, 且以 10 Hz 治疗组最低 (F = 19.401、51.201、55.031, P 均 < 0.001); 而 3 组患者药物调节情况 (MR)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F =0.051、0.034、0.108, P =0.951、0.966、0.899)。 治疗 12 周后, 5 Hz 治疗组和 10 Hz 治疗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分明显低于假刺激组, 且以10 Hz 治疗组最低 (F =18.825, P <0.001)。 治疗8、12 周后, 5 Hz 治疗组和 10 Hz 治疗组患者 Bruggrmann 舒适度量表 (BCS) 评分均明显高于假刺激组, 且以 10 Hz 治疗组最高 (F =30.920、79.523, P 均 <0.001); 5 Hz 治疗组和 10 Hz 治疗组患者总体印象变化量表 (PGIC) 评分均明显低于假刺激组, 且以 10 Hz 治疗组最低 (F =21.310、131.904, P 均 <0.001)。 3 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5 Hz 与 10 Hz HF-rTMS 对 PHN 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 10 Hz HF-rTMS 对患者疼痛、睡眠质量、自觉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主要是研究大脑在静息状态时的自发活动;功能连接在分析抑郁症rTMS时较为常用,反映了静息状态下不同脑区血氧信号的即时联系,表明不同脑区间连接上的功能差异。本研究对近年脑网络功能连接预测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有望为抑郁症rTMS个性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曲唑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军人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军人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给予曲唑酮50~100 mg,每晚一次,左侧额前回3周共15次1 Hz、80%MT的rTMS 20 min刺激;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0.4~0.8 mg,每晚1次,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1)48例军人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有所提高,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3)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0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6,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rTMS治疗能够改善军人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