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品管圈十大步骤运用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对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圈活动,并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35%,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是值得倡导与推广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核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检测的184份结核痰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的原因,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结核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结果 活动后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合格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核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G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活动在降低全麻手术压疮发生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8名护士组成“心守圈”,运用品管圈手法,将“降低全麻手术压疮发生率”做为活动主题,对全麻手术发生压疮的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QCC活动后全麻压疮的发生率为3.1%,较活动前的6.5%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品管圈工具使用等8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心血管病房住院诊断为高血压需长期服药的患者,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活动主题,并用531评价法选出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的活动主题,对诊断高血压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情况.针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真因验证、对策拟定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率由89.5%提高到了97.8%,目标达成率为131.7%,进步率为9.3%.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持续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品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产科医护人员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洗手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总结和探讨对产科医护人员在术前以及术后洗手依从性产生主要影响的几个因素,并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产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活动后产科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洗手认知评分、洗手合格率、患者切口愈合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术后感染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 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产科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对于手术前后洗手的认知度也不断拔高,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更快、更好,术后感染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口服药漏服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目标达标率100.00%。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责任护士的药理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以2015年3月-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作为对照阶段,2016年1月-10月实施后作为观察阶段,考核标准均以本院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将两阶段的病人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病人质量、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阶段,并且观察阶段护理质量较对照阶段相比有显著提高,两个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护理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3月住院需留取粪便培养的患者108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前组,2013年4~6月住院需留取粪便培养的患者187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作为活动主题,对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粪便培养标本合格率低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准确留取掌握率和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准确留取掌握率由85.1%提高到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3);标本的不合格率从24.0%降低到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且培养了科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100例次留置针正确冲封管为研究对象,了解品管圈活动前后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并记录留置时间。结果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为75.0%较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9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74±0.65)天较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留置时间(3.95±0.55)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护士掌握正确的留置针方法,提高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还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分析品管圈实施前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情况,并结合具体的转运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根据品管圈程序进行实施,对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显著优于品管圈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让转运安全率有效提升,提高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COPD患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给予品管圈活动方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显著提高了COPD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在提高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措施依从率现状调查,通过脑力激荡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科室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实施相对应的综合干预措施,QCC活动前后数据进行对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QCC活动后,综合措施执行率由42.86%上升至91.16%,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分别为2.3%和1.3%,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多重耐药菌综合隔离措施执行率,降低多重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增加门诊就诊患者对就诊流程认知率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6年10月在门诊部护士站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把握现状、分析问题、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实施前后认知率.结果 应用品管圈后明显提高就诊患者对就诊流程认知率.其中就诊流程宣传力度不够由原来的55人降至28人,目标达成率是117.39%,工作人员告知不到位由原来的21降至12人,目标达成率是90 %.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就诊患者对就诊流程认知率,方便患者就诊,为就诊患者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4.
卢涛  郑仕诚  赖通彬 《西南军医》2010,12(3):489-490
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胰腺炎的效果,并加以比较,为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皮下注射组)26例和B组(微量注射泵组)26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A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胰腺炎的治疗中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的方式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为降低,故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普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普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明确影响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护士年轻知识经验不足,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不够,患者烦躁、舒适改变、管道不妥,采取了加强对护士培训,加强护患及家属的沟通,提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普外科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从92.5分提高到97分.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中缩短患者到院至接受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的应用.方法 组建护理组品管圈,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DNT过长的原因,设定DNT目标值为60 min,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DNT由原来(78.14±12.41) min缩短至(59.81±11.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流程中DNT,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品管圈的发展历史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结合2013年7月开展的7个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员工个人和组织均起到正能量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在医院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一些心得体会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提高口腔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口腔医院门诊的14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56.23±3.42和72.01±6.04分,满意度水平显著提高(P<0.001).满意度现况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和医护关系两个维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还有排班方式、工资待遇、护护关系;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结论 在口腔门诊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利于口腔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初诊成人癫痫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初诊成人癫痫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即小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250 mg/d),中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500 mg/d)和高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750 mg/d).对比治疗1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不同时刻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小剂量组总有效率均低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血清GFAP水平均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刻,小剂量组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均低于高剂量组的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的初始给药剂量500 mg/d和750 mg/d的临床效果和对GFAP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250 mg/d者,但500 mg/d初始给药剂量者的安全性更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唐玉珍  王琳 《兵团医学》2016,49(3):69-70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工作性质的人员,自发组织形成的小组,应用品质管理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其作为重要的品质管理工具被逐渐引用于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中[2].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意,插管意外松落、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患者自行拔除等原因导致的插管脱落[3].有近5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在患者康复期间,为保障患者的营养补给和正常的胃肠道功能,留置胃管已成为神经内科重要的治疗措施.由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误病情.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本科室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针对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其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