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根据收治的88例肋骨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拍背方法促进排痰护理,观察组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5.9%,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5%,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利用机械辅助排痰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周琼  汤曼力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73-173,177
57例重症多发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对照组n=27)和吸痰管冲洗法(观察组n=30)进行口腔护理,对患者口臭、口腔清洁度、口腔炎症及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比较评估,观察组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吸痰管冲洗法能够彻底清洁口腔,有效预防口臭和口腔炎症,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凤妤  李艳  肖红 《西南军医》2011,13(2):249-250
目的了解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肺部感染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人工手法拍排痰及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患者排痰前、后7d内的日均排痰量、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变。结果经过7d的排痰护理,两组(SaO2)均有显著提高;日均排痰量及排痰效果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排痰,缩短病程,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使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对吸人性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6例吸人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法治疗.对两组1周内日排痰量及1周后不吸氧情况下的SPO2以及FEV1%预计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晚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在不吸氧情况下SPO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FEV1%预计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治疗优于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林文  王凯  马丽红  任海燕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49-1350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手扣排痰法对腹部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用振动排痰机帮助排痰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人工手扣排痰法帮助排痰治疗。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及平喘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果及肺部啰音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痰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机对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人工手扣排痰法,更能有效帮助痰液排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被广泛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的关键。然而吸痰所引起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近年来,我院ICU对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提高了吸痰效果,减少了吸痰引起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排痰专项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AECOPD患者共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排痰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排痰效果以及干预后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肺活量比值(FEV1/Pre)、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排痰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Pre、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4.622、4.383,P<0.05).结论 为AECOPD患者提供排痰专项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排痰,进而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排痰量开始减少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2、PaO2及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PEF、FEV1、RV/TC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还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吴奎玲  侯军华  李兰  张阳 《武警医学》2012,(11):930-933
目的分析喉切除并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痰痂形成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4例下呼吸道痰痂形成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加强的护理干预。结果 4例患者未再发生痰痂形成现象。结论正确的评估痰液,及时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增加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依从性;人工鼻的持续佩带;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培训护士掌握吸痰技巧;严格交接班环节管理等可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比较研究非手术治疗的40例中型颅脑损伤(GCS 9~12分)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翻身叩背和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对于预防肺部感染的疗效.对照组肺部感染4例,感染率为20%;研究组肺部感染1例,感染率为5%;两组比较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振动排痰机在预防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以ICU收治的85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除临床常规护理外,还针对并发症,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ICU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丽 《西南军医》2015,(3):282-283
目的 观察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给予常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振动排痰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 H、Pa O2、Pa CO2)变化、排痰总量、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 H、Pa O2、Pa C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排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和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丽华 《西南军医》2009,11(6):1172-1172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军事医学与特种学科治疗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ICU舱集束化护理小组给予舱内综合护理。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 统计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各项措施的执行率, 比较2组患者的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脱机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开展培训明确职责、体位管理、饮食管理的执行率为100%, 口腔护理、吸痰护理、气囊压管理、气道湿化、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执行率为96%, 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的执行率为92%。观察组患者误吸、VAP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为(8.16±2.67)d, 比对照组的(13.26±3.93)d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舱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规范操作流程, 优化...  相似文献   

15.
李洪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9):730-730,812
开胸手术后的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是促使早期膨肺,预防肺部并发症,保证顺利康复的最基本护理常规之一.我们对 200例开胸术后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患者施行环甲膜穿刺术,辅以胸部体疗协助排痰.临床观察对肺癌、食道癌、贲门癌、纵膈肿瘤患者开胸术后均有可靠的助咳排痰膨胀肺效果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内感染治疗中全面护理干预对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11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护理方法,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情况。结果患者各项指标所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听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P<0.05);观察组自行咳痰的比率93.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全面护理的方式更利于患者进行排痰,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振动排痰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运动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1)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EV1为(1.4±0.4)L、FVC为(2.5±0.7)L,对照组干预后FEV1为(1.2±0.2)L、FVC为(2.2±0.3)L,观察组干预后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血气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PaO2为(82.6±8.5)mmHg、PaCO2为(48.1±6.5)mmHg,对照组干预前PaO2为(73.6±7.6)mmHg、PaCO2为(54.6±7.2)mmHg,观察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8.
董娟  黄伟  沈春生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21-1222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雾化吸入液中加碳酸氢钠0.5 g,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开胸术后,采用常规雾化吸入加碳酸氢钠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19.
魏伟  何露  尹美娥  董应霞 《西南军医》2009,11(4):767-768
目的观察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6例老年肺部感染排痰困难者采取稀释痰液、定时翻身、叩击背部等利于痰液排出的措施,结合饮食调理、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环境等综合护理方法。结果186例患者痰液均能顺利排出,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肺通气功能、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结论综合排痰护理措施可改善肺部感患者对治疗的适应症、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通过恰当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高海拔地区重症脑损伤患者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观察对重症脑损伤患者每日吸痰次数,每日气道分泌物引流量,VAP发生率、颅内压、镇静剂使用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海拔2 260m2012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需行气管切机械通气重症脑损伤患者41例,伤后24小时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间断声门下吸引组(IASS组)21例和非声门下吸引组(NASS组)20例,两组均选择polyvinyl chloride(7~8)号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其中IASS组气管套管带声门下吸引装置。所有患者保持30°仰卧位,气管套管套囊压力25cm H2O,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按需吸痰,IASS组每小时行声门下吸引一次。所有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监测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每日吸痰次数,每日气道分泌物引流量,吸痰与非吸痰时颅内压、镇静剂使用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IASS组每日气道内引流量、吸痰次数、咪达唑仑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NASS组。所有患者吸痰时颅内压明显高于非吸痰时。两组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间断声门下吸引可以减少高海拔地区、重症颅脑损伤患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每日气道内引流量及吸痰次数,降低VAP发生率,减少颅内压波动,降低镇静剂使用量,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