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实施护理管理,建立相应的质控网络,同时实施基础护理的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其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均相比应用前有显著的提高( P<0.05)。结论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组长制在神经内科护理层级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及个人能力,实施护士长-护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层级管理,将我院神内科床位分为2个小组,所有护理人员采用APN排班法(早、中、晚班),每组由一名护理责任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护理人员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工作,责任组长负责管理危重病人,对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责任组长制的层级管理后基础护理、重症护理和护理文书的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且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和技术操作的技术操作评分方面也显著好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医生和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5.5%、98.7%和97.1%,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设立护理责任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护理管理理念质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品管圈十大步骤运用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对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圈活动,并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35%,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是值得倡导与推广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常规管理阶段(2014年2月—2015年2月)为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阶段(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成立PDCA管理小组,实行护士长-区域组长-护理骨干质控的三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去污区各项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去污区器械清洗质量、环境质量、职业防护依从性、专业知识知晓率和临床满意度都明显提高。结论通过PDCA的不断循环和深入实践,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工作质量持续上升,不断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责任组长竞聘上岗后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竞聘责任组长前、后8个月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评。结果责任组长竞聘上岗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合格率、重危病人及一级护理合格率、病区环境管理合格率、护理文书质量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急救器材药品合格率、住院病人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陪护率、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护士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11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质量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实行责任组长竞聘上岗,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优质护理在病房中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品管圈管理应用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和药物常识掌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68.9%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使患者增强了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3月住院需留取粪便培养的患者108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前组,2013年4~6月住院需留取粪便培养的患者187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作为活动主题,对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粪便培养标本合格率低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准确留取掌握率和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准确留取掌握率由85.1%提高到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3);标本的不合格率从24.0%降低到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消化内科病区粪便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且培养了科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诊治的134例重症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67例;研究组患儿对其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对照组患儿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分析组间的护理情况.结果 全部入选患儿均通过护理后,观察分析组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水平评价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组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重症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实施品管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提高口腔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口腔医院门诊的14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56.23±3.42和72.01±6.04分,满意度水平显著提高(P<0.001).满意度现况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和医护关系两个维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还有排班方式、工资待遇、护护关系;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结论 在口腔门诊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利于口腔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时因各种因素导致成功率很低,一次性成功率更低。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质量管理,纠正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时的不良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体现了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分析工具,查找失败因素,全员参与质量分析,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技术培训。结果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成功率从78%提高到了90%。结论品管圈活动大大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减轻病人痛苦,满足病人需要,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在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三年来住院病人10 750次静脉输液观察,对观察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消毒隔离在不同方法输液中,在操作流程等方面要求不同,通过科室系统管理,对避免输液反应及控制医院感染有一定作用.结论:通过对操作环节、制度执行、日常监督等进行管理,确保病人输液顺利无反应,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及护理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总结其实施方法.方法 自2013年1月起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以监督护士的护理操作,并指导护士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和工作方法,并对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立前后我科护理水平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死亡率进行了比较,以评价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后,护理技术、消毒隔离、急救器械药品管理、护理文书管理和临床教学五项工作评分均较小组成立前均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工作查错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均较小组成立前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高ICU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水平,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新型护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普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普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明确影响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护士年轻知识经验不足,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不够,患者烦躁、舒适改变、管道不妥,采取了加强对护士培训,加强护患及家属的沟通,提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普外科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从92.5分提高到97分.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不合格标本的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检验标本7290份,合格标本7215份,缺陷标本75份;2015年检验标本9374份,合格标本9328份,缺陷标本46份.通过引入品管圈概念,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缺陷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明确重点,制定措施,监督落实.结果:我科检验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由2014年的1.03%降至2015年的0.45%.结论:护士在标本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标本质量,可以在全院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在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法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分均较高,同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瑛  田耘 《西南军医》2008,10(4):153-154
目的通过QC小组活动,使日常管理检查规范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方法根据病区护理管理重点设立重危病人、药品管理、护理文书、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训练5个管理小组,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活动。结果QC小组3年来,病区护理质量较前更细化,管理措施更实用,可操作,主人翁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总体上升。结论将QC小组运用到病区护理管理中,能激发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能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中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9.642,p=0.013;t=10.523,p=0.007),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的81.7%(x2=5.175,p=0.023),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较高(x2=3.927,p=0.048).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以时间点和观察项目为框架的外周介入术后患者观察表,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病例对照研究,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 01例外周介入术后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记录,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102例外周介入术后患者为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应用自行设计《外周介入术后观察表》进行观察,将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施后每月邀请10名患者、5名管床医师、5名责任护士进行一次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 干预组主要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经X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该表后,患者、管床医师对于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对护理质量自评满意度提高,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该观察表设计合理且符合专科特点,突出了对外周介入术后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强化了监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有利于外周介入术后病情观察的落实,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分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09至2018-05在医院工作的护士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干预措施后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护理文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分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垂直管理下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对不同级别的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