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消渴病为临床的一种多发病,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热"贯穿整个消渴发病过程,大致分为虚热、燥热、火热、湿热、痰热、浊毒热、瘀热、郁热八类。其基本治疗准则分别对应为生津散热,补肾固本;清热润燥生津;清热解毒降气;清利湿热,行水生津;清热化痰生津;除疳湿、化痰浊、解毒瘀;消热活血化瘀;理气治肝解郁。认为从"热"论消渴可为消渴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病理因素有燥、热、湿、痰、瘀等,病位以心为主,亦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临床中消渴虽多见燥热,但同时患者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以致酿生湿热。消渴日久,热灼津伤,津枯血燥,可致络热血瘀,形成瘀热。湿热、瘀热、燥热之间存在因果转化关系,三热既可单独致病,又能兼夹并见。三热交炽,阴伤气耗,形成恶性循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结合中医经典及临床实践在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提出“三热论”,基于此,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应以“三热”并清、气血同治、标本兼顾为基本原则,谨守病机,运用复法组方恰当施治,即清化与润燥并进、化湿祛瘀与生津凉润并举,方能充分发挥中医“圆机活法”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消渴炎症发病与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糖尿病炎症发病学说理论备受关注,而传统医家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精亏虚、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湿热、血瘀、痰瘀、毒热密切相关。炎症发病学说和消渴的发病机制的关系非常密切,讨论两者的相关处对消渴病治疗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证候有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浊阻络、阴虚血瘀,并以阳虚血瘀及气虚血瘀为主.黄老认为,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但由于阴阳互根,消渴日久,必定出现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且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故脾肾阳虚为消渴病痹症的基本病理基础.治疗上以温补脾肾、培元固本为主;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或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出现瘀滞,或阴虚内热,耗伤津液,出现瘀滞,故气滞血瘀是其最关键的病理产物,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要;消渴病痹症病程较长,必定是有虚有实,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为本.用药以当归四逆汤加四君子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从痰瘀论治消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偏重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一般认为以阴盛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越盛则阴津越虚,阴津虚则燥热越盛.病变的脏腑主要在于肺、胃、肾.临床可见口渴喜饮、小便频数、浑浊而甜,消谷善饥、大便干结、疲乏消瘦.消渴病迁延日久,气阴两伤,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可导致其他脏腑的多种病变.若目络瘀阻,血不循经或精不上承于目,则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甚至目盲失明;若痰浊瘀血痹阻四肢脉络,则肢体麻痛,甚至肢端坏疽;若皮肤失养,脉络郁阻,兼感受风湿毒邪,则可出现皮肤瘙痒、溃疡等多种病变.治法为化痰活血,逐瘀通络,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竹茹、胆南星、枳实等.  相似文献   

6.
消渴日久,脏腑耗损,气阴两虚,精微化生过剩,津液输布失常,内生糖毒、浊毒、热毒,"毒"淫机体,挟糖毒耗损气血,挟浊毒黏滞缠绵,挟热毒灼营伤阴,致使血行不畅,"瘀"从"毒"化,共损目络,而成消渴目病。"毒瘀损络"为消渴目病的关键病机,解毒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解毒通络使水谷精微得以运化,津液输布恢复正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其濡养,从而改善消渴目病诸症。针对毒之成因和毒之特性,在解毒通络的同时,结合益气、养阴、化痰、清热等法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健脾益气使脾气强健,气血化生源源不息;养阴生津使阴精充足,肝肾之精源源不绝;祛除痰浊、清热解毒,使营阴充足不黏稠、血行流利不成瘀。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本病的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渴病痹证的重要病因病机虚、瘀、浊、毒。[方法]结合《黄帝内经》中关于消瘅和痹证的条文与《金匮要略》中的相关理论,探讨虚、瘀、浊、毒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同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医案进一步说明祛浊化毒、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之法在消渴病合并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虚、瘀、浊、毒能很好地体现消渴痹证的病机,虚、瘀、浊、毒在消渴病痹证衍化过程中是联动的整体,桂枝芍药知母汤论治消渴痹证符合虚、瘀、浊、毒的的病机。[结论]消渴痹证的病机为虚瘀浊毒,全面认识四者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岳新 《中外医疗》2010,29(27):125-126
在对消渴病病机的认识上,"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的统治地位似已成定论,与此相适应的"滋阴清热法"也成为治疗消渴病的唯一正治大法。《中医内科学》教材中也持相似观点。然亦有不少医家对此论断提出异议,如当代名医桑景武即大胆提出"漫云口渴多燥热,治需温阳用真武",力倡在消渴病治疗中应用温阳法。本人通过阅读古今医籍,发现历代医家不仅大量论述了阴虚消渴,对阳虚消渴亦多有论述,治疗上重视应用温阳之法。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元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虚燥热作为消渴病基本病因病机的观点因与实际临床不尽相符,近年来受到质疑。认为元气不足是消渴病原始病因病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继发改变之一,痰湿浊瘀的形成既是元气亏虚的病理产物,且导致消渴病的诸多并发症,又是妨碍元气气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承杨继荪先生理论及笔者多年临证经验,思探消渴成病传变之机。[方法] 钻研经典,结合多年经验,分析从医经验及病案以认识消渴全程发展之病因病机,阐述瘅症发展为消渴进而生变证的病机转播,分析经典方对证及功用并附案举证。[结果]消渴病程冗长,转进繁杂。土壅为先,方以解郁,气郁为六郁之首,施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郁久生火,应以清热,阳明胃热最亢进葛根芩连汤。久贻耗精,以对补益,分论虚实阴阳以填亏。湿浊痰瘀,变证终成,四因累久皆损脉络,化湿利浊清痰解瘀应贯穿消渴始末。治消不应拘燥热阴虚,诸因皆能成消,应重清痰化瘀。所举案例为痰热结瘀所致脾瘅消渴,治以黄连温胆汤分消湿热,流通中焦,苦温并奏,另佐郁金破血理气通经,终获良效。[结论]消渴善变,治消当阻其传变。未病先防,卸化肥甘以避免成消;既病防变,阻遏痰瘀以拒生变证;瘥后防复,消解变证防患复生。  相似文献   

11.
"透热转气"法作为温病营血分的重要治法,其内涵和用法一直受到广泛讨论和关注。"透热转气"的核心与根本在于清泄营热、开达郁闭、消除气营阻隔,从而顺从热性开泄的特点将其消散于外。"开郁泄热"实为"透热转气"临床应用的要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清热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ADR),以指导合理用药,通过对1982-2001年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清热药及其制剂的ADR资料进行检索与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药制剂的ADR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清热药饮片,认为必须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旭教授秉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致消"学术思想,潜心研究糖尿病瘀热证型的临床病证特点及辨证思路,以清化瘀热为治疗大法,运用清化瘀热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浊利湿、清热解毒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应用化浊利湿、清热解毒法治疗喉源性咳嗽126例,评价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总体疗效,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利用SPSS 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服药5剂治愈75例,服药5~10剂治愈23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作者认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为女性痤疮多发的重要病机,治疗以清热疏肝调周为法,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使其压力得以缓解,心情舒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诊断标准的96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煎服自拟促愈汤,对照组煎服萆薢渗湿汤,观察2组术后第1、5、9、14天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创面缩小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9天创面疼痛评价优于对照组,第5、9、14天服用止痛药少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术后第5、9、14天创面水肿和渗出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术后第5、9、14天创面缩小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24.04±2.12)d优于对照组的(28.02±2.69)d( P﹤0.05);治疗组术后第30、35天,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拟促愈汤可减轻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不适、促进创面愈合,临床效果优于利湿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尿炎灵煎剂的有关药理作用,证实其清热利湿功效。方法:以小鼠耳肿胀法、大鼠代谢笼法等观察其抗炎及利尿等作用。结果:该方各剂量组均能缓解实验性小鼠耳炎症反应,增加水负荷下大鼠的尿量,增加尿中钠、钾、氯离子的排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作用最强(P<0.01)。结论:该方具有较强的利尿、抗炎效果,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热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的作用。方法复制大肠杆菌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模型,用数字温度计测量家兔的直肠温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同时取心、肝、肺、肾组织,观察形态改变。结果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1);脑热清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TXB2的含量(P(0.05~0.01),降低PAI的活性(P(0.01),同时可提高6-keto-PGF1α的含量和t-PA的活性(P(0.01);光镜显示,脑热清可减轻发热家兔心、肝、肺、肾血管扩张充血、瘀血的病理形态改变。结论脑热清可能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释放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达到清热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滋阴和清热类中药在维护血管内环境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和调节血管内环境紊乱时的氧化应激、炎症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从中医理论分析,滋阴和清热类中药药性寒凉,性属阴,可以抑制体内阳热(氧化应激、炎症、凝血、血管收缩物质,归为阳)的过盛,维护机体阴阳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20.
傅青主精于女科,其辨证用药独具特色,每出常人意料,却药效如神。迄今为止,用于临床常获良效,为后世所推崇,其《傅青主女科》尤为中医妇科必读之书。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对其清热方法,有一二感悟,录之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