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 (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 194例中老年人OP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成 3组 ,根椐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 ,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 :女性骨折占 69.10 % ,男性占3 0 .90 % ,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中老年人OP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 ,护理人员应针对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 ,降低OP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84-5084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阶段分成2组,根据X线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患者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女性骨折占68.07%,男性占31.9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性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其中老年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髋部骨折及椎体多发骨折,致残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高。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OP骨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姣  宋彩萍  肖莉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OP)骨折的影响因素,提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从而提高老年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6例老年OP性骨折患者,根据骨密度测定确诊为OP,根据X线片确诊为骨折,分析老年OP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针对老年OP性骨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人全部康复出院,随访1~2年无骨折不愈合、畸形等。结论通过对老年OP性骨折的因素分析及骨折的康复护理,并发症预防,让患者了解了骨折的预防知识,调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骨折痊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68例(60-69岁)和高龄组82例(70-89岁),根据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的部位,询问患者骨折时的状态及诱发因素。结果:骨折患者中女性占67.3%,男性占32.7%;骨折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降低其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的特点、骨折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等方面,以及饮食、运动、高危人群、用药、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认为老年人骨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因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之一,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多项大型研究表明:骨的质量、代谢及结构等骨内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跌倒、年龄、低创伤性骨折史等骨外因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中占同等地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正确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对13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仙分成三组,根据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询问骨折发生时的状态和诱发因素。结果:本组骨折女性占67.15%,男性占32.84%,骨折部位依次为髋骨,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诱发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原因,提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7-01/2002-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43例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的原因。结果:髋部骨折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致病原因主要是非重创造成(70.78%)。而60以下髋部骨折患者致病原因主要是重创所致(24.69%)。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主要原因是跌倒,骨质疏松是潜在危险因素。老年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防止跌倒是防止和减少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饮食含钙情况、是否存在骨折家族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发生情况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统计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女性、年龄大于75岁、平时为低钙饮食、有骨折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20的患者占有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总得分情况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低钙饮食和骨折家族式史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