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对CD34 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之间粘附性及对多种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粘附实验、粘附阻断实验、MTT染色、半定量RT-PCR、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穴1雪PF4可以增加KG1a细胞与ECV-304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PF4与KG1a及ECV-304细胞同时孵育或与KG1a或ECV-304细胞单独孵育,均使KG1a细胞粘附能力增加。穴2雪抗粘附分子CD49d、CD106、CD54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PF4对KG1a粘附的增加作用,而抗粘附分子CD62L、CD62E、CD62P单抗则对PF4的这种增加粘附的作用没有影响。穴3雪在PF4作用的3h内,半定量RT-PCR检测粘附分子CD49d、CD106、CD54mRNA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4)PF4作用2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KG1a细胞上的CD49d、ECV-304细胞上的CD5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PF4通过上调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KG1a细胞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体外培养方法,与HUVEC株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提供更好的细胞来源.方法:在新鲜脐静脉内灌注2.5 g/L胰蛋白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medium,ECM)进行培养;RPMI1640培养HUVEC株.比较两组细胞形态;免疫组化、RT-PCR检测vWF,CD14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冻存复苏后细胞vWF,CD14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HUVEC体外生长2~3 d可铺满单层,细胞呈梭形、饱满,漩涡状排列生长,传代后可见管腔样结构;HU-VEC株胞质多颗粒,细胞单薄.免疫组化原代HUVEC的vWF和CD144表达明显高于HUVEC株[vWF分别为(142.7±3.3),(113.6±0.7);CD144分别为(118.6±0.5),(74.2±0.4);P<0.01].在mRNA水平,原代HUVEC基因CD144(577 bp)的表达量为HUVEC株的(3.15±0.12)倍(P<0.05);vWF(434 bp)表达量为HUVEC株的(6.15±0.37)倍(P<0.05).蛋白水平冻存复苏的原代HUVEC的CD144(135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2.07±0.31)倍(P<0.05);vWF(210 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5.38±0.23)倍(P<0.05).结论:脐静脉灌注胰蛋白酶消化法配合ECM培养可迅速获取大量内皮细胞,其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HUVEC株,是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更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李泉  张剑  黎纬明  邹萍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4):1693-1697
目的 研究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试剂盒检测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作用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凋亡率,RT-PCR检测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内皮细胞PA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ge)-3表达.结果 HUVEC与HDMEC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PAR-1表达.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作用24 h和48 h,HUVEC凋亡率分别为51.7%±4.1%和29.4%±3.3%,HDMEC凋亡率分别为28.9%±2.2%和15.2%±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SFLLRN(PAR-1激动剂)诱导两种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作用后,HUVEC与HDMEC磷酸化p38MAPK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30 min时分别为对照组的9.8、6.3倍,Caspase-3裂解增加,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1、4.3倍;SFLLRN作用后,HUVEC与HDMEC磷酸化p38MAPK表达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30 min时分别为对照组的9.8、6.3倍,Cagpase-3裂解增加,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7、2.9倍.JNK磷酸化无明显变化.PAR-1抗体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显著降低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结论 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通过PAR-1途径引起细胞内p38MAPK激活、Cagpage-3裂解,从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株 THP- 1粘附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比色法 ,观察不同浓度普罗布考对 ox L DL诱导的 THP- 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及粘附分子 CD11b和 CD5 4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普罗布考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 ox L DL诱导的 THP- 1对 HU VEC的粘附 ,并下调粘附分子 CD11b的表达 (P<0 .0 1) ,但对 CD5 4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普罗布考除具有调脂作用外 ,尚可抑制循环血单核 -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聚集 ,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单采血小板分成静置和振荡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小板糖蛋白CD41/CD62表达。方法将单采血小板分别于22±2℃静置和在血小板专用振荡仪中振荡保存48 h。分别进行血小板粘附试验(玻球法)、血小板聚集试验(ADP诱导)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表达(流式细胞仪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静置组和振荡组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以及CD41/CD62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置和振荡保存对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等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38-41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Th22、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转录因子AHR、Foxp3及细胞因子IL-22、IL-10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5例明确诊断的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5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Th22、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转录因子AHR mRNA、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因子IL-22、IL-10的表达。结果 AHR mRNA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1.85±0.47)和(0.89±0.26),Foxp3 mRNA在两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23)和(1.31±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L-22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7%和40.00%,IL-10在两组的表达率为34.29%和60.0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h22、Treg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体外扩增对脐血CD34+细胞粘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Zhai QL  Qiu LG  Li Q  Zhou Y  Yu Z  Meng HX  Han JL  Ying HG  Han ZC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62-1265
目的 探讨在体外扩增过程中,脐血(UCB)干/祖细胞(HSPC)的粘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变化。方法 从新鲜UCB标本中纯化的CD34^ 细胞接种于无血清无基质悬浮扩增体系,分别于培养7、10和14d从扩增细胞中再次纯化CD34^ 细胞,比较扩增前后CD34^ 细胞的几种与归巢密切相关的功能特性,包括归巢相关粘附分子(CAM)的表达,粘附功能和趋化功能。结果 (1)表达各种粘附分子的CD34^ 细胞亚群的数量在扩增过程中明显增加(15~72倍),而且扩增后CD34^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CDlla、CD49e和CD49d的表达与原代CD34^ 细胞持平或升高,CD62L、CD54和CD31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调;(2)在前10d的扩增中,CD34^ 细胞与FN间的自发粘附率和SDF-1诱导粘附率均呈上升趋势,0、7和10d分别为28%和63%、60%,和70%、63%,和90%,;(3)扩增1周后,CD34^ 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所建立的短期培养体系可以支持扩增1周的UCB HSPC保持原有粘附和趋化功能,而继续扩增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细胞这些能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8.
陈丽华  李林  张新海  刘雪松  金伯泉 《医学争鸣》2003,24(21):1967-1969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CD226)分子所参与的内皮细胞的功能.方法:采用^3H-TdR掺入、^51Cr黏附实验、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观测CD226分子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粘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CD226分子参与HUVEC的粘附功能,但CD226 mAb(LeoAl)对HUVEC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均无显影响.结论:CD226分子是活化HUVEC表面一种新的粘附分子,参与HUVEC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和白细胞粘附功能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利用FCM和单克隆抗体测定 2 2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 )、2 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和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和白细胞粘附分子CD1 1b/CD1 8的阳性表达率 ,并与 2 8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UAP组和AMI组的CD62P、CD63、TSP和CD1 8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各组CD1 1b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血小板活化和白细胞粘附功能在UAP组和AMI组增强 ,参与了CHD尤其是UAP和AMI的发病过程 ;FCM是测定血小板活化和白细胞粘附功能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n-VLDL,ox-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将n-VLDL和ox-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l 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VCAM-1蛋白在HUVEC的表达,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培养的HUVEC表达VCAM-1,n-VLDL和ox-VLDL促进HUVEC表达VCAM-1,尤以ox-VLDL作用更强。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显示,n-VLDL和ox-VLDL促进单核细胞向HUVEC粘附。结论 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1而促进血液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壁,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注射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与人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培养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制备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RT-PCR检测HUVEC中ICAM-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中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作用HUVEC后12、24h时,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HUVEC中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活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以及显著降低ICAM-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活血注射液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是否介导缺氧-再氧化引起的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反应。方法血管内皮细胞(VEC)经缺氧再氧化(H/R)处理后,加入PMN,用计数法检测粘附率,以细胞免疫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果VEC经H/R处理后,PMN与其粘附率增高1倍(P<0.01),ICAM-1单克隆抗体(mAb)与CD11a/CD18mAb可明显降低粘附率的增高,H/R能增加VEC的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论ICAM-1介导H/R后的PMN-VEC间粘附反应。  相似文献   

13.
ICAM-1在缺氧-再氧化引起的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是否介导缺氧-再氧化引起的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反应.方法血管内皮细胞(VEC)经缺氧再氧化(H/R)处理后,加入PMN,用计数法检测粘附率,以细胞免疫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果VEC经H/R处理后,PMN与其粘附率增高1倍(P<0.01),ICAM-1单克隆抗体(mAb)与CD11a/CD18mAb可明显降低粘附率的增高,H/R能增加VEC的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论ICAM-1介导H/R后的PMN-VEC间粘附反应.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pyl Gallate(PrG) on cellular adhesion betwee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 and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CD54) and E-selectin(CD62E) on the VEC surface.Methods: A human VEC inflammation model was induced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VECs were preincubated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PrG(0.001-5 mmol/L) or 1‰DMSO(v:v) or 10 mmol/L acetylsalicylic acid(ASA) f...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白血病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黏附增加,是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本文观察雷公藤红素对这种黏附增加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公藤红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在ATRA刺激下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用细胞黏附功能实验,检测雷公藤红素对ATRA导致的上述两种细胞之间黏附增加的影响。结果:ATRA能引起NB4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增加,但可被雷公藤红素明显抑制(P<0.01)。NB4细胞上清液能刺激HUVEC表达ICAM-1(P<0.05);而被ATRA处理过的NB4细胞上清液能明显刺激HUVEC表达选择素E(E-selecti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ICAM-1等黏附分子(P<0.01),雷公藤红素对其抑制率分别达25.3%、42.4%和61.0%。ATRA导致上述两种细胞之间黏附增加,雷公藤红素对其完全抑制。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ATRA导致的白血病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有可能用于维甲酸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烟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CMEC)表达E 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新生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细胞计数仪测定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 (MN)的数目 ;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的E 选择素表达量。结果 :高浓度烟碱 ( 10 - 5mol L)单独作用于BCMEC 2h后 ,使BCMEC对MN的粘附率从 ( 12 .9± 0 .4 ) %增至 ( 15 .7± 0 .6) % ,且BCMEC也可表达少量的E 选择素 ;而当烟碱与BCMEC作用 2h后 ,再经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诱导 4h ,烟碱可浓度依赖性 ( 10 - 7~ 10 - 5mol/L)的增强IL 1β的诱导作用 ,增加BCMEC对MN的粘附率以及E 选择素的表达量 ;抗E 选择素单克隆 (AEmAb)能显著阻断IL 1β诱导BCMEC后对MN的粘附率。结论 :烟碱增强IL 1β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 选择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鹤冲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黏附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D18表达及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的影响,探讨白鹤冲剂治疗血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组、TNF-α+白鹤冲剂大剂量组、TNF-α+白鹤冲剂小剂量组和TNF-α+雷公藤内酯醇组,共五组。分别进行细胞黏附实验;以细胞ELISA法观察HVVEC的ICAM-1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间接法检测CD18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白鹤冲剂对HUVEC中NF-κB活化。结果:白鹤冲剂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HUVEC中ICAM-1表达和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CD18表达(P<0.05),同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与HUVEC的黏附。结论:通过影响HUVEC中NF-κB活化从而抑制ICAM-1表达和嗜中性粒细胞CD18的表达,最终抑制嗜中性粒细胞与HUVEC的黏附可能是白鹤冲剂治疗血管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